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古典 曹雪芹毒杀雍正帝   》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2)      霍国玲 Huo Guoling

  这一结论,与如下一些历史事实不符:
  第一,掩饰了雍正食丹后,身体更加健康的史实:
  雍正自二年后直至十年未曾生育,而到八年时又患了重病,然而,雍正自八年(公元1730年)年底服丹后,健康状况不断好转,以至十一年(公元1733年)又添皇子弘曕。直到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日前,雍正健康情况一直都很好。——这位史学家忽略了这一史实。
  第二,回避了雍正死亡的真正原因:
  经常服用具有微毒的丹药,其结果必然是慢性中毒。既是慢性中毒,雍正经常服用后,在健康上就应有所反映,历史档案中就应留下印记,但是这位史学家没有拿出任何有关史料。
  史实是:雍正并非慢性中毒而死,而是在健康的状态下,突然暴亡。
  第三,将最后一次所进原料混淆为平日所进原料:
  圆明园炼丹的原料,除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初九日进过200斤牛舌头黑铅外,在此前长达5年的时间内,从未进过类似黑铅的原料。在《活计档》中,除十三年八月九日的一次外,再没有关于“黑铅”的记载。然而,这位史学家并未作出这种说明,而是将这最后一次所进原料与平日所进原料混为一谈,他写道:雍正丹炉一开烧炼之火便没有再灭。在雍正九年到十三年(公元1731~1735年)的《活计档》中,这类记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此外还有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和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这些物品,都是炼丹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李国荣、张书才:《实说雍正》第114页。其他一些史学家对此问题同样作出笼统的论述,如杨启樵写道:读此可知雍正确曾命道士于西苑炼丹,八年(公元1730年)起活动加强,则因健康欠佳,拟藉丹药疗疾。有史料为证,“活计档”自雍正八年起忽而出现了一些新记录:圆明园大量使用煤炭、柴薪等燃料,还有矿砂、黑铅、硫黄等项目。杨启樵:《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第202页。需要说明的是:不仅《活计档》中明确地记载着:在雍正十三年八月九日之前,圆明园中从未进过类似“黑铅”的炼丹原料,而且为了慎重起见,笔者就此问题,还特地询问了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并对雍正之死做过一定研究的人员,回答是:除雍正十三年八月初九日的记录外,并未发现还往圆明园进过什么有毒的炼丹原料。
  第四,不能以历史上一些帝王服毒丹而死的史料,说明雍正死亡的原因:
  这位史学家谈到历史上有些帝王是服毒丹而死的,说:“纵观历史,长生不老的企求总是伴着服丹丧命的悲剧在帝王之家屡屡重演。”历史上“至少有十五六位帝王死于丹药中毒”。并从现代环保的观点说明一些炼丹原料含有毒素。谈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要证明所有丹药都是有毒的,雍正既然服丹,也同他们一样,是因丹毒积累过多而死的。
  杨启樵也写道:秦皇、汉武求仙药众所周知,唐代君主崇尚道教,尤好方术,死于丹药者有五人之多。或说企图长生乃帝王特例,其实达官贵宦何尝不如此,读韩愈《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竟有八名显宦服食丹药而亡。因此,若说雍正死于丹药,亦非无稽之谈。同上,第190页。请看!他的论证也是以古代帝王和显宦食丹药而亡的史实,证明“雍正死于丹药”。
  应当指出的是:雍正是如何丧命,只能通过有关雍正的史实进行分析论证。不能因为其他帝王或显贵因平日所服之丹含有毒性,就可证明雍正所服之丹也一定含有毒性;其他帝王或显贵经常服用毒丹而死,雍正也一定是经常服用毒丹而死。——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综上所述,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提出的雍正“服丹而亡”说的评价是:提出雍正的暴亡与服丹有关是正确的,但认为所有丹药均带有毒性,他长期服用丹药,才使他“没有逃脱丹毒的厄运”的结论欠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第一节 雍正实属暴亡第二节 宫女缢杀“世宗”未遂说
第三节 中风而死说第四节 沉淫而死说
第一节 雍正信奉道教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1)
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2)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3)
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1)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2)
第四节 大臣也说食丹后“大有功效”第二节 一些史书记载雍正系中毒暴亡
第一节 应当以辩证观点看待丹药第二节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是食丹而亡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1)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2)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3)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1)
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2)第二节 正确分析与认识雍正的死因
第三节 小结研究的必要前提(1)
第一节 吕四娘杀雍正传说简介研究的必要前提(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