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谁在影响中国政策:中国高层文胆 》
第16节:论述民主,一夜成名(1)
西隐 Xi Yin
如果大家都不讲真话,那就让我一个人来讲真话好了。欲上天堂,必下地狱。我愿意做思想先锋,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我连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在中国,讲真话真难啊。但我还是要讲真话。我为什么如此?我为什么孜孜不倦地如此,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不退缩?那是由于我太爱这支军队,太爱共产党了。"我把党来比母亲",儿子对母亲能不讲真话吗?儿子如果欺骗母亲还叫儿子吗?
我们一个通讯处长的爱人,非常好的姑娘,得了癌症。今年寒假,儿子返校前,她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对儿子说:"我不死,你不许回来。好好学习。我死了,你才可以回来。但你要记住,妈妈不会走远。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用眼睛看着你。"多么坚强的女人!临死前,她给年迈的老父亲打了电话:"女儿不孝,不能为您老送终了。"我们应当时时刻刻感到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们,这双睛睛是组织的,人民的,先烈的。
李先念主席(李先念曾任国家主席--编者注)当军长时,手下有一个英勇善战的师长,叫熊厚发,24岁。西路军失败后,他跟随李主席一起撤往祁连山。这时,他的师政委逃跑了,还偷了李主席一匹马。熊厚发大怒,猛地一拍,把胳膊拍断了。我问李主席:"拍桌子呀?"李主席说:"哪有桌子拍?是拍在石头上!"后来伤口化脓,不能随部队走,留下养伤,被马匪俘虏,押至西宁,绑在炮口上用炮轰死。马匪把其他战死和被杀害的红军师以上干部的尸首用毛毡包起来,用火车运往南京邀功。天气寒冷,尸体冻得硬邦邦的,居然可以不用人扶就直立在车站月台上,排成一排。我看到了那张照片,当时我的眼泪就淌了下来。想想先烈,我们凭什么患得患失?
我写过《大国策》,有人说我有亲美倾向。那是他们没读懂我。真正读懂我的反而是美国人。美国人一直对我非常注意。当年对我是不错的,数次邀请我赴美访问、学习,很下工夫。但是最近他们在研读了我的著作之后,知道我骨子里是个彻头彻尾的爱国者。美国中央情报局列了一个我国党政军干部的黑名单,名单上都是坚决反美的、不可能被和平演变的、"死硬的"共产党员。我的名字赫然在列。
论述民主,一夜成名
2007年4月中旬,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接受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邀请,参加了"中国政治前景变化"研讨会,引起美国主流学者的关注,更成为美国媒体追逐采访的焦点人物。
美国《侨报》说,一篇《民主是个好东西》把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有人叫好,有人批判,但俞可平坚持己见,不改初衷。大家都在关注,这位新生代的政治学者究竟是如何阐述中国民主的。
2006年10月
23日,《北京日报》在显要位置发表了署名为俞可平的一篇政论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翌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全文转载;随后,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国官方网站也纷纷转载。中国主流媒体的不寻常举动,引发了海外媒体和观察家的丰富联想,而俞可平在文章中对民主的论述,也被视作对传统意识形态表述的重大突破。
俞可平在这篇颇为另类的文章中主要提出了这样几个观点。第一,民主是好的,但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而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第二,民主也有许多内在的不足,但它在人类迄今为止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是弊端最少的一种。第三,民主不能为所欲为,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能说民主就没有痛苦的代价。第四,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是有条件的,推进民主政治,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美军战略报告里的中国将领 | 第2节:军营长大,身份敏感 | 第3节:武大"文青"的浪漫爱情 激情演义"第五次中东战争" | 第4节: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1) | 第5节: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2) | 第6节:暗中斡旋,促成中韩建交 | 第7节:痛定思痛,反思金门战役 | 第8节:探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思维 | 第9节:大国之策(1) | 第10节:大国之策(2) | 第11节:大国之策(3) | 第12节:大国之策(4) | 第13节: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儿 | 第14节: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1) | 第15节: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2) | 第16节:论述民主,一夜成名(1) | 第17节:论述民主,一夜成名(2) | 第18节:求学之路,从诸暨到绍兴 | 第19节:国际政治学博士与费边主义(1) | 第20节:国际政治学博士与费边主义(2) | 第21节:"颜色革命"铁蹄催生"公民社会"(1) | 第22节:"颜色革命"铁蹄催生"公民社会"(2) | 第23节:民主是一个陀螺(1) | 第24节:民主是一个陀螺(2)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