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谴责 文明小史   》 第十五回 違慈訓背井離鄉 誇壯遊乘風破浪      李寶嘉 Li Baojia

  卻說賈子獻兄弟三人,因為接到姚老夫子的信,約他三人新年正月同逛上海,直把他們三個人喜的了不得。誰知等到嚮老太太跟前請示,老太太執定不許,當時兄弟三個,也就無可如何,衹得悶悶走回書房,靜候過了年再作計較。正是光陰似水,日月如梭,轉眼間早過了新年初五。兄弟三人,又接到姚老夫子的信,問他們幾時動身。兄弟三人遂在書房中私相計議。
  當下賈子猷先開言道:“我們天天住在鄉間,猶如坐井觀天一樣,外邊的事情,一些兒不能知道。幸虧從了這位姚老夫子,教導我們看看新書,看看新聞紙,已經增長不少的見識。但是一件,耳聞不如目見,耳聞是假,目見始真。如今好容易有了這個機會,有姚老夫子帶着同到上海,可以大大的見個什面,偏偏又碰着這位老太太,不準我們前去,真正要悶死我了。”
  賈平泉道:“老太太不準我們去,我們偷着去,造封假信,說是明年正月學臺按臨蘇州,我們藉考為名,瞞了他老人傢,到上海去玩上一二十天。而且考有考費,可以開支公中的錢。如此辦法,連着盤川都有了,豈不一舉兩得?”賈葛民道:“法子好雖好,去年院考有姓孟的一塊兒同去,所以老太太放心,如今姓孟的辭了館了,衹有我們三個人,老太太一定不放心,一定還要派別人押送我們到蘇州。同去同來,一天到晚有人監守,仍舊不能隨我的便。而且學院按臨,別人傢也要動身去趕考,如今衹有我們三個動身,別的親戚裏頭,並沒有一個去的,這個謊終究要穿的。我看此計萬萬不妥。”賈子猷想來想去,一無他法,忽然發狠道:“兩衹腳生在我的腿上,我要走就走,我要住就住,我又不是三歲的小孩子,誰能來管我?老太太既然不準,我想再去請示也屬無益,我們偷偷的,明天叫了船,就此起身。橫竪我們這趟出門,乃是為着增長見識,於學問有益的事,又不是荒唐。等到回來見了老太太,拚着被他老人傢駡一場,還有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不過出這一趟門,三個人買買東西,連着盤川,至少也得幾百塊錢,少了不夠使的,這筆錢倒要籌算籌算。我們自己那裏來的這註錢呢?”賈平泉道:“這個銀錢之事,依我之見,倒可不必愁他。我想老人傢死了下來,留下這許多傢私,原是培植我們兄弟三個的。到如今我們有這樣的正用,料想管帳的也不好意思將錢扣住,不給我們使用。衹要權時把老太太瞞住,省得說話,等到我們動身之後,再給他老人傢曉得。將來回來報得出帳,不是賭掉嫖掉的,盡可以攤出來給大傢看的。”賈葛民道:“你們的話,說來說去,據我看來,直截沒有一句話中肯的。現在的時勢,非大大的改變改變不可。就以考試而論,譬如朝廷,本來是考詩賦的,何以如今忽然改了時務策論?可見現在的事,大而一國,小而一傢,衹要有好法子,都可以改的。不是我說句不中聽的話,倘若我做了大哥,立刻就領個頭,同着兩個兄弟,也不必再請老太太的示,自己硬行作主,跳上船,且到上海走一趟,誰能來管得我們?”一句話說完,賈子猷跳起來道:“我何嘗不是如此想?衹要我們三個人一齊打定了主意,還有什麽事做不到?現在衹要湊好了盤川,駡那個不起身的。”