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 红闺春梦   》 第十五回 智以绐贪犹烦撮合 散而复聚顿解相思      西泠野樵 Xi Lingyeqiao

  却说祝伯青等人到了南京码头,泊定船只,众人分头各回私第。云从龙回至公馆,梅仙迎接入内。从龙问及二郎,梅仙把他与穆氏如何淘气的话,细说一番。 "他适才听得你们回来,忙忙的坐了马,说寻伯青去了。我看他受了这一场气,心内也明白过来,只要小黛嫁了他,如了他的愿,可以从此回心转意。巴干功名"。从龙点首道: "若是大家商议去赚穆氏,不怕他三头六臂,始终是个女流,而且他不过贪的是财,都可成就楚卿与小黛因缘。"从龙起身脱去大衣,外面早摆了饭上来,与梅仙吃毕,散坐闲谈。
  单说伯青到了府中,进去请了父母的安。祝公细问扬州光景,又说到小儒官声甚著。祝公叹息道: "小儒为人本来纯粹,心地极有见识,却不肯自炫其才聪明外露,所谓大智若愚是也。将来小儒断不止于一令,都要火用的。你们一班同年中,我所取者只小儒耳。汝等切不可以迂目之,当法其所为,不患不成纯粹之士。就是日后,你们都有倚赖他的所在。"伯青唯唯听训,又说了一回,方才退出。到了自己书房,汉槎早已得信,来看伯青。
  二人正对坐闲话,连儿来回道: "冯老爷过来了。"早听得二郎一路招呼着进来,二人起身迎入书房坐下。茶罢,略叙寒暄,二郎即把穆氏的话从头至尾细说一遍, "故特来求计诸兄,要救小黛出脱牢笼。不然他若被穆氏逼死了,小弟惟有相从于地下而已"。说着,纷纷泪落。伯青见二郎如此光景,也觉可悯,又想到"小黛现在度日如年,死多生少,况他与二郎已结身缘,又是个有志的女子,必不肯再适他人。他与畹秀是同时的人,若一比较起来,真有霄壤之分。我等既与二郎至好,岂可置之不问"。向二郎道: "楚卿不用性急,小癯的算计颇好,非如此做法不得成功。明日待小儒来,与他商议,缓缓的去圈套穆氏,都可入我彀中。这几日小儒要去拜制台寿,却没有闲暇。好在小黛暂时也无妨碍,明日瞩小儒那边先打发个人去,试探穆氏口气再作计较。"二郎谢了又谢,又与汉槎叙了几句,起身作辞。
  回 至寓内,见了从龙把伯青允他的话说知众人。梅仙笑道:"我看你今日才算放下心来,省得你终日笑一阵哭一阵,我也不懂你是怎样心思,吓得我又不敢多问你。我不怕别的,只怕你弄疯了,那才是闹出大乱子。托天庇佑,有了陈小儒、祝伯青这几个撮合山,满口应允,你这件事真真十拿九稳。明日倒要先去给个信与林姑娘,遥想他在家装假病,又要哼又要吃苦水,那日子也不甚好过。加以心内愁烦,拿不定就成功,不要你放了心,他又在家愁疯了。"引得从龙大笑起来。二郎指着梅仙道: "你这促寿的痨病鬼,专会刻薄人。你不要愁我疯,我倒愁你寿不永。"梅仙道: "阿弥陀佛,好良心!我为你费尽心机,想出一条尽善尽美的良策,你不感激我,反诅5巳起我来。记不得作揖请安,望着我设法的时候了。"三人谈谈说说,吃了晚饭,各自安歇。
  次日,小儒去察见过制军下来,到了祝府。伯青接入书房,小儒说要去会二郎。伯青道: "他正有件事要来求你。"遂将小黛的话一一说明, "托你打发个面生的人,去试探消息,再作计较"。小儒道: "果然成全了他们因缘,楚卿由此转念巴干正务,我也乐从。但是打发去的人,要口角伶俐,露不得一丝破绽,若说翻了,那就难了。"低头沉吟半会道: "我船上有个随身家丁王喜,此人年纪虽轻,却极能办事,现在派在衙门里当外差。明早叫他去走一遭,还不致误事。"伯青连称使得。小儒即作辞起身,又至江王二府拜会过了,也不去会二郎。回到船中,叫过王喜从头至尾吩咐了一遍。
