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全方位健康素食读本:完全素食手册   》 第16节:完全素食手册(15)      Lan Ci    Chen Zi

  【营养推演】
  维生素C、维生素A、叶酸、镁、钾、钙、磷
  【瘦身指数】70%
  香菜嫩茎叶中含有甘露糖醇、正葵醛、壬醛和芳樟醇等一类挥发油物质,药理证实,有促进外周血循环的作用,因此有较好的透疹功能。这是它有特殊香味的主要原因,具有刺激人的食欲,增进消化等功能。常少量食用,对身体有益。
  【饮食禁忌】
  香菜虽味美,但不宜多食或经常食用。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有温中健胃的作用,但因香菜味辛能散,多食或久食,会耗气、损精神,进而引发或加重气虚。对于那些平素自汗、乏力、倦怠及易患感冒的气虚患者,更应少食香菜。产后、病后初愈的患者也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虚,此时,也应和香菜暂时保持距离。东汉名医华佗认为:患口臭、狐臭、龋齿、生疮的人,不宜吃香菜,吃了反而会加重病情。香菜虽芳香,但多食会令人多忘、脚软、气虚。香菜入锅不宜久煮,否则,其有效成分易挥发,而且也不好吃。麻疹已透发者忌食。
  【特别贴士】
  香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胡萝卜素,每100克可达3.77毫克;其次是无机盐、挥发油、苹果酸、有机酸钙盐等。香菜所含的挥发油称为胡荽油,主要成分是沉香木醇、松萜、二聚戊烯、醋酸冰片酯、醋酸沉香萜酯等,香菜特有的香味和这些成分有关。香菜味辛性温,能透发麻疹及风疹,有健胃、祛风解毒等功效。
  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为温中健胃养生食品。日常食之,有消食下气、醒脾调中、壮阳助兴等功效,适于寒性体质、胃弱体质以及肠腑淤滞者食用,可用来治疗胃脘冷痛、消化不良、麻疹不透等症状。
  当今,香菜广泛用于烹调领域,因其含有一种特殊香气,故有调味、去腥臭和增进食欲的作用。做汤加上香菜可增加汤的清香;烹制畜肉类菜肴时加些香菜,可去腥膻而美味。香菜既可凉拌,又可炒制,还常用于菜肴的装饰,是家庭和宴席上不可缺少的蔬菜。经专家研究,香菜中含较多的胡萝卜素,钙、铁的含量也高于其他许多叶类蔬菜。
  【素食推荐】
  海味香菜
  材料:
  水发蜇皮800克、香菜30克、黄瓜50克、海米3克、香油25克、味精1克、细盐2克、白醋20克
  做法:
  1. 将水发海蜇皮洗净,切成细丝,放入沸水中汆一下,入冷开水中漂起;
  2. 黄瓜洗净,切成丝;香菜洗后,再用冷开水洗后切段,海米用冷开水洗后剁成粒;
  3. 将味精、细盐、白醋、香油兑成汁;
  4. 将海蜇丝(滤干水分)、黄瓜入盘,放上香菜,撒上海米粒,浇上味汁即成。
  乡村什锦菜
  材料:
  香菜200克、青椒200克、胡萝卜200克、白糖2克、味精2克、嫩姜2克、醋2克、细盐3克、香油3克
  做法:
  1. 将胡萝卜、青椒洗净,切细丝待用。嫩姜去皮切丝。香菜拣去黄叶,洗净切段;
  2. 将胡萝卜丝放在温开水中泡软,取出挤干水分,同姜丝拌匀装盘,上面放香菜;
  3. 将醋、白糖、细盐、味精、香油调成汁,浇在胡萝卜丝上即成。
  木耳菜
  木耳菜又名落葵、西洋菜、承露、胭脂菜、蘩露、藤菜、滑腹菜、御菜等。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在非洲、美洲栽培较多。木耳菜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怕霜冻,耐高温多湿,宜在胆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
  木耳菜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在中国秦汉时期即有关落葵(木耳菜)的记载。《尔雅·释草篇》记载:"蔠葵,蘩露。"注:"承露,大茎小叶,花紫黄色。实可食。""承露",即落葵。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落葵归在"菜部","其叶似杏叶而肥厚、软滑,作蔬和肉皆宜。"
  木耳菜的嫩叶烹调后清香鲜美,口感嫩滑,类似木耳。其营养丰富,味道清香,千百年来一直被作为蔬菜被人们食用。在中国南方诸多城乡备受推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前言第2节:完全素食手册(1)第3节:完全素食手册(2)第4节:完全素食手册(3)
第5节:完全素食手册(4)第6节:完全素食手册(5)第7节:完全素食手册(6)第8节:完全素食手册(7)
第9节:完全素食手册(8)第10节:完全素食手册(9)第11节:完全素食手册(10)第12节:完全素食手册(11)
第13节:完全素食手册(12)第14节:完全素食手册(13)第15节:完全素食手册(14)第16节:完全素食手册(15)
第17节:完全素食手册(16)第18节:完全素食手册(17)第19节:完全素食手册(18)第20节:完全素食手册(19)
第21节:完全素食手册(20)第22节:完全素食手册(21)第23节:完全素食手册(22)第24节:完全素食手册(23)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