賈平泉道:“錢財原是供我用的,我用我們姓賈的錢,衹要不是搶人傢的,我都好用,誰能來禁住我用?”賈葛民道:“二哥的話雖然不錯,但是據我之見,譬如要做一事,自己的錢不夠使用,人傢有錢,亦不妨藉來用用,衹要於我們的事有濟,將來有得還人傢就是了。”賈大、賈二齊說有理,當下一鼓作氣,立時就叫伺候書房的一個小廝,前去替他們喚船,又去同管帳的商量,要在公帳裏移挪幾百塊錢使用。管帳的不敢擅作主張,又不敢得罪小東傢,忙問是何正用?鄉下用度小,就是有錢,也沒有傢裏橫着幾百塊,可以拿着走的。意思要去替他們稟告老太太。兄弟三個,又一定不準,管帳的格外疑心。兄弟三個見沒有錢,也無法想,衹得另作計較。那個叫船的小廝,畢竟年輕,聽說小主人要逛上海,並且帶着他去,便把他興頭的了不得。鄉下財主,船衹是傢傢有的,衹要把撐船的招呼齊了,立時立刻就好動身。後來兄弟三人,見賬房裏沒錢,終究有點怕老太太,不敢聲張,於是私下把各人的積蓄拿了出來,湊了湊,權且動身,到了蘇州,會見了姚老夫子,再托他想法。
  霎時間諸事齊備,等到晚上老太太安寢之後,神不知,鬼不覺,三個人帶了小廝,輕輕的開了後門,跳上了船。齊巧這夜正是順風,撐船的抽去跳板,撐了幾篙子,便扯起篷來。兄弟三個在艙裏談了一回,各自安睡,耳旁邊衹聽得呼呼的風響,汨汨的水響,不知不覺,盡入黑酣。等到天明,已歸入大河,走了好幾十裏。”聽船上人說,約摸午飯邊,就可以到蘇州了。
  兄弟三人,一聽這話,非常之喜,頓時披衣起身,一個個趕到船頭上玩耍。帶來的那個小廝,見主人俱已站在船頭,也衹得一骨碌爬起,鋪牀迭被,打洗臉水,然後三人回艙盥洗。等到諸事停當,齊巧到了一個鎮市。船傢撥船上岸買菜,兄弟三人也就跟着上岸玩耍。走到一條街上柵欄門口,衹見一個外國人頭上戴着外國帽子,身上穿着外國衣服,背後跟着一個人,手裏拿着一大捆書,這個外國人卻一本一本的取了過來,送給走路的看,嘴裏還打着中國話說道:“先生!我這個書是好的。你們把這書帶了回去念念,大傢都要發財的。”正說話間,賈傢兄弟三人走過,那個外國人,因見他三人文文雅雅,像是讀書一流,便改了話說道:“三位先生!把我這書帶回去念了,將來一定中狀元的。”三人初出茅廬,於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見所未見,聽了這個,甚是希奇。但是聽了他的口彩,心上也就高興,一齊伸手接了過來。等到街上玩耍回船,取出書來一看,原來是幾本勸人為善的書。看過之後,也有懂的,也有不懂的,遂亦擱在一旁。
  一霎船戶買完了菜,依舊拉起布篷,一帆風順,果然甫交午刻,便已到了蘇州。三人匆匆吃完了飯,棄舟登陸,連年小考,蘇州是來過的,於一切路徑,尚不十二分生疏。曉得這位姚老夫子住在宋仙洲巷,三人貪看街上的景緻,從城外走到城裏,卻也不覺其苦。一問問到姚老夫子的門前,便是小廝拿了三副受業帖子,並代看門的老頭兒投了進去,兄弟三個也就跟了進來。其時姚老夫子正是新年解館,同了兒子在那裏吃年下祭祖先剩下來的菜,一見名帖,知是去年新收吳江縣的三個高徒,連忙三口飯並兩口吃完,尚未放下筷子,三個人已走進客堂裏。初次見面,照例行禮,姚老夫子一旁還禮不迭。師生見禮之後,姚老夫子又叫兒子過來,拜見三位世兄,當下-一見過。姚老夫子便讓三位坐下談天,看門的老頭兒把吃剩的菜飯收了進去。停了一刻,又取出三個茶盅,倒了三碗茶送了上來。
