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小说 金臺全傳   》 第十四回 東京城張鸞戲帝王 孟傢莊惡霸劫紅妝      佚名 Yi Ming

  話說張道與左蹺鬥法,兩邊叫明正名,官廳上楊通判、趙太爺、任總兵聽得明明白白:原是張道與左蹺。任總兵喝道:“你兩個正是妖犯,軍士門,拿住了!”一聲令下,立時五百名兵丁同聲答應,宛如蜂彩鮮花,要把張道、左蹺擒住。張道一想:“他兵要來捉吾,無非做夢。也罷,待吾來與他玩玩倒也不妨。”就叫左蹺不要逃走。左蹺也有這條心思。悉聽拿住,絶不動身,反假意哀求饒命道:“吾們並不是妖人。”任總兵吩咐不要睬他,上了刑具,打入囚車。聖姑姑母女二人及蛋子頭和尚大傢想道:“如此神通廣大,如何悉聽拿住?必定有計。不要管他,看他們什麽樣便了。”金臺一想:那張道是吾的恩人,有難不救非好漢也。就將兩手左右一拉,說道:“列位閃開,俺貝州金臺在此,快將張鸞放下。”那邊張其、鄭千也來幫助。一班看客多說道:“平日常聽見這個貝州金臺,無人敵得過的。今朝方看見了。”那任總兵見了,大怒,說道:“貝州金臺也在這裏,軍士門快些拿住!”但聽同聲答應,要捉金合。那金臺一點也不怕,就將兩條膊子左右一拉,那邊軍士一齊四散。那任總兵大怒,喝道:“逆賊金臺,休得無禮!”就把槍來嚮金臺一搠,金臺奪住了槍,兩下拖拖扯扯,被四散的兵重新合攏來,把金(臺)捉住。聖姑姑暗裏使了神通,停一刻,衹見狂風大起,走石飛沙,把那金臺攝去了。少停,風息日紅。大衆多稱妖氣甚重,金臺何故影響全無?張其、鄭千不見了金臺,也不救張道了,旋即走出教場。一宗閑人亦皆走散,連聖姑姑母女二人、蛋子頭和尚多不見了。任總兵大怒,說:“貴府做了地方官,不該容留這些妖人,大有不合。金臺現在眼前,並不拿住,反行寬縱,如此吃糧不管事,還有何面目去見君王?”兩位老爺連忙打拱說道:“原是卑職疏忽,衹求總臺大人看破幾分,況且方纔拿住之時,被他興妖作怪逃去無蹤。不要說卑職兩個文官,就是總臺大人的武職,尚且拿他不住,顯見得利害了。”任總兵道:“原來金臺如此兇惡,少不得奏明聖上,設法拿住便了。”便叫軍士們把那兩名妖犯小心護解還朝。那任總兵上馬一路嚮東京進發。趙太爺與楊通判各人心內慌張,不知兇吉若何,命將兩座平臺拆去,打道回衙。做書的一張嘴說不了兩邊的事,暫且擱過一邊。
  且說聖姑姑把金臺攝到江口,金臺好生奇怪,滿腹猜疑,不知是仙是怪。但見白水茫茫,江浪滔滔,又無船衹,又無橋梁,回頭一看,並無行路,多是崢崢高山峻嶺。一想:“不知這裏什麽地方,前山後水,叫吾如何好走。且不知兩位哥哥落在何處,叫吾來時有伴,去無門路,可惜了恩人被捉,無人去救。但是他法力無窮,道行又高,如何悉聽他們捉住?難道他不要殘生了麽!”一路鬍思亂想,早已紅日歸西。此時腹內有些饑餓,雖有數文錢在身邊,難買食吃。金臺正在心中納悶,衹見一葉扁舟在水面上搖來,相近江口即住了櫓。衹見內中坐一個中年婦女,又有一個絶色容顔的女子,嫩手尖尖,把雙櫓輕搖。金臺一見,把手招道:“啊,船傢,煩你擺吾一渡,有錢與你的。”衹聽船上道:“大爺尊姓大名?要往那裏去?”金臺道:“俺乃是貝州金臺,要往江西去的。”“嚇,就是貝州金臺?為何在此?”“大娘子,俺到登萊去看鬥法,失路到此。如今要往江西的。”船上道:“嚇,若是別人呢,不幹吾事。既是貝州金臺,待吾一直渡到江西便了。”金臺就此下船,恰遇江面順風相送,年少女子把櫓來搖動。