  主喜答应退出,更换了一套新衣,带了两名三儿,摇摇摆摆向小黛家来。到了门首,先着三儿入内说声"这位王大老爷是由扬州来的,久仰你家姑娘大名,特来奉访,务必要面会谈谈的"。 少顷,穆氏随了出来,抬头见王喜生得人材俊俏,衣服华丽,像位大老爷身分。忙上前请了安,垂手站在一旁道: "蒙大老爷光降,理应唤小女出来伺候,无奈染了重病在床,有半月之久,万不能见人,要请大老爷原谅。"王喜故作惊讶道: "怎么有了病,这是怪我缘分浅,连一面都会不到。我也走乏了,借你家屋里歇一歇脚,可使得么?"穆氏忙请王喜至内堂坐下,叫女婢送了茶,自己坐在下面相陪。王喜吩咐两个三儿道: "你们外边去,不要在这里叫唤,他家姐儿有病,不可惊动。"三儿一齐退出。
  王喜问了几句闲话,把椅子挪了挪,靠着穆氏低低的道:"我有句不识进退的话要问你,闻得你家姐儿身上有个客与他怪好的。那个人我也认识,他这句话可有是没有?"穆氏听了,叹口气道: "既然大老爷知道其情,也不用我细说。有是有一个姓冯的,如今不来往了,我家女儿的病,即因他而起。说及这姓冯的,我恨如切齿。"王喜拍手道: "好呀!你倒一句没有欺我,我也听得人家这样讲。那姓冯的在京的时候,我就认得他了。他是个没行止的人,怎么你家招惹他进门呢?"
  穆氏听王喜的话,句句对了头,索性把前后细情细说,把个王喜不住的叹息道: "你既与冯姓闹过了,我也把直话说给你听。这姓冯的日前在京里闹得不成人样,连衣食都不能周全,人都鄙薄他,不肯照顾他。后来到了一个外省会试的举子,有几个钱儿,一心要做好人,学那扶危济困的故事。不知怎样瞎了眼,碰见这个姓冯的,说他不过暂时落魄,将来大有作为,比他是个伍子胥、汉王孙,极力提拔,又代他捐了个郎中。那姓冯的穷得没有路走,忽然遇见这个冒失鬼,重复又矜张起来,格外在京里胡闹。他做的事,都合不上口儿说。他这举子,会试点了词林,告假祭祖,又把这宝货带了出来,不知怎样又落到你家?你想他不过靠着人养活,那里还有多钱使用?据闻那提拔他的人,而今电晓得他的脾气,同他疏远了。我久闻你家姐儿是南京城里数一数二的人材,偏生遇见这倒灶的,不是我说,也怪你做娘的没有见识,不认得人。你不能只看他那副脸蛋儿,与那几件外罩儿。如今难得与他拆开,要算你的运气。你家有这样一个好姐儿,还愁没有大老官结识么?若说你家姐儿为他病了,更是傻气。这样人还是什么希罕宝吗?罢了,索性日后真有好处也不妨,自古英雄多出草莽。眼见得他是坏定底的了,跟他也过不出好日子来,真正错得大呢!"
  一席话,说得穆氏顿口无言,由五内里佩服出来道: "大老爷真乃洞见肺腑,我也这般说。无奈我家不争气的女儿,一心恋着他,病都想出来了。目下闹得不死不活,终日只是哭,叫我也没有法,多分是前世里的冤孽。"王喜道: "我来的工夫久了,还要去会个人。停一日再来看你家姐儿,待我开导他几句,包你比吃药还灵验。"说罢,叫三儿进来,取出个银包约有四五两重,递与穆氏道: "不成个意思,买点果品给你家姐儿吃罢。"穆氏道: "大老爷只用了一盏清茶,我连点心都没有备,一因为有病人在家,小使们配药去了, -怎好领起大老爷赏来,断断不敢。"王喜道: "这点点意思,你还推让,不是羞我吗?"
