|
小说评论 》 品三国 》
第16节:三顾茅庐(4)
易中天 Yi Zhongtian
当然相似的。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隆中”。他们都是心气极高的人,决不肯随随便便就“以身相许”。所以,他们都必须摆足了架子,做足了文章,吊足了胃口,以保证对方的诚意经得住考验。
另一方的情况则略有不同。张君瑞对崔莺莺,自然是一见钟情;刘玄德对诸葛亮呢,按照罗贯中的说法,也是相见恨晚。刘备怎么就那么想见诸葛亮呢?因为“水镜先生”已经让他意识到,自己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是缺少一个可以运筹帷幄总揽全局的智囊型人物,一个当代的姜尚和张良。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徐庶,又走了。其实,徐庶离开刘备,是在诸葛亮已经出山之后。《三国志》的记载很清楚,诸葛亮出山以后,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刘备“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迫破,获庶母”,《三国演义》改成了“元直走马荐诸葛”。这一改,就改出问题来了。请问,徐庶既然知道诸葛亮是经天纬地的政治天才,为什么早不推荐,非得要等自己走了才说?这岂非等于说徐庶害怕诸葛亮抢了自己的地位和风头吗?罗贯中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便安排徐庶在推荐了诸葛亮之后,又特地去做说服动员工作,结果被诸葛亮臭骂一通。也就是说,徐庶之所以早不推荐,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不肯出山。但这样一来诸葛亮的道德品质就成问题了。一个“每自比管仲、乐毅”的人,偏说徐庶的推荐是把自己当替罪羊、牺牲品,还要勃然变色,这也未免太矫情了吧!罗贯中想帮诸葛亮抬价,结果却是给他的脸上抹黑。这和“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一样,都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前面讲的那个故事也如此。尽管罗贯中说得天衣无缝,实际上处处露出马脚,让人一眼就看出刘备在隆中的那些奇遇和巧遇,其实都是诸葛亮的刻意安排。什么会唱歌的农民,不懂事的童子,满腹经纶的朋友,道貌岸然的丈人,都是诸葛亮的“托儿”。其目的,就是要把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让刘备出大价钱把自己买断。
所以,《三国演义》里面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完全可以看作三国版的营销学教材。在这个故事里,刘备好比投资方。他要买断诸葛亮,又不知道货色如何。这倒也是商家的正常心理,但于刘备为尤,因为《三国演义》里面刘备这家公司的资本,是他打着“皇叔”的招牌忽悠来的;而他这个“皇叔”身份虽非假冒伪劣,却也含金量不高,有点“注水猪肉”的意思。因此刘备就会想,我这个“皇叔”是注水猪肉,诸葛亮那个“管仲”、“乐毅”就货真价实?我刘备可以忽悠天下,诸葛亮就不会忽悠我?这就要探个虚实。所以,他听了徐庶的推荐后,并没有像老祖宗刘邦那样冲动。刘邦听了萧何的推荐,立即就拜韩信为大将军,刘备却得先看看再说(当然他手上的官帽也不多)。所以他的三顾茅庐,表面上看是礼贤下士,实际上是实地考察。刘备这点小心眼,以诸葛亮之聪明,哪里会看不清?便给他来了个欲擒故纵曲径通幽。这就是我对“罗贯中版”之“三顾茅庐”的理解。
这当然未免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它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意见”,连“时代意见”都算不上,更非“历史意见”,也不会是罗贯中的意见。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想原因之一是为了好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不管相信不相信,都承认这故事实在精彩。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寄托了罗贯中自己的人生理想。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据说曾经当过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明代王圻的《稗史汇编》说他“有志图王”,只不过壮志未酬而已。因此,他在写作《三国演义》时,难免会借古人之杯酒,浇心中之块垒,把自己的理想抱负投射到人物身上。其实,像他这样的古代读书人,是差不多都有“诸葛亮情结”的。他们敬佩诸葛亮的才智,仰慕他的人品,感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叹息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们和诸葛亮之间,几乎处处都有共鸣。
问题是,历史上和诸葛亮一样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人并不在少数,成为读书人精神偶像的也还有一些,为什么诸葛亮最受崇拜呢?原因之一,我认为就在“三顾茅庐”。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至少也得谋个一官半职,以便光宗耀祖。另方面,他们又很清高,很脆弱,碰不得钉子,受不了冷遇。没错,“男儿本自重横行”,但那也得“天子非常赐颜色”呀!最好是那机会,那职务,那乌纱帽不用自己去求,去考,是人主恭恭敬敬给你送来,八抬轿子请你出山。诸葛亮享受的就是这种待遇。他就是刘备“请”出山的,还请了三回,实实在在给足了面子。
这就太让人羡慕了,也太让人向往了,因此必须大书特书。读书人是没有什么权力的,能够有的也就是“话语权”。那还不把文章做足?“罗贯中版”之“三顾茅庐”就这样诞生。但可惜,这是罗贯中的诸葛亮,未必是真实的诸葛亮。
其实,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际遇,是刘备“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登门自荐”,以及刘备是否去了三次,见了三次,谈了三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无疑,如果他们真的谈了多次,我们现在是不可能完全和准确地知道其内容了。我们所能知道的,是结论性的意见,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的政治天才,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也充满张力,其戏剧性决不亚于罗贯中的“刘玄德三顾草庐”。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也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相见的七年前,就有人为孙权做了类似的战略规划,堪称“孙权版”或者“东吴版”的《隆中对》。这个人和诸葛亮一样,也预见到了“天下三分”的结果。或者说,也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那么,这个人是谁?他那个“孙权版”或者说“东吴版”的《隆中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又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呢?
请看下集:隆中对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话说三国 |
|
|
第1节:青梅煮酒论英雄(1) | 第2节:青梅煮酒论英雄(2) | 第3节:青梅煮酒论英雄(3) | 第4节:青梅煮酒论英雄(4) | 第5节:天生奇才(1) | 第6节:天生奇才(2) | 第7节:天生奇才(3) | 第8节:天生奇才(4) | 第9节:慧眼所见(1) | 第10节:慧眼所见(2) | 第11节:慧眼所见(3) | 第12节:慧眼所见(4) | 第13节:三顾茅庐(1) | 第14节:三顾茅庐(2) | 第15节:三顾茅庐(3) | 第16节:三顾茅庐(4) | 第17节:隆中对策(1) | 第18节:隆中对策(2) | 第19节:隆中对策(3) | 第20节:隆中对策(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