  姚老夫子一面讓三位吃着茶,一面寒暄了幾句,慢慢的講到學問。三位高徒頗能領悟,姚老夫子非常之喜,當下要留他三個搬到城裏盤桓幾天,然一同起身再往上海。三個人恐怕守着先生,諸多不便,極力相辭,情願在船上守候。他三人到蘇州的這一天,是正月初九,姚老夫子因他們住在船上等候,不便過於耽擱,途與傢裏人商量,初十叫兒子出城,約了三位世兄進城玩耍一天,在元妙觀吃了一碗茶,又在附近小館子裏要了幾樣菜,吃了一塊三角洋錢,在他三個已經覺得吃的很舒服了。
  是日玩了一天,傍晚出城。姚老夫子是擇定十一日,坐小火輪上上海,頭一天便同三位高徒說知,約他們在城外會齊。到了這日飯後,父子兩個出城,看門老頭子,挑着鋪蓋網籃跟在後面,一走走到大東公司碼頭,在茶館裏會見了賈傢三個。吃了一開茶,當由姚老夫子到局裏寫了五張客艙票,一張煙篷票,又到岸上買了一角錢的醬鴨,一角錢的醬肉,並此茶食、洋燭之類,一拿拿到茶館裏,等把行李上了公司船,然後打發看門老頭兒回去。賈傢三兄弟,亦吩咐自己的來船在蘇州等候。諸事安排停當,計時已有四點多鐘了。小火輪上嗚都都放了三口氣,掌船的把公司船撐到輪船邊,把繩索一切札縛停當,然後又放一聲氣,小火輪鼓動機器,便見一溜煙乘風破浪去了。兄弟三人身到此時,不禁手舞足蹈,樂得不可收拾。不多時,船到洋關碼頭,便見一個洋人,一隻手拿着一本外國簿子,一隻手夾着一枝鉛筆,帶領了幾個扦子手走上船來,點驗客人的行李。看見有形跡可疑的,以及箱籠斤兩重大的,都要叫本人打開給他查驗;倘或本人慢了些,洋人就替他動手,有繩子捆好的,都拿刀子替他割斷。看了半天,並無什麽違禁之物,洋人送帶了扦子手,爬過船頭,又到後面船上查驗去了。這邊船上的人齊說:“洋關上查驗的實在頂真!”那個被洋人拿刀子割斷箱子上繩子的主兒,卻不住的在那裏說外國人不好。姚老夫子看了嘆道:“國傢不裁釐捐,這些弊病總不能除的!”旁邊一個人說道:“從前說中國釐捐局留難客商,客商見了都要頭疼,然而碰着人傢傢眷船,拿張片子上去討情,亦就立刻放行,沒有什麽啰嗦。如今改用了外國人,不管你官傢眷屬,女人孩子,他一定一個個要查,一處處要看,真正是鐵面無私。更有一般跟隨他的,仍舊是中國人,狐假虎威,造言生事,等到把話說明,行李對象已被他翻的不成樣兒了。即如剛纔那個朋友,聽說到了上海,要搭大輪船到天津,到了天津,還要起早坐車到山西去,所以把個箱子用繩子結結實實的捆好。豈知纔離碼頭,已被洋人打開,你說叫那人恨不恨呢?”賈氏三兄弟聽了此言,方曉得出門人之苦,原來如此。
  賈子猷近來看新聞紙,格外留心,曉得國傢因庫款空虛,賠款難以籌付,有人建議想問外國人再藉上幾知萬兩銀子的洋債,即以中國釐金作抵。倘若因此一齊改歸洋人之手,彼時查驗起中國人來,料想也不會放鬆一步。從此棘地荊天,無路可走!想那古人李太白做的詩,有什麽《行路難》一首,現在卻適逢其會了。正想着,船上已開出飯來,每人跟前衹有一碗素菜。姚老夫子便取出在蘇州臨走時買的醬鴨、醬肉,請三位高徒吃飯。此時賈傢帶來的小廝,聽見開飯,也從煙篷上爬下來,伺候三個小主人。一霎時開過了飯,衆人打鋪,各自歸寢。客艙之中,黑壓壓雖有上百的人,除卻幾個吃鴉片煙的,尚是對燈呼吸,或與旁鋪的人高談闊論,其餘的卻早已一夢蓬蓬,鼾聲雷動。姚氏父子,賈傢兄弟,到了此時,亦衹有各自安寢。