  穆氏见他执意不肯收回,忙起身道了谢,心内好不喜欢。"这姓王的不知有多大家财,头一次出手即如此大方。若是小黛好好的接了这个人,真正是欣富贵不愁穷"。王喜起身,带了三儿走出。穆氏一直送到大门外,还叮咛了好几句, "有暇请过来坐坐",见王喜去远了,方才回身。到了房内,见小黛倚在床上似睡非睡,泪痕犹在,不敢惊动他,悄悄的走出。坐在堂前,细想这姓王的人又好,钱又多,说话又溜亮。若他日再来,能于劝转了小黛,就招接了他,要算天大一桩美事。只怕他不来,我又忘却问他住处,又没地方去请,他心内又懊悔起来。
  不谈穆氏在家胡思乱想。单说王喜回至船中,见小儒销差,把说穆氏的话细细禀明, "看穆氏的意思已有八分活动,过一日再去一次,即可入港"。小儒甚喜,大为称赞能干。即遣人去通知二郎,叫他暗中送信与小黛,可以放心,还要假作欢喜,不可十分大意,被他们看破真伪。二郎得了信,飞风去知会小凤姊妹,转述小黛知道。小黛的病,却慢慢好起来了。
  又隔了一天,王喜仍带着两名三儿来寻穆氏。才进了门,穆氏如迎上宾的接了入内,赶紧吩咐厨房备酒款待。席中谈到日前的话, "承大老爷关切,我仔细打算,一丝不错,只恐我家那天生怪性的女儿,不肯依从。如蒙大老爷开导他,换了念头,真乃我林家的再造父母,衣食爹娘"。王喜笑道: "你的言太重了,非是我好多事,亦因你家姐儿好一朵娇花,被那姓冯的占住了,譬如生在一堆灰上,岂不可惜!不知这两日的病,可好了些?若许我见一面,我就好用几句话儿挑拨他了。"穆氏道: "连日精神似觉好些,待我先进去探一探口气,再来请你大老爷。"即起身进房,见小黛面朝外睡着。
  穆氏低低问道: "你要吃茶么?"小黛睁开双眼,摇头道:"不吃。"穆氏又道: "外面来了个姓王的,是个过路官儿,要会会你有话说。"小黛舶然不悦道: "那个姓王的来会我做什么?难道我病才稍好,又想来催我死么!"穆氏急得满面通红道: "你又来寻气了,我的话都没有说得完。这姓王的是冯老爷叫他来看看你的,若是别人我何能叫你会他?"小黛听了,始回臣嗔作喜道: "原来是楚卿那边来的,你该早说,快些扶我坐起,去请他进来。"穆氏即忙出来,对王喜道: "我才说了声有人要会你,他登时就生气,亏我说你大老爷是姓冯的请来的,方才没事,叫我请你老人家进去。你须要照我这样说法。"
  王喜点头道:"我理会得。"同穆氏跨步入房,见房中陈设甚为幽雅,小黛斜倚锦枕,半坐半睡,那一种可怜的体态,如捧心西子一般。王喜暗暗赞叹道: "怪不得冯老爷为他用尽心机,求张请李,像这样人材真是天下有一无二。"穆氏邀请他在榻前坐下,小黛明知是小儒的人,也不问长短,劈口道: "楚卿近日可好?爷与楚卿是亲呢是友?"王喜道: "楚卿在京中时,与我即是一人之交。昨日我去看他,他托我来问你近日病体若何,嘱你安心调摄。他因有件俗事羁绊住了,迟一天当亲来看你。"穆氏接口道: "千万拜托你大老爷请冯老爷早些过来,他老人家向来宽洪大量,难道与我家别了几句气,就不上门了,还要惹旁人笑话呢!"王喜道: "没有的话,他委系被别的事缠住了,不然久经来了。他怕你家疑惑他别气,又不放心你家姑娘的病,所以才嘱托我来的。"
  穆氏又搬了几色果品进来,邀王喜上坐,自己对面作陪。吃了几巡酒,王喜故意装着半醉情形,笑嘻嘻对着小黛,突然道:"翠姑娘,你可晓得楚卿定下亲来了。"小黛听了,惨动颜色,颤抖抖的道: "你怎样讲楚卿竟自定亲了,当真的么?"穆氏连忙拦住王喜道: "大老爷请呀,酒冷了,这些闲话此时提他做什么呢!"王喜道: "该打,该打!我是听来不确的话,翠姑娘别要见疑。"小黛着急道: "母亲,你真要怄死人。难道不说就罢了?他已出口,我已入耳。要得好,起先连这几个字都不说才没事呢!"说着,纷纷泪下,向王喜道: "爷不用听我母亲的话,只管讲,我最不耐烦人说半截话。".王喜故作艰难了半晌道:"翠姑娘,我说是说定了,你却不可生气。楚卿自从那日淘气出去,恰恰姓云的回来了,再三劝他结门姻亲,又说这些路上的人娶家来做正室+要惹旁人议论的,也不像我们官宦人家做的事。楚卿正在气头上,被他把心劝活动了,应允了他。姓云的次日即唤了媒婆来与他议亲,据说是个什么姓吴的女儿,他老子也做过官的,一说即成,前数日已经下过聘了。我当这件事你该知道,我所以才说的,殊不知你还不晓得,算我多话。"
