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许多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少有人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
? 我们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
? 中国戏曲的国粹京剧,道具保存最好的,是日本的京剧爱好者。在中国观众渐稀的京剧艺术,被西方人叹为观止;
? 中国书法家的作品因在国外得到好评而身价倍增;
? 中国学生对《论语》的了解,不如某些外国留学生……
福州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
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在对待食品方面,只有12%的人选择中餐作为大餐,51%的人选择麦当劳、肯德基作为大餐,还有26%的人选择牛排作为大餐;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只有20%的人选择国内的老歌,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
而如今,当GDP位居世界第四的中国已经制造了全世界20%的冰箱、30%的洗衣机、40%的袜子、50%的摩托车、55%的彩电、60%的青霉素、65%的体育用品、75%的钟表、80%的拖拉机与95%的纽扣时,但别忘了,中国制造出口的大多数个人电脑都标志着:Intel inside。
与此同时,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是10:1,对欧美逆差更高达100:1。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当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警告中国出现“文化赤字”,两会代表疾呼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时,这说明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生机,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文化也正在走向世界。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掀起的汉语热和春节热现象令我们感到欣喜,但欣喜之余也应该进行一番思考:我们除了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之外,在文化上是否也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我们在文化上要对世界做出贡献,首先必须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这一深厚的根基。
没有这个根基,就如大树失去土壤,江河失去源头。立足就是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先决条件。
中外无数的事实早已做出了最好的证明:孔子继承他之前两千多年的文化,形成影响后世的儒家思想;唐诗宋词继承了它们以前优秀的民歌和文人诗而光照千秋;《红楼梦》继承了各种文学形式之长,成为“文备众体”的文学巨著。
欧洲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继承古希腊文化,使欧洲文化得到了发展;牛顿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然而我国在中国文化的传承方面,做得很不够,以至让人发出中国5000年的文明还能延续多久的疑问。
民族的和世界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