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國學智慧與當下生活:百傢講壇   》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7)      張曉傑 Zhang Xiaojie

  所以從市場經濟運行來看,你要服從“追求最大盈利”這樣一個規則,但是從人生來講,人生的追求可以超越市場經濟的追求。換句話說,在市場經濟下你即使是企業傢,也不一定非要做衹知道賺錢不知道精神追求的賺錢機器、經濟動物。現在我們提倡儒商精神,除了他孫大午,也還有一些企業主,他們辦的企業也很成功,而賺的錢不衹是為了自己享用,他還積極回饋社會,做很多福利的捐贈等等。從做人的原則來講,他沒有局限於市場經濟的規則裏面,這個是可以做到的,和辦企業賺錢一點也不矛盾。
  另外一個我要提到的是比爾·蓋茨。提到比爾·蓋茨,大傢都知道他曾是全球首富,他拿出自己很大一部分資金辦了一個慈善基金會來做慈善事業。巴菲特,人傢稱之為“股神”,在全球也是數一數二的富翁。最近有一個報道,去年他把85%的傢産捐給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去做慈善事業,數額達到406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另外一些富豪也有類似的表現。這是不是也說明一些問題,即使在西方世界,在那樣世界裏面,人們的精神上也還是可以超越以個人最大物質利益為最高原則的思想境界?或者是不是有一點苗頭,在朝這方面發展?這也是值得我們註意和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如果在現代社會人們確實可以超越那樣一個局限,超越追求最大物質利益的原則的話,那麽應該說,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對於做到這一點會有積極的意義。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中華文化傳統價值觀的當代價值?
  下面再講第三個問題。
  前面講到關於傳統對人生價值的一些理解、一些要求,往往有人提出問題,說儒傢這個理想,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做能夠“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提得那麽高,很難做到,是不是太理想化了?第三部分我就講這個問題。
  儒學有兩方面,確實,從一個方面來說,它的理想是很高的,要做到是很難的;它的一些道理,你真要領會、理解清楚,也是很難的。但是儒學還有另外一方面,剛纔我們提到一點,儒學實際上是從老百姓普通的生活中間提煉出來的,它的基礎是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講的是普通人做人的一些道理;所以它又有非常容易去學,去做,非常容易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庸》裏面講“極高明而到中庸”。一方面,它很高深,再高明的學者,花一輩子的精力,也不一定能窮盡它的思想。另一方面,它又極平常,“百姓日用而不知”,實際生活裏面就是這樣做了,衹是不知道這就是儒傢的道理而已。我們看“三不朽”的思想,看《論語》中關於人生價值的思想,這個道理很高深,不容易理解,而從現實生活看,孔子對齊景公和伯夷叔齊的評價,和我們評價人是一樣的,就是說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我們就是這樣評價人的,衹是不知道這就是“三不朽”的道理,這不是“日用而不知”嗎?這樣看,那些道理就變得非常親切非常近了。
  下面要進一步講這個問題。我的題目是“怎樣學會做好人”,我們要立志做好人,怎麽做?我想路就在腳下,從日常生活中一步步開始去做。這裏談這麽幾點:
  第一點叫做“見義勇為”。“見義勇為”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從這裏開始的一個步驟。這樣說可能會有人有疑問,因為現在我們一般對“見義勇為”的理解,是把“見義勇為”定義為“捨己救人”的英雄行為。有人提出,一般人做不到,特別是未成年人做不到,所以在對未成年人的要求裏面把“見義勇為”去掉了。我覺得這是不合適的,這是對“見義勇為”的一個誤解。為什麽說“見義勇為”最簡單,每個人都可以從這裏開始做的呢?“見義勇為”是從《論語》的一句話轉化而來的。《論語》中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義者,宜也”,“義”就是應該做的,你看到應該做的而不去做,就是無勇,就是膽小鬼、懦夫。這裏是一般性的泛指,凡是應該做的事情你不做,就是無勇,不是說要捨己救人你不做,你就無勇這個意思,從正面講就是凡是應該做的事情就要去做。一事當前,凡是應該做的就去做,不應該做的就不做,這就是“見義勇為”。這樣理解的話,就是要從每一件小事情做起,從我們身邊每天遇到的小事情做起,培養“見義勇為”的品質——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一個花瓶,打碎一個碗,他犯了錯誤,我們會告訴孩子,有錯誤不怕,你要老實公開地承認、改正,要誠實。你認識到這一點,就這樣做,這就叫“見義勇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1)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2)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3)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4)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5)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6)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7)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8)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9)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2)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3)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4)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5)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6)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7)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8)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9)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0)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1)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1)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2)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3)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