婦人即啓口問道:“老身在江河上久仰大名,直到今朝方剋見面。果然好氣概,好威風,將來必作擎天之柱。拜服,拜服。但須及早建立大功,若再誤了,衹恐終身一世窮睏,不要想興隆了。”金臺道:“大娘子,俺傢出身低微,又沒有高人提拔,那能為君王辦事?”婦人道:“不是這樣講法,自古英雄難以枚舉。你看,姜太公釣魚渭水,遇了文王興周伐紂,威鎮西岐;壯士韓信曾處胯下,漂母飯充饑,亦算窮了,後來遇了漢高祖,建了十大功勞,把西楚滅盡,受爵封王。切不可自道出身低微,全然不想望高處飛去。若雲沒有人提拔,吾有良言教你便了。”金臺聽說,心中想道:“這個婦人,無非在於水面趁錢,那能說此大話?待吾假做呆漢,細細問他。”便叫:“大娘子有何教道?請道其詳。”婦人道:“目今又有真主下凡,不久就要招兵買馬,積草屯糧。你是個威風凜凜的英豪,須把那四海英雄廣為交結,共扶真命天子,好作擎天之柱。”金臺聽此,心中想道:“前日張道也是這等說法,今朝聽這婦人言語,與前張鸞話竟是一般,好叫吾將信將疑。難道婦人是神仙不成?”便說道:“大娘子,幸喜船中沒有別人,這些話兒若與別人知道,衹怕非通小可,也當做妖言惑衆,前來拿捉,性命交關。”婦人道:“嚇唷唷,吾是好話,何以反說是妖言?你真正不知好歹的了。”何永兒叫聲:“母親,既是他不信好言,不要與他講了。”金臺看這女子容貌,宛如新秋海棠,比維揚蘇小妹還勝幾分,不知道那人有福娶他去做妻。連忙開口道:“姑娘,這個是吾把話來做個比方,並非當着妖言,姑娘休得見怪。原是卑人得罪尊堂了。”連忙回點頭來叫道:“大娘子,既有良言指教,但不知真主在於何方?”婦人道:“這是天機,不可泄漏。日後舉動之時便知明白。”“但不知大娘何等之人,能知此事?”那婦人道:“吾非別人,乃聖姑姑是也。名山修煉已千年,目下已經丹成九轉,衹因新主無人輔助,所以指引你前去耳。”金臺聽說,想道:“聖姑姑三字人人曉得,難得今朝船中相會,吾好幸也。”
  慢說金臺在江船內說話,且講張其、鄭千衹為金臺杳無尋處,二人心中急迫萬分。遇見幾個英雄,多是容顔非常,原來就是那浦大、浦二、草橋花三、華雲竜等,說明前事,多要與金臺做個相交。無奈尋訪無蹤,故而先往江西去了。此地丟下不表。
  再說那蛋子頭和尚想道:“左蹺、張道人兩個一般多有神通的,如何悉聽他們捉去,莫不是法寶完而法力窮了?待吾隨他到東京看其動靜便了。”那任總兵不知利害重輕,他衹道捉住了妖人,其功不小,喜洋洋帶往朝廷去了。那知行得無多路程,左蹺便叫:“任定虎,俺們肚中饑了,快些取飯來吃。”任總兵道:“該死的妖犯,竟敢叫俺的名字麽?看你們鬥法之時,法力無窮,為何此刻一些勿有!直叫吾老爺的名字,看你們到了東京便如何!”張道聽說,呵呵笑道:“你們要把吾們磨難麽?罷了,看你磨得成而磨不成!”便念起真言,把着頭搖了兩搖,用的是定身法,果然高妙,弄得大傢多走勿動,好似生根一樣,推拔勿動,真正奇怪。總兵此刻好不心焦,喊道:“軍士們,快些走啊。”軍士答道:“啊呀老爺,不知為何,吾們大傢走不動了。倒是老爺先走罷。”任總兵:“吾老爺也走勿動了。”張道說:“任定虎,既然走勿動,快些拿飯來吃罷。吾們肚中饑得很。”你一句,吾一句,急得那任總兵明知他二妖人作怪了,弄得衆人一步也難行的了。停了一回,原是個走勿動。大傢多急得渾身冷汗,慌張不已。人人稱:“仙長,發個慈悲罷,饒了衆人,早早到東京。”張道說:“啊,任定虎,你們如何認得吾們了?快快說來。”衆人道:“二位是大仙。”張道說:“你們如今要死要活?”多道:“饒命。”張道說:“嚇,你們也要性命的麽?