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健康 》 王晨霞掌紋診病係列三:手會說話 》
第16節:醫學說手與心理(2)
王晨霞 Wang Chenxia
這就說明,人衹有在現實的社會生活的種種實踐活動中,外界的事物作用於感覺器官,傳達到腦,引起腦的生理活動,才能産生和發展心理、意識。感覺、思想、意志、理想意圖等一切心理、意識都是客觀世界對人的影響,通過腦的活動而産生的反應。離開了客觀現實對腦的作用,離開了由此而引起的腦的反應活動,就談不上心理、意識的産生。例如,簡單的吃飯喝水,也是離不開機體的物質需要通過頭腦而知覺到饑渴和飽足的心理活動。又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情畫意,乃是月亮和故鄉的客觀景物通過詩人李白的頭腦,引起回憶和想象而反映出來的思想感情。任何科學的發現和發明,任何理想意圖,總不外乎是客觀世界通過頭腦而産生和發展的一係列心理意識的活動。總之,心理意識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客觀世界是心理意識的源泉。
心理意識受客觀世界所製約,同時又對客觀世界起着作用。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不像錄音機和錄像機那樣直接地復寫。人的心理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人在生活實踐中,人的感覺、知覺、事物的實際情況,就會由於認識的錯誤而導致行動的失敗;失敗的實踐促使思維和理想的轉變,端正認識而得到行動的成功。總的來說,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和心理意識的能動性是辯證的統一的。心理科學的研究和應用也證明了人不但能夠認識客觀世界,認識自己,而且能夠改造客觀世界,改造自己,使事物嚮着理想的方向發展。
腦與手
人類的腦發育成熟的過程,决定了人類心理發育成熟的過程,而腦是隨着原類人動物進化成類人動物的過程中與手的活動能力同步發展起來的,所以在討論腦與心理關係的同時,我們必須重溫腦與手的同步發展過程,衹有這樣,我們才能說明為什麽通過掌紋可以得知心理疾病。
大約在500萬年前,在非洲的叢林裏,充滿了生命。
各種動物,從巨大的象群到孤獨的獅子,從奇異的鳥類到沼澤中的鰐魚,當然,少不了抓耳撓腮的猴子。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在叫做肯尼亞的地方,正在完成着原類人動物嚮類人動物進化的過程。現在的科學家給這最早進化了的類人動物起了一個名字:南方古猿。
但南方古猿不是類人猿。南方古猿是猿人,他部分是猿,部分是人。而且,最初的南方古猿更像猿而不像人。
根據人類學家的推測,雄性南方古猿的體重大約40公斤,身高約一米以上,而雌性南方古猿更小,比雄性矮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這些猿人的牙齒和顱骨(大腦),衹比類人猿稍微大一些,但是,他們的手卻比類人猿靈活了。類人猿是四肢並用的奔跑,站立時,手懸擺在體側,衹是攀援時使用手。而南方古猿已經是直立奔跑,而不用四肢奔跑了。所以他們的手空出來,可以做其他的很多事情了。南方古猿使用手去爬樹,挖植物根莖,抓堅果,剝果皮,除去樹葉,拋石頭,與同伴握手等等,這些活動,使手指的獨自活動更加靈活了,特別是拇指,變得更有利於前後活動了。
手和腦的進化開始同步了。
這時的南方古猿已經通過大腦提供的經驗,掌握了防禦獅子等猛獸的技巧,例如,對於不同的猛獸采用或者上樹,或者奔跑的方式,達到自我保護。同時,還出現了通過和同伴之間的互助協調來獲取食物。可是,類人猿仍然沒有進化,它們的手還是衹做攀援用,還是四肢奔跑。
在幾百萬年之間,南方古猿的大腦漸漸地在變大。
300萬年前,南方古猿已經遷移到了非洲南部,與最早的南方古猿相比,這時他們的腦髓已增大了1 /10,有450立方釐米。脖子更細了,鼻子變小了(但是還是很大),牙齒與人類的牙齒更相像了。但是嘴和下頜還像類人猿那樣突出。他們直立行走,他們的手可以挖掘,可以舉起石頭去砸堅果,以獲得果仁。
在200萬年前,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南方古猿的顱骨體積增大了。顱中有650立方釐米的腦髓。他們有了一個新名字——能人(意思是:靈巧的人)。靈巧在哪裏呢?在大腦對於手的指揮和手與大腦的配合,比南方古猿靈巧了。和南方古猿相比,能人有着突出的顴骨、濃密的眉毛和一張毛茸茸的臉,但是,這種猿人更像人而不像猿了。他的下頜沒那麽突出了,他的前齒更小更薄也更銳利,這更利於撕咬,他的雙手也更熟練,更有力量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北方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前 言 | 第2節:祝由術——遠古的心理療法 | 第3節:《黃帝內經》說心理(1) | 第4節:《黃帝內經》說心理(2) | 第5節:為什麽“怒傷肝”“悲勝怒”? | 第6節:儒、醫、易術中的心理治療 | 第7節:道教修心之法(1) | 第8節:道教修心之法(2) | 第9節:道教修心之法(3) | 第10節:佛傢的心理大藥——後悔藥(1) | 第11節:佛傢的心理大藥——後悔藥(2) | 第12節:佛傢的心理大藥——後悔藥(3) | 第13節:咒禁與心理調整(1) | 第14節:咒禁與心理調整(2) | 第15節:醫學說手與心理(1) | 第16節:醫學說手與心理(2) | 第17節:醫學說手與心理(3) | 第18節:現代醫學的三個證據 | 第19節:皮紋、掌紋與腦細胞的發育(1) | 第20節:皮紋、掌紋與腦細胞的發育(2) | 第21節:皮紋、掌紋與腦細胞的發育(3) | 第22節:嬰兒的掌紋(1) | 第23節:嬰兒的掌紋(2) | 第24節:嬰兒的掌紋(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