  小黛听了,登时满面紫涨,泪如雨下,指着窗外大骂道:"冯宝,你这负心的贼!我为你受气染病,连半字怨言都无,皆因当日在神前立誓,同生同死。不料你听旁人的挑唆,负了盟约,改变心肠。负心的贼子呀!只怕天也不能容你。算我瞎了眼,认错了人,弄得我不苗不莠,反惹同伴姊妹们耻笑。"又骂云从龙道: "人家好端端的因缘,干你何事?你一意打破了人家,只恐你也要有报应的。"哭着骂着,吓得王喜与穆氏呆呆的坐着不动,劝又不好,不劝又不好。
  小黛哭骂了半会,突然大笑起来,唤着自己名字道: "林小黛,·林小黛,你好痴呀!这一来可以打破你的迷关,断绝你的痴念。他既负心,我亦改节,难不成我还为这负心贼把性命糟蹋了么?连我这场病,都害得无谓,害得可笑。"一翻身坐了起来,下了卧榻对着王喜福了一福道: "你老人家要算我林小黛救命恩人,不然岂不为负心贼所卖。"回头吩咐女婢,快取稀饭来,"我此时心内颇觉爽快,似乎饿得很,我身上病一点都没有了"。穆氏见小黛如此,又惊又喜,惊的是小黛忽哭忽笑,如染了魔一般;喜的他听了姓王的话,改转念头,从此可以不想那姓冯的。 "如果由此病退心回,这王大老爷倒不是我女儿救命恩人,真正是我家一尊救命王菩萨。我女儿能于另行接人,我还愁穷么!"不禁乐得手舞足蹈,近前扶住小黛道: "你病后不可过于劳动,又不可作气。这些话未知是真是假,你还到床上歇息去。"小黛笑道: "母亲,你还当我有病么?我已好了,我的心也不呆了。不是我夸口说句没廉耻的话,似我林小黛这样人品,他姓冯的也无福消受。我趁此青春也落得自寻快活,管什么日后不日后,终身不终身。待冯宝这种恩值,尚然改变,我亦看透世情,且到那个时候再作计较。细细回想起来,我真是普天下第一个痴子。"
  穆氏知小黛的心已决,只喜得心痒难挠,不住暗暗谢天谢地。女婢摆上粥来,小黛一口气吃了两碗。穆氏恐他病后过饱,再三劝住,又劝他上床稍养精神,放下帐幔,邀了王喜至堂前坐下。穆氏倒地百拜遭: "承大老爷天高地厚之恩,劝醒小女痴肠,粉骨碎身难酬大德。"王喜扶起穆氏,大笑道: "这也是该应,偏偏我这几句话打动了他,又甚为相信。我深愁说翻了,那就了不起。"二人重新入座,开怀畅饮。王喜道: "不是我又多话,乘着他心活动的时候,你要赶紧另寻个出色的人,他此时必然依允。。倘或久顿思谋,心又回转过来;再不然晓得我这些话是骗他的,那时就请了天上神仙下来,他也不相信了。"
  一句话提醒穆氏,连连称是,低下头来沉吟半晌,对着王喜嘻嘻的道: "我有句不中听的话,要对大老爷讲,却不要见恼。"王喜道: "没有的话,你只管讲,能于商得来的事件,我断无不行之理。"穆氏道: "适才你大老爷说,我女儿回转心肠,恐日久又有改变,但是要暂时寻一个他合式的人,那里有这样相巧的。我再三思想,你老人家年又妙龄,家资又大,可算一个十全的人。若是赏脸肯要我的女儿,他必然称意。至于我女儿身价银两,决不计较。"王喜哈哈大笑道: "你不要罪我罢,你家姐儿天仙般人,我也配得上么?我留心替你家觅一个就是了。"穆氏道: "大老爷不须推辞,我是实心实意报效你大老爷,倘有半句做作,叫我永堕地狱,不得翻身。"王喜听了,喜动颜色道: "你这话果然当真么?"穆氏道: "我已发过誓了,难道大老爷还不相信?"工喜道:"承你雅爱,好极的了!但有一件,你须问定翠姐儿可否愿意?单是你应允怕不算数,只要你家姐儿答应,我也不克苦你。
  我有个菲意,思送三千两纹银来作身价。".