為什麽好端端拿住吾們?”總兵道:“這是奉公差遣,不幹吾事的。”張道說:“你是那個差來的?”總兵道:“萬歲爺差來的,不幹吾事。衹求大仙留命。”張道說:“你如今認得吾們是大仙了,吾們是千年修煉,神通廣大,焉能憑你拿住麽?要脫身正容易得很。不過與你玩耍,那個怕你?”總兵道:“是,是,是。如今曉得二位是大仙,神通廣大,法力無窮的了。衹求垂念吾輩無能,略把身子鬆一鬆,若得今朝到了東京,就感恩不盡了。”張道說:“嚇,你要連夜到東京,有何難事?若不依你,衹道吾們沒有本領。”左蹺便暗裏使起神通來,立刻來了一陣風,把那勿動的人一個一個身子寬了,不過一時寬一些,已到了東京。任總兵一想,看他們果然本領甚高,待吾去交與澹太師,脫了自己的幹係。軍士們將二位大仙送入澹相府裏去,任總兵下馬來,走到裏邊,交與了澹臺惠。澹太師即吩咐管押,奏了朝廷,再行裁奪。
  次日五更三點時候,澹太師便細細的奏明。天子聽奏,忙傳旨下來:“快把兩妖綁進來。”御前校尉便把張道、左蹺拿上金鑾殿。同稱:“萬歲,吾乃陳摶老祖的徒弟,吾乃王禪老祖的徒弟,並不是妖人。任總兵胡亂拿來,是何緣故?”天子說:“既然不是妖人,應該隨了師父修煉,為何搔擾民間,明白講來。”左蹺聽說,笑呵呵說道:“民間妖怪甚多,故而師父差遣我周遊各處,捉妖魔的。那間妖怪捉完了,地方上妖氣一點勿有了。”天子聽說,既然會捉妖怪的,為何聽憑總兵拿來?顯見沒有法力,明明是妖言惑衆之人,在寡人面前還敢冒認仙傢?傳旨:“速速綁出午門斬首示衆!”一聲旨下,便有人來拿捉張鸞、左蹺。張、左二人忙念咒語,立刻狂風大作,飛沙走石,一衆大臣眼多閉了,人人唬得汗毛直竪,把那萬歲爺攝到禦花園內,張道、左蹺一齊逃去。少停風息,便不見了張道與左蹺,竜座內換了一尊張大帝,乃是泥塑木雕,不知萬歲何方去了。唬得一衆朝臣魂飛膽消。“啊彌陀佛,各位老爺,貧僧蛋子頭和尚叩首,叩首。”滿朝文武官員盡慌張起來,說道:“這個僧傢面色如黃,必然也是妖人。”喝聲拿住,蛋子和尚便道:“啊彌陀佛,貧僧是個好和尚,衹因沒有飯吃,特來抄化齋糧,為什麽當吾妖言惑衆?好端端拿吾也不應該。”百官多道:“休要鬍說!左蹺、張道不見形蹤,必定是你興妖作法,還敢鬍言哄人麽?”就把蛋僧拿住了。大傢再去尋萬歲,尋到禦花園內,見嘉□坐在那裏。連忙請駕,重新登殿。萬歲心中大怒,請出了木雕的張大帝,他仍舊坐下,就把蛋僧來處斬。登時綁出午朝門外西郊正法。那知砍下頭來,這血淋淋人頭念道:“啊彌陀佛。”唬得人人膽戰心驚,多道:“什麽?頭已砍下,如何還會念佛的?妖法非凡。”回過頭來,衹見蛋和尚的身上,生了一個頭出來了。再把鋼刀砍下,少停又生出一個頭來了。便說:“啊彌陀佛,好端端拿佛門弟子來殺,曉得其罪很大?”唬得大傢一齊逃走,監斬官身上渾身冷汗,劊子手中刀多落脫。忽然一陣狂風,但見蛋子頭和尚的身子漸漸高了,兩手拾牢了兩個頭,念道:“啊彌陀佛。”看他足踏祥雲,望空而去。人人多說:“妖精。”登時奏與嘉□知曉。萬歲聽說,心更焦了。旨意下來:着各州縣務將妖怪要拿牢,並捉拿在逃重犯金臺黨羽,張大帝請歸武真觀去。這是不必細說。那張鸞、左蹺、蛋和尚三人仍是雲遊去了。