  不上一刻,姚傢父子二人,都已睡着。賈傢兄弟三個,雖然生長鄉間,卻一直是嬌生慣養,生平何嘗吃過這種苦?如今的罪孽,乃是自己所找,也怪不得別人,但是睡在架子牀上,翻來覆去,總睡不穩。側耳一聽,但聽風聲、水聲、船上客人說話聲、船頭水手吆喝聲,鬧個不了。過了一會,又遠遠的聽見嗚嗚放氣的聲,便有人說上海的小輪船下來了。賈平泉、賈葛民畢竟年輕,都搶着起來,開出門去探望。豈知外面北風甚大,冷不可言,依舊縮了進來,正說話間,那船已擦肩而過。此處河面雖寬,早激得波濤洶涌,幸虧本船走得甚快,尚不覺得顛播。新春夜長,好容易熬到天亮,合船的人,已有大半起身,洗臉的洗臉,打鋪蓋的打鋪蓋。賈子猷看了看,衹有昨夜幾個吃鴉片煙的,兀自蒙被而臥。此時姚傢父子,亦都睡醒起來漱洗,又從網籃裏取出昨天買的茶食,請大衆用過,然後收拾行李,預備到碼頭上岸。賈葛民年紀最小,搶着問人,到上海還有多少裏路?一個人同他說道:“前面大王廟,已到了新閘,再過一道橋,便是垃圾橋,離着碼頭就是不遠了。”畢竟小輪行走甚速,轉眼間過了兩三頂橋,就有許多小劃子傍攏了大船,走上二三十個人,手裏拿着紅紙刻的招紙,有的喊長春棧,有的喊全安棧,前來兜攪生意。姚老夫子是出過門的人,囑咐大傢不要理他。末後有一個老接客的,手裏拿着一張春申福的招紙,姚老夫子認得他,就把行李點給了他,一準搬到他客棧裏去住。此時公司船已頂碼頭,那個接客的便去喊了幾部小車子,叫小車子上的人上船來搬行李。賈傢兄弟還要叫人跟好了他,那個老接客的道:“幾位老闆儘管坐了車上岸,把東西交代與我,那是一絲一毫不會少的。”姚老夫子也囑咐他們不要過問,主僕六人,隨即一同上岸,叫了六部東洋車,一路往三馬路春申福棧房而來。
  要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楔子第一回 校士館傢奴談歷史 高升店太守謁洋人
第二回 識大體刺史講外交 惑流言童生肇事端第三回 礦師窬墻逃性命 舉人係獄議罪名
第四回 倉猝逃生災星未退 中西交謫賢守為難第五回 通賄賂猾吏贈川資 聽攛撥礦師索賠款
第六回 新太守下馬立威 弱書生會文被捕第七回 捕會黨雷厲風行 設捐局癡心妄想
第八回 改洋裝書生落難 竭民膏暴吏橫徵第九回 毀捐局商民罷市 救會黨教士索人
第十回 縱虎歸山旁觀灼見 為魚設餌當道苦心第十一回 卻禮物教士見機 毀生祠太尊受窘
第十二回 助資斧努力前途 質嫁衣傷心廉吏第十三回 不亢不卑難求中禮 近朱近墨洞識先機
第十四回 解牙牌數難祛迷信 讀新聞紙漸悟文明第十五回 違慈訓背井離鄉 誇壯遊乘風破浪
第十六回 妖姬纖竪婚姻自由 草帽皮靴裝束殊異第十七回 老副貢論世發雄談 洋學生著書誇秘本
第十八回 一燈呼吸競說維新 半價招徠謬稱剋己第十九回 婚姻進化桑濮成風 女界改良須眉失色
第二十回 演說壇忽生爭競 熱鬧場且賦歸來第二十一回 還遺財商業起傢 辦學堂仕途藉徑
第二十二回 巧夤緣果離學界 齊着力丕振新圖第二十三回 為遊學枉道幹時 阻翻臺正言勸友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