  穆氏闻姓王的出口就绐三千,喜出望外,道; "论理不该与大老爷计较,无奈我历年亏空多了,加以他这一场病,用得不少,我都指望在我家这宝贝身上开销呢!"王喜道: "这话倒不错,也罢,苦苦我罢,亦因你家姐儿生得好,就叫我多花费些也情愿。少也不给你,再添二千,凑成五千银子何如?若要再多,那却难办了。"穆氏急忙出席道谢道: "我今晚问定我女儿,你老人家明日来听回信。"王喜道: "我寓在水西门外船上,你如有实信,亦可着人招呼我声。"穆氏答应,吩咐女婢送上饭来,二人吃毕,又坐了坐,王喜起身辞去。
  穆氏同女婢收拾杯盏,关好门户,然后来至房内。小黛正倚在床上叫女婢拍腿,见穆氏进来,问道: "那姓王的走了么?"穆氏道: "走了。他恐你已睡,嘱我说声,不惊动你了。"小黛道:"这个人还好,人品既轩昂,说话又伶俐。"穆氏听小黛羡慕他,趁势说道: "这样好人材,不知将来便宜那家姐儿呢!所以他至今未婚,想必是拣选门户。"小黛笑了笑,低下头去。穆氏又道: "你看那姓王的较冯二郎何如?"小黛作色道: "母亲从今不用提那负心的贼子,引我怄气。"穆氏道: "我不过这样说,你又何苦着起恼来,从此不提就罢了。但是那姓王的话,也不可全信,恐他与冯姓有隙,借此作间。我想二郎或者才有此心,未必即行。"小黛道: "管他是与不是,他既生此不良之心,我决意同他恩断情绝。"说着,又流下泪来。
  穆氏见小黛提及二郎即咬牙切齿的痛恨,忙道: "我有句话要与你说声,我与你既为母女,无话不说。你虽断绝了冯姓,你的终身将来又依靠着谁呢?那姓王的适才也虑及于此。他还有句不中听的话,对为娘讲了,为娘却不便对你讲。"小黛道: "有话即说,何必吞吞吐吐,叫人烦闷。"穆氏嘻嘻的道: "倘然这句话说错了,你只当放了个屁,粉板上写字涂掉了重来。好在言出我口,即入你耳,又无外人在此,谅也不妨。那王姓是个极有钱的人,现在纳了功名,不久赴都引见。况他今年才二十一岁,还没有定亲,意在讨房妻小,一路进京有个伙伴。他却十分羡慕你,情愿央媒说合,行聘纳采,娶过去做一位正室夫人。而且郎才女貌,两相匹敌,这门亲在我看是好极了。无如系你的终身火事,我却不敢做主,又怕你仍然记挂二郎,全要你自己定主见。"
  小黛听了,红生两颊,俯首拈带,忖度了半会,低低的说道: "女儿终身本该母亲作主,那有女儿自家择配的道理。母亲又是个老练的人,做得方能去做,难道母亲还害女儿不成。"穆氏见小黛肯嫁王姓,喜从天降道: "好呀!你向来是个聪明人,又见得透理。人生在世都要向大路上走,那个肯跳入火坑里去。你如果真肯了,我明日就允他。允定了,却不能再收口的。"小黛微微点首,穆氏心内好生喜悦,忙忙的出房叫人到水西门外,"去请王大老爷过来"。
  却说王喜回至船中,嘱咐跟他的三儿远远在岸上观望,如林家有人来,你先上船说声,好作准备。那人出了城,正遇着三儿,问道: "你家老爷可在船上?"三儿道: "在船上会客呢!你在此等一等,我上船先去回声。"三儿去未片刻,同了王喜一齐走来,那人抢步上前请安。王喜道: "你家奶奶打发你来请我有什么事?"那人道: "小的不晓得,奶奶说有要紧的话,务必请老爷去。"王喜点首叫三儿备了马,直奔穆氏家来。穆氏早在门前盼守,王喜下骑,同入内堂。穆氏道: "无事也不敢惊动你大老爷,因适才所说的事,不意我女儿竟自应允,怕迟又生变,所以急急奉请前来商议。"王喜听了,大喜道: "你话真的吗?"穆氏道: "我怎敢哄骗。"王喜拍掌道: "哎呀!我王某好大造化,竟蒙你姐儿不弃,看得起我,真正造化非浅。请问我是那一天过来接人呢?我的银子现成,听凭你什么时候要。"
