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杂家 生存恐慌:最後的老手藝   》 第16節:最後的老手藝——銅匠      梁平 Liang Ping

  最後的老手藝——銅匠
  今天逢場,安靜了五天的三陽鎮又熱鬧起來。初鼕的豔陽,把小鎮照耀得分外喜慶。出貨、采買、約會、找人、看熱鬧,目的不同,幹的事一樣——擠!
  袁立齋老人也來趕集,他的攤子擺在小街的盡頭,這裏冷清很多,等了很久,不說顧客,就是好奇的頑童也不打擾他。斜靠在椅子上,老人似睡非睡。我走近的時候,他遲鈍地睜開眼,不驚不喜。
  老人今年已經八十四歲,是三陽鎮有名的銅匠,十四歲開始跟師傅學銅匠手藝,做銅器活七十年了。
  老人屬於銅器時代。早先,人們居傢過日子,生活日用品大多是銅器。銅盆、銅勺、銅鏟是百姓傢必備之物,大門的吊環是銅的,門鎖鑰匙也是銅的,箱子櫥櫃門的拉手、提環還是銅的。殷實的大戶人傢,還要在櫃門釘上團形的銅皮,在四角包上角銅,裝飾銅器上刻畫了吉祥的圖案,錘煉出繁華的浮雕。袁師傅年輕時,挑了一擔子銅器銅皿,搖着銅鈴、敲着銅鑼、和着錚錚琮琮悅耳的金屬聲,翻山越嶺地吃百傢飯,走街串巷地幹手藝活,風光體面。
  銅器時代慢慢退隱,搪瓷、不銹鋼漸領風騷,隨後便是亂花迷眼的盛況。而此時,袁大爺已經老了,衹有逢鎮上趕集,纔出門擺攤。說是趕集,實際上已無集可趕。而今人們很少用銅器,年紀大一點的銅鎖也是稀罕物,要享受藏品的待遇。見證了大半個世紀銅鎖的變故,老人看得很開,心態平和。他坦然地如是說:“銅鎖簡單,不保險。現在,市場上什麽樣的鎖沒有?彈子鎖、密碼鎖、指紋鎖、電腦鎖甚至感應鎖等等,既安全又美觀。鎖,誰不願意用好的?”老人之所以還出門擺攤,一來,年紀大了,與其孤單地閑坐在傢裏,還不如守在攤子旁,看看老街坊,聊聊往日事,心裏不會悶得慌。二來,幹了一輩子的銅匠,守攤待客就是生活,變不瞭瞭。
  我和朋友的拍照,為袁大爺帶來了人氣。不大一會兒,小攤便圍過一群看熱鬧的鄉鄰。年長的試吹獵人喚鳥用的銅哨,小孩把玩陌生的銅鎖,婦女感興趣的是銅勺子。不過,誰也沒有掏錢買。見人越聚越多,老人連忙用一根電綫,將銅鎖、銅哨、銅鑰匙等小銅件係在木櫃上,嘴裏不停地嘀咕:“哪個順手摸走一個,我幾趟的活,就白幹了。”
  臨近中午,鎮上一位愛好收藏的農民,拿來兩把打不開的銅鎖,請袁師傅修。老人接過銅鎖,仔細打量一番,决定先銼掉鎖芯的焊點,再用頂錐敲鬆鎖芯,最後配鑰匙。當方案得到顧客許可後,他便小心翼翼地開銼,輕輕地敲打。袁大爺年歲高,眼神不太好,手腳也不怎麽靈便,動作顯得遲緩而猶豫。此時,圍觀的街坊陸續過來幫忙,或出主意,或打下手。鎖很結實,銼敲不能解决根本問題,久銼會破壞原貌,猛敲會砸亂構造,精緻的銅鎖就失去了收藏的價值。近一個小時的折騰,鎖芯絲毫未動,老人衹得對顧客尷尬一笑:“如果不是收藏的鎖,我還是有辦法,那就是砸亂,重來。”送修鎖的客人還未等袁師傅說完,搶回銅鎖,一轉身,走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最後的老手藝》目錄(1)第2節:《最後的老手藝》目錄(2)第3節:《最後的老手藝》目錄(3)
第4節:前 言第5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1)第6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2)
第7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3)第8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4)第9節:最後的老手藝——剃頭匠(5)
第10節:最後的老手藝——打豆腐(1)第11節:最後的老手藝——打豆腐(2)第12節:最後的老手藝——手工造紙(1)
第13節:最後的老手藝——手工造紙(2)第14節:最後的老手藝——手工製衣(1)第15節:最後的老手藝——手工製衣(2)
第16節:最後的老手藝——銅匠第17節:最後的老手藝——刻瑪尼石第18節:最後的老手藝——吊酒
第19節:最後的老手藝——翻砂第20節:最後的老手藝——蠟染第21節:最後的老手藝——擂茶
第22節:最後的老手藝——鋁鍋換底第23節:最後的老手藝——磨刀人第24節:正在消失的老手藝——裁縫(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