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我的生活:海倫·凱勒自傳   》 第16節:海倫.凱勒自傳(16)      海倫·凱勒 Helen Keller

  黎明時分,我被咖啡的味道、獵槍的撞擊,還有男人們沉重的腳步聲吵醒了。我知道,他們正大步走出房子,去尋找狩獵季節的好運氣。我還能感覺到馬蹄踏地的震動,它們被拴在遠離城鎮的樹下。站了一整夜後,馬兒們高聲嘶鳴,迫不及待地想脫離束縛。終於,男人們爬上了馬背,就像老歌裏吟唱的那樣,他們策馬揚鞭,在獵犬的簇擁下奔嚮戰場;他們為贏得狩獵冠軍而呼聲四起,響徹雲霄!
  天亮以後,我們就忙着為野外燒烤做準備。我們在一個深深的土坑裏燃起篝火,把大的柴枝架在火堆頂部,然後再把肉挂在上面炙烤,於是肉噝噝地冒着煙,誘人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火堆周圍蹲坐着一圈黑人,他們不停地用長樹枝驅趕着飛蛾。不等餐桌佈置好,香噴噴的味道就令我饑腸轆轆了。
  就在忙碌而興奮的準備工作達到高潮時,狩獵晚會也開始登場了。獵手們疲憊不堪,但熱情不減。馬兒們大汗淋漓,口吐白沫;那些老馬則氣喘籲籲,垂頭喪氣——因為一頭獵物都沒有打到!每個人都聲稱自己至少見到了一頭鹿,而且曾經距離獵物非常近,然而不管那些獵犬是多麽盡忠職守,獵人的槍口瞄得是多麽地準確無誤,偏偏就在扣動扳機的一剎那,鹿兒倏忽不見了。講述狩獵經過時,他們幸福得像個小男孩。小男孩不是經常說,他曾近距離地看到了一隻兔子——他還看到了兔子的足跡。無論結果怎樣,失望的情緒很快就被晚會的歡笑驅散了。我們圍坐在一起,根本不提野味的事。總之,我們仍會好好地享受小牛肉和烤乳豬這類家庭美食。
  那年夏天,我把我的小馬駒也帶到了弗恩采石場。我管它叫“黑美人”,這是我剛剛讀過的一本書的名字。我的小馬“人如其名”,從他油光閃亮的黑色“外套”,到他額頭的白色星形,無不俊朗非凡。我在他背上度過了最快樂的時光。有時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我的老師也會鬆開繮繩,於是我的小馬駒就會悠閑地在林中漫步,興之所至,他還會停下來吃草,或者是啃食路邊小樹的葉子。
  當我不想在早上騎馬的時候,我和我的老師就會在早餐後去森林裏散步。我們讓自己完全迷失在藤蘿緑樹之間,除了被牛兒馬兒踩出的小徑,我們無路可尋。因此,那些攔住去路的灌木叢常常迫使我們迂回行進。總之,我們最終會滿載而歸地回到小屋,我們的懷裏抱滿了大束的月桂樹枝、一枝黃花、蕨菜和衹有在南方纔有的沼澤花卉。
  有時候,我也會和米爾德萊德,還有我的小表妹們一起去摘柿子。我並不吃它們,但是我喜歡聞柿子的香味,喜歡在樹葉間和草地上搜索果實的感覺。我們還去採集堅果,而且,我會幫她們剝開慄子的刺皮,或者敲開核桃和山鬍桃的硬殼——那些核桃又大又香甜!
  山腳下有一條鐵路,我們這些孩子會看着火車呼嘯而過。嚇人的汽笛聲常常會把我們吸引到臺階上。米爾德萊德興奮地告訴我,有一頭牛或者一匹馬還在鐵軌上遊蕩呢。鐵路沿綫大約一英裏之外的深𠔌中,橫跨着一座高架橋。你很難從那裏通過,峽𠔌很寬,橋梁極窄,走在上面就像行走在刀刃上。我從來沒有去過那裏。直到有一天,米爾德萊德、蘇立文小姐和我在森林裏迷了路,我們轉了好幾個小時都沒有找到一條回傢的路。
  突然,米爾德萊德指着前方驚叫起來:“那兒有一座高架橋!”我知道,走任何一條路都比走那條路強;但是此時天色漸晚,高架橋是離傢最近的通道。於是,我不得不用腳尖探索着橋欄行走。我一點都不害怕,而且感覺良好。走着走着,從遠處隱隱約約地傳來一陣陣噝噝聲。
  “我看見火車了!”米爾德萊德喊道。如果我們不爬到下面的橋桁上,那麽一分鐘後,火車就會衝我們迎面駛來。當時,我能夠感覺到火車頭的蒸汽彌漫在四周,煙霧和灰塵幾乎令我們窒息。當火車從我們身邊隆隆駛過時,鐵橋也被震得晃動起來,我想我們很可能會掉進腳下的深𠔌裏。費了好一番周折,我們總算又回到了鐵軌上。到傢時天早已經黑了,小屋裏闃無一人,原來傢人們全都出去找我們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浙江文藝出版社
第1節:海倫.凱勒自傳(1)第2節:海倫.凱勒自傳(2)第3節:海倫.凱勒自傳(3)
第4節:海倫.凱勒自傳(4)第5節:海倫.凱勒自傳(5)第6節:海倫.凱勒自傳(6)
第7節:海倫.凱勒自傳(7)第8節:海倫.凱勒自傳(8)第9節:海倫.凱勒自傳(9)
第10節:海倫.凱勒自傳(10)第11節:海倫.凱勒自傳(11)第12節:海倫.凱勒自傳(12)
第13節:海倫.凱勒自傳(13)第14節:海倫.凱勒自傳(14)第15節:海倫.凱勒自傳(15)
第16節:海倫.凱勒自傳(16)第17節:海倫.凱勒自傳(17)第18節:海倫.凱勒自傳(18)
第19節:海倫.凱勒自傳(19)第20節:海倫.凱勒自傳(20)第21節:海倫.凱勒自傳(21)
第22節:海倫.凱勒自傳(22)第23節:海倫.凱勒自傳(23)第24節:海倫.凱勒自傳(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