  穆氏道: "他病势虽退,未能复原,都要调养几日方好。还有句话,我说你是明媒正娶,他才允行,却要照着这样做。过了门是你家的人,随你做大做小,我都不问。这时候露了风声,就难成了。"王喜道: "你过于多虑了,谁说将你女儿做小的。不过这几千银子,送过来作个聘礼,难不成还说是身价么?如此天仙般的人,谁忍心把他做小婆子,叫我朝夕焚香侍奉作菩萨样看待,我也情愿。况且我又不曾娶过正妻,你久经知道的。天色不早,我要回船了。明日叫人送银子来,你择个日子招呼我接人就是了。"穆氏连连答应送出。
  王喜到了船上,把穆氏的话回明了小儒。小儒忙坐轿来会伯青,又叫人分头请众人至祝府会话。小儒将至祝府,二郎,从龙、王兰,汉槎也都到了,伯青将众人迎入书房坐定。小儒先向二郎道喜道: "楚卿见委的事,可以报命,未知楚卿何以酬我?"把王喜来回的话,对众人说了,把个二郎喜的坐立不得,连连作揖道: "小弟蒙诸兄大德,成就了这桩美事,连小弟都不矢怎样酚答方好,总之心感不尽。"
  王兰道: "套言休叙,大众好商议送五千银子去,不然恐穆氏又有变动,好容易做到这地步,不可放松了一着。"小儒道:"我出二千,其余诸兄量力资助。俟楚卿进京补了缺,一并归偿。"王兰道: "难为你说这人情话,我倒不放心他,必须写纸凭据,还要你陈小儒做个包中方可。你也不必把嘴说俗了。"小儒笑道: "怪我,怪我!大家作送楚卿的贺分何如?"伯青接口道: "我出一千。"王兰道: "我也出一千,还有一千子骞与在田合出了罢。"各人议定,二郎起身道: "既承诸兄成全,又蒙解橐相助,小弟身受盛德,却如何报答?"王兰道。: "闲话少说,你早早预备新房,好接新人。及期备一席丰美酒肴,让我等尽兴一饮,就算你报答过了。"众人齐称使得。又坐了一会,各自散去。
  小儒回至舟中,各家的银两陆续如数送到。小儒交与王喜道: "你明日把银子交代穆氏,叫他约个日子,你仍要亲自去接他,再另雇一只船,将林姑娘抬到船上,遮掩耳目,然后悄悄的送到云大人公馆里去。过了那一天,就不怕穆氏说话了。"王喜答应下来。
  到了次日下午,带齐银两来至林家,一一交代穆氏清楚。穆氏喜悦非常,叫人搬入里面,又留王喜晚宴。席间,王喜问择定何日?穆氏道: "昨晚与小女言明,他说病虽好了,也要收拾收拾,大约五日后来接人罢。"王喜道: "那倒不用过急,即迟个十朝半月也不妨。第一身体要紧,不可劳碌出别的事来。"又饮了一会,王喜起身道: "我不便进去看他,烦代问声罢。"穆氏送出王喜,回至房内将王喜的话对小黛说明。究竟小黛是穆氏所生,虽臭味不同,天性自在。明知这一去,不知何年月日方可回来再见我母亲,不由一阵伤心,落下泪来。穆氏反安慰了几句,服侍他睡下,才出房来。看一回银子,心中欢喜一回,从此可算得个小财主了。
  那边王喜到了船中,回明小儒,即叫人知照二郎。从龙扫除出后进三间房屋,做了新房。二郎好生畅快,恨不得明日就交第五个日子方好。这日已是喜期,从龙吩咐内外挂灯结彩,伯青等人早早的过来料理一切,专守夜静新人进门。城外小儒打发王喜动了身,也坐轿向从龙公馆里来。
  今日王喜打扮得全身十分齐整,亦穿了冠带吉服,用的二郎旗伞执事,一路鼓乐喧阗。到了林家门首,三声火炮,彩轿抬进中堂。穆氏请王喜入内,四处也张挂灯彩,又请了两个有意思的人来陪王喜。里厢央着小风、小怜过来代小黛梳妆插带。
  吉时已到,廊下奏乐催妆。小凤,小怜扶了小黛起床,穿换冠带。小凤低声说道: "恭喜贤妹今日吉期,又幸出脱牢笼,得如心愿。从此夫妇齐眉,百年偕老。可羡,可贺!"小怜道:"姐姐慢点说吉利话,我只怕那姓主的把翠姐姐抬了去,陡然昧却良心,不交代楚卿,开船他方远走,那是个打不清的官司。"引得小黛忍不住"嗤"的笑了一声。小凤笑道: "你偏生有这些尖刻的话,不怕翠妹妹恼你。"外面三次催妆,不能停待。穆氏也觉伤心道: "儿呀!为娘生你十八年,辛苦一场,今日将你嫁去,虽然男大须婚,女长当嫁,始终叫为娘的如何割舍。况且三五天后,就要起程进京,更不知何时再见我的亲儿?"母女抱头大哭,小黛又嘱咐他妹子五儿,要孝顺母亲,不可违拗。正哭得难舍难分,外厢的鼓乐愈奏愈紧,小凤,小怜劝住穆氏,叫玉梅同女婢等扶着小黛,坐入轿内。门外又三声大炮,彩轿起身,王喜坐马跟着彩轿。到了河干,女婢搀扶进舱,王喜也下了骑,重赏女婢等人,打发回城。