  書中再說那江西有一個孟傢莊,那莊上真真多是強盜,獨占孟傢莊一座,不怕官兵。那盜頭目姓孟名竜,江西孟傢莊人氏,網戶出身,全仗一身大力,占了二十裏江面,打劫往來客商,竟不知得了多少財餉,害了許多性命。收了五百名嘍口羅,打造了許多軍器,官兵多是怕他。看他好不快活!他的父母早已亡故,上年娶了一妻,名字叫做尤竜女。他的父親與孟竜同行,生得容顔甚美,可惜還未〔生〕子。那孟竜威風狠大,獨占孟傢莊,住宅房子多齊整的。二十裏江面不出錢糧的。一日閑暇無事,且喜天氣晴明,想到這江塘上面去玩耍一回,便換了衣裳扮做英雄樣子,帶了一個隨身僕人、幾兩銀子,渡過長江去。少刻,到了江塘上泊船上岸。人去人來,非常熱鬧。衹見那邊一個婦人立在門前,看去姿色平常。孟竜一路玩看過去,無意擡頭,看見樓窗並肩三個少女,多是風流俊俏的。孟竜立定身軀細看,那樓上女人便着了忙道:“啊呀,姐姐你看樓下這個惡少,在那裏偷看吾們。”急忙縮進窗去。強盜王道:“愛道愛,為什麽這等怕羞,縮了進去?俺傢看看有何妨礙?俺想這傢人傢並不開張店業,不知什麽路道,就是那三個女子又不像姐妹,又不像姑嫂,何等樣人呢?也罷,自古要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待俺前去問個明白,再作道理。”孟竜便灑步嚮前跑去,後邊管傢隨着。見了一傢酒店甚是清淨,便走將進去,喚酒保來道:“俺傢要吃燒刀子,再拿幾色葷腥精緻小菜。”小二應聲:“嚇,是了。大爺請坐。這位可是管傢麽?”孟竜道:“正是俺的小使。”小二道:“兄弟這裏來。”傢人道:“來了。”小二連忙送一斤上壇的好燒刀,四樣葷腥,說道:“多是吾們開店娘娘燒的。”孟竜道:“放在這裏。吾有一句話問你:那邊東首斜對門第三個高樓,這傢人傢姓什麽?”小二道:“他們姓何。”孟竜道:“可曉得做什麽買賣的?”小二道:“全仗兩個拳頭過日子的。”孟竜道:“嚇,敢是打手?”小二道:“勿是打手,是有名的拳教師何其大爺。”孟竜道:“嚇嚇嚇,就是拳師何其?俺也認得的。”小二道:“既是認得的,為何還要問吾呢?”孟竜道:“俺衹曾認得其人,不曾認得其傢,故而動問。那樓窗上三個美女,你可知道他傢那裏來的?”小二聽見忙搖手道:“勿得知何其那裏來的。”孟竜道:“你住在此地什麽不知道呢?”小二道:“當真勿得知的。”孟竜聽說,暗沉吟道:“若說何其,果有名聲,俺曾與他酒談過的。那知道傢裏窩藏着三個美人!”那孟竜頓起惡意。要知打劫紅妝情由,請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泗洲城積善延嗣 寧輝山混一真元
第二回 德行僧天機預識 白猿洞初盜天書第三回 寧輝師出寺點化 白猿洞再盜天書
第四回 蛋和尚三盜天書 聖姑姑楊園寄住第五回 欽天監觀星奏聖 小英雄全義避差
第六回 楊小橋好意反禍 張道人妙藥回春第七回 維楊郡英雄探跡 酒肆中浦二相逢
第八回 蘭花院兄弟快樂 無毛虎闖入青樓第九回 澹臺豹大鬧勾欄院 蘇小妹締結小英雄
第十回 老相國上書奏聖 大英雄飄流浪蕩第十一回 看賣拳英雄遇合 慰慈親托友傳書
第十二回 聖姑姑招商投宿 衆英雄聚會登萊第十三回 小妖狐弄術旅店 雙僧道鬥法平臺
第十四回 東京城張鸞戲帝王 孟傢莊惡霸劫紅妝第十五回 一強梁恃強劫美 三美人因美遭災
第十六回 訪英雄裏應外合 臨虎穴力救紅妝第十七回 貝州好漢聚義英雄結義 水濱惡婦喬妝欲報夫仇
第十八回 惡婦三更為刺客 冤魂夜夢托英雄第十九回 尤竜女害人反自害 衆英雄大鬧吉祥村
第二十回 吉祥村夫妻拜別 貝州城婆媳相逢第二十一回 琵琶亭義敘英雄 天海寺普濟報恩
第二十二回 左蹺兒神通幻妙 聖姑姑法力無邊第二十三回 美金臺被擒遇救 鮑千金飯店交拳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