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不讓我們衰老的書:求醫不如求己2   》 第16節:第四章 開啓《黃帝內經》的法寶(2)      中裏巴人 Zhong Libaren

  比如太衝穴,太,盛大的意思;衝,重要的通道。那麽人體"盛大"而"重要"的通道在什麽地方呢?那一定是在氣血聚集流動最多的地方。那就是肝髒和心髒相通的地方。肝是血庫,心是血泵,心血不足,非心髒本身造成,而是肝髒供血不足。因何供血不足?因為兩髒之間的通路瘀阻。因何瘀阻?源於肝氣不舒,氣滯則血瘀。"衝"字還有用水灌註的意思,更加形象地告訴我們,刺激太衝穴就會把肝的血液灌註到心髒中去,但一定要朝"行間"的方向去揉。行間是肝經的"火穴",肝髒屬木,心髒屬火,正是"木生火"之意。
  再說個肝經的蠡溝穴,此穴在內踝尖上5寸。"蠡"的本意是指小瓢蟲在咬木頭,所以我們看到上面是"椽"字的右半邊,底下有兩衹小蟲在往上爬。"溝",指細長的水道,在這裏暗指婦女的陰道。古人對於"私處"常用這種暗語來表達。所以這個"蠡溝"在中醫院的針灸科一貫是用於治療陰道瘙癢的要穴。當然,陰道瘙癢的內因是源於肝膽濕熱,最好再加上祛濕要穴"麯泉"與"陰陵泉",平日再喝些緑豆薏米粥,以解肝毒,除濕熱,纔是治本之道。
  肝經還有個要穴叫章門,位於肋骨下緣。"章"的意思是"貴重的材料",什麽是人體中貴重的材料呢?那當然是五髒了,章門是五髒的"會穴"。"會"是指五髒的"精氣"都在此穴會聚。刺激這一個穴,等於把五髒功能都調節了,所以,我們敲帶脈減肥的時候,別忘了順手把這個大穴也敲一敲,此穴還是脾經的"募穴"(募是聚集的意思)。此穴清肝火而補脾,好處多多,大傢慢慢去體會吧。
  有個朋友發燒後音啞失聲,我直接給她點按腎經的大鐘穴。她疼得大叫:"好痛呀!"我說:"你看,出聲了吧。"我們相視哈哈大笑。大鐘為什麽會這麽有效呢?除了要記住它是腎經的絡穴,腎經通於咽喉,所以治咽喉腫痛;更不要忘了它的名字叫"大鐘",鐘不敲不鳴。這些神奇的穴位名字中藴藏着祖先們的智慧與厚愛,我們怎可不心懷感恩呢?
  感悟《求醫不如求己》
  貢嘎山:
  平時看穴位的名字,都沒有特別的感覺,沒有想到祖先們把它們的功效都放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我們卻視而不見,看來不光要學,更重要的是要去感悟啊。先輩們把這麽多的靈丹妙藥都給了我們,如果我們這些後輩們不能把它們繼承和發揚光大,甚至一些人居然要把中醫廢除掉,那就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3.
  離穴不離經--輕輕鬆鬆找穴位
  古代的醫傢都提倡"離穴不離經",就是說穴位可以找不準,但經絡找對就行了。按不準穴的,就用敲打法,一敲打,就把那個寶貝穴位從身體深層敲出來了。因為通常穴位要比其他的地方敏感許多。
  古時的藏寶圖,都是手繪的,肯定沒有現在的經絡圖清楚,寶物也照樣會被挖走。穴位都是我們身上的寶物,仔細找一找,不會太難發現的。
  很多朋友對我書中的理念很是認同,又聽我說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些神乎其神,於是對經絡穴位産生了強烈的好奇,摩拳擦掌,準備一試。可剛一出手,就遇到了難題:穴位找不準呀!本來躊躇滿志的情懷,一下子變得遲疑不定:如果穴位找不準,揉錯了地方,會不會産生副作用呢?於是有的人開始查查書,看看圖,或者問問專傢;有的人幹脆就心生狐疑,棄之不用。可是就算查書、看圖、問專傢得到的結果,也經常是不清楚、不準確和沒空回覆,於是學習的熱情轉瞬即逝,剛買來的書本束之高閣,一項美好的計劃,就這樣掉進了"死穴"。
  找穴難確實是很多朋友面臨的共同問題,穴位在經絡圖上密密麻麻,就像是夜晚的星星,似乎是很難找準。其實,每個穴位都有自己的路徑和軌道,那就是十二條經絡的位置。您衹需找到與自己有關的那條經絡就行了。
  其實,在學習經絡的過程中,找穴可以說是最不重要的一環。有人一聽,馬上就會對我翻白眼,認為我說的也太不嚴謹,太不科學了。有人說,穴位找不準,就如同沒有靶子亂放槍一樣,你說不重要也太不負責任了吧。不錯,穴位是什麽?是路標,是參照物。很多人專找路標,卻不看路,連要去哪裏都不知道,您找到路標又有什麽用呢?比如說,胃痛時應該按摩胃經的足三裏,書上說足三裏在"膝眼"下三寸。膝眼是什麽?就是膝蓋的眼睛嘛!在膝蓋骨下凹陷處。三寸到底有多長?這裏的寸也叫同身寸,三寸是自己四指並攏的距離,那就在膝眼下7~8釐米胃經的那條綫上去找,上按一下,下按一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循胃經去找最敏感的點就是了。如果您此時正在胃痛,最敏感的那個點就是您自己的足三裏。按對了,它會回應您的。那個點會持續地疼痛或酸脹一會兒,與按其他地方的感覺迥然不同。您自己親自找到一個穴,其他的就順藤摸瓜,舉手可得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第1節:序言第2節:第一章 保養人體的"生、長、收、藏"(1)
第3節:第一章 保養人體的"生、長、收、藏"(2)第4節:第一章 保養人體的"生、長、收、藏"(3)
第5節:第一章 保養人體的"生、長、收、藏"(4)第6節:第一章 保養人體的"生、長、收、藏"(5)
第7節:第二章 到處都是祖傳秘方第8節:第三章 華佗妙手自傢生--人體常見頑疾根除法(1)
第9節:第三章 華佗妙手自傢生--人體常見頑疾根除法(2)第10節:第三章 華佗妙手自傢生--人體常見頑疾根除法(3)
第11節:第三章 華佗妙手自傢生--人體常見頑疾根除法(4)第12節:第三章 華佗妙手自傢生--人體常見頑疾根除法(5)
第13節:第三章 華佗妙手自傢生--人體常見頑疾根除法(6)第14節:第三章 華佗妙手自傢生--人體常見頑疾根除法(7)
第15節:第四章 開啓《黃帝內經》的法寶(1)第16節:第四章 開啓《黃帝內經》的法寶(2)
第17節:第四章 開啓《黃帝內經》的法寶(3)第18節:第四章 開啓《黃帝內經》的法寶(4)
第19節:第四章 開啓《黃帝內經》的法寶(5)第20節:第五章 讓身心一天比一天強壯(1)
第21節:第五章 讓身心一天比一天強壯(2)第22節:第五章 讓身心一天比一天強壯(3)
第23節:第五章 讓身心一天比一天強壯(4)第24節:第五章 讓身心一天比一天強壯(5)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