  时日已西没,王喜叫人唤了一乘小轿,请小黛上岸,自己骑马相随如飞的直向从龙公馆里来。到了门首,王喜先入内回明,将轿子抬进中堂。从龙早雇了两名老年婆子,来迎请新人。小黛出轿,见小儒等人均在堂前,抢行一步,盈盈下拜道: "我林小黛蒙诸位老爷搭救,提出网罗,又得与楚卿匹配,皆诸位老爷鼎力拯拔,何啻恩同再造,刻骨镂心,至死不朽。"众人忙一齐回礼道: "翠颦何出此言,使我等当受不起。我辈既与楚卿为生死之交,楚卿之事无异己事。何况翠颦已归楚卿,今夕共成欢好,明日即是我等之弟妇了。而且这般称呼,更罪我等,从此乃一家人了,切勿如此谦虚。"二郎在旁亦深为感激。从龙命设了香案,叫老婆子扶着小黛,与二郎交拜天地,然后扶入内室。外厢摆齐酒席,众人入座畅饮,十分热闹。直饮至三鼓,众人送二郎进房,又坐了半晌,方各回私第。
  二郎叫两名老婆子退出,关好房门,走近小黛面前,深深一揖道: "我冯宝不才,累及贤卿受苦,竟能誓死靡他,令人钦佩。何幸得有此日,我与你真成再生夫妇了。"小黛道: "蒙君不以贱质相弃,感铭五中,既为夫妇,彼此毋须套言。惟陈,祝渚人大德,愿君勿忘,从今当努力前程,时加勉惕,以报知己,即妾之幸也。"二郎唯唯听命。两人宽去外衣,携手入帏,旧雨重逢,倍添恩爱,说不尽百般海誓山盟,万种偎红倚翠。次早,二郎又到各家谢亲。无事惟与小黛弹棋分韵,步门不出,专待众人一同进京供职。
  穆氏到了次日,叫人挑了两担果盒,又着两名女婢至城外去看小黛。少顷,众人回来说: "昨夜船已刀:去了,遍问邻舟,都说连这号船与那姓王的都不知道。"穆氏深为诧异,猜不透其中原故。 "若说他骗我女儿,银子又如数交清;既不骗我女儿,何须连夜将船开去?好在我的银子到手,我女儿本是卖与他的,随他去了"。
  大凡瞒人的事,日久必露。这一天小儒拜客,走林家门首经过,王喜骑马相随。林家的人仔细观看,实在是那姓王的模样,又听得人呼他"王二爷"。事有凑巧,这日祝府老太太寿诞,二郎叫小黛往祝,又被林家的人碰见,紧紧跟随在后。到了祝府,闻得人通报说: "冯太太过来了。"林家的人回来,把先后情节说知穆氏。穆氏又细细打听明白,如梦初醒,方晓得中了众人划算,深自迫恨。若再去寻冯姓说话,怕今番要讨苦吃。气闷了几日,回想看银子的情面,也只好罢了。女儿既嫁了人,南京亦无甚贪恋,辞了小凤家房子,带着次女五儿回家去了。
  到了苏州,置买了几处市房田地以为养活。过了数年,代五儿拣个人家嫁出,只落了穆氏一人。喜的丰衣足食,自由自便,五儿又时常接穆氏过去走走。五儿是穆氏自幼买家来的,穆氏待他宛如己出;刻下嫁的丈夫,又与五儿甚为伉俪。虽然是一对假女假婿,倒还孝顺。穆氏直待到二郎放了外任,那时小黛想念他母亲,与二郎商议,将穆氏接至衙内养老送终。这是穆氏一生的结局。下文无有交代。
  单说这一日是程制台的大寿,各属官员都来庆祝。伯青等人也去拜寿,程公单留小儒饮酒。席间,程公举杯对小儒道: "贵县所赠寿文,未免过于谬奖。但其文华实兼到,词意敷畅,足可压倒群作。不知出自贵县之手,抑系人代笔?"小儒欠身答道:"系卑职衙门幕友,扬州府学生员甘又盘名誓者所作,是王者香庶常缮写的。"程公点首道: "甘老先生当时名宿,我亦久慕其人。"又问小儒道: "有一位鸿胪寺姓云的,现住在南京,不知贵县可识此人否?"小儒道: "云大人与卑职多年至好,日前一同出京的。"
  程公喜道: "这就好极了,我有一事奉烦贵县。前岁粤寇作乱,我与在田同在军中,他的胆力学识我素钦佩,他也很看得起我。后来凯撒入都,沿途起居皆在一处,自他留京内用,我莅外任,方才疏远。闻得他至今尚未婚娶,意在烦贵县代小女作伐,愿侍在田箕帚。他既与你至好,想断不见鄙,未免我太僭称了,烦贵县说好听些。"小儒道: "云大人得蒙大人垂爱,许附门楣,大人尊兼齿德,何为僭称!云大人谅无不允之理,明日卑职即去说声,再来察命。"席终,天色,尚早,小儒不回座船,一径来至云府。适值伯青、王兰也在那边。
  小儒将程制台要与从龙联姻的话,说知众人。从龙未及回答,伯青赞好道: "这门亲事倒极相当,程公为人本有才干,遥想他的女公子德容是兼备的了。"从龙道: "他是个外任封疆,江南又为富甲之区,我不过一个穷京官,怕的门户不齐。"王兰摇头道: "在田说的是什么话,我辈科第出身,外任都要由内官做起,我们不嫌他扪班就够了,他还敢嫌我们穷京官。你又是个九卿班子,一半年放出来,即是藩臬,不见得不如他,难道做一辈子穷京官不成?小儒不要睬他,我代他允了。况且在田年将三十,也该讨房家小才是正理。"'伯青笑道: "联姻的事,都要本人答应。你代他允了,不好算数。"从龙道: "亲事可允,但是一经下聘,就要娶的。我们年终要入京供职。"小儒道: "这句话毋须交代,他也知道的。"坐了一会,小儒辞别回船。
  来日去见程公覆命,程公闻从龙允了亲,大为欢喜。择月初完姻,满了月好让他携眷进京。又留住小儒,待下过聘,再回扬州。祝江二府亦择定十月两家嫁娶,好在都是小儒媒人。小儒俟从龙处下了聘礼,收拾起程,又去见制军禀辞。程公再三谆嘱,"及期仍烦贵县来省一行"。伯青等人轮次待小儒饯行,整整闹了数日。小儒作辞,众人登舟,扬帆在路。
  走了两日,已抵扬州。本署内书役人等,排齐头衔执事,出城迎接。将至衙门,突然道旁跑出一中年妇人,跪在当街,口呼"血海冤枉,要求青天太爷昭雪"。隶役人等同声吆喝,来打这妇人。小儒急忙止住,唤近妇人,取过他状词从头细看,不由得毛发直竖,连称可恶。收了他吠词,叫左右带了妇人回到衙内,仔细审问。不知小儒看了状词,因何怒恼起来,这妇人姓甚名谁,所控何事,均听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一回 千里关山欺二竖 六朝金粉擅双珠
第二回 偕友寻芳桃叶渡 论诗共醉菊花天第三回 乐春游曲词听丽口 行酒令笑骂出深心
第四回 捏虚词密现丧心计 痛远别合谱断肠诗第五回 报前仇风波起邗水 赋佳句月夜宴平山
第六回 嬉春阁双美弹棋 捷秋闱三元及第第七回 游旧迹萋菲遇众恶 宴新令花月集群芳
第八回 拔穷途路逢美二郎 平海寇羽报连三捷第九回 闹闱场害人反害己 护名葩全始复全终
第十回 狐假虎威狐谋终逊 石出水落石性常坚第十一回 庆寿筵醉绾同心结 闹喜酒争补洞房诗
第十二回 陈大令判联碧玉环 祝词林访旧红文巷第十三回 序寿文老眼无花 论星数挥毫起草
第十四回 甘老术妙著青囊 冯郎金尽遭白眼第十五回 智以绐贪犹烦撮合 散而复聚顿解相思
第十六回 见彼美陡起不良心 借世交巧作进身计第十七回 胡涂虫受赃枉断 陈铁面执法雪冤
第十八回 沐皇恩双开孔雀屏 联夜宴小试鸳鸯令第十九回 看新娘众公子解橐 憎秃妇两亲母争锋
第二十回 众家宴阔叙别离情 半山亭珍重凄惶泪第二十一回 闹家庭偏伤爱日情 浪闺闼共耻中风苒
第二十二回 盗财帛奴仆齐心 施火劫天公有眼第二十三回 朝南海悔过禅关 游西湖宣淫佛寺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