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界精英 》 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歷:馬雲正傳 》
第16節: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1)
劉世英 Liu Shiying
4. 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
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任教期間,憑藉出色的英語水平和社會活動能力,馬雲很快成為一名優秀的青年教師。
然而,他的骨子裏似乎從來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他也不可能安於一輩子做個圍着三尺講臺轉的教師。做教師的確是個很偉大的職業,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是,馬雲覺得,"年紀太輕當老師不好,沒有生活經驗。"
對馬雲來講,教師這個行當雖然不是心中所願,卻也幹得有滋有味。當然 ,一方面是為了遵守他與校長那個"君子協定",另一方面也是"在其位,謀其政"的基本使命使然。
不甘於一輩子做一個教師,又不能飛出去,不安分的馬雲開始想辦法"折騰"了。
從小就是在西湖邊長大的,也是在那裏練就了一口純正的英語,馬雲想把這種學習精神發揚光大,推廣"全民學英語"的運動。於是,當了老師以後,馬雲很快就發起了西湖邊上第一個英語角,他自己還經常帶領學生到那裏"布道"。
另一方面,當時的杭州乃至整個國內,都欠缺英語人才,尤其是既懂語言又懂文化、貿易等知識的全能型人才。而杭電最優秀的英語老師--馬雲,顯然成了最搶手的"香餑餑"。
那時候,浙江做外貿生意的民營企業本來就很多,這些企業的老闆,經常特邀馬雲做他們的專職翻譯。但是,馬雲還有一個"5年的承諾"沒兌現,不能離開學校,所以衹能兼職去給他們做。
請馬雲的人很多,有時他一天能接到很多"訂單"。漸漸地,馬雲感覺自己一個人根本做不過來,而同時他又發現一個現象:自己身邊的同事,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教師,在傢裏閑着沒事可幹。
馬雲對自己的老師(有些也是老同事)很有感情,他們退休了之後,整日賦閑在傢,不僅心理上感到莫大的寂寞和失落,而且經濟上也很拮据,馬雲那時每月的工資還不到100元,相信他們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於是,細心的馬雲開始思考一個事情:能不能在杭州市成立一個專業的翻譯機構呢?如此一來,既能減輕自己的負擔,也讓那些老師賺點外快補貼傢用。
這種想法閃現在馬雲的腦海之後,他開始感到興奮,猶如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難能可貴的是,馬雲不像中國大部分年輕人一樣,"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對馬雲而言,很多想法是靈光一現,但不是曇花一現。馬雲一旦想做一件事,那是一定要做成了纔肯罷休的。
1992年,馬雲和朋友一起在杭州註册成立了一傢專業的翻譯機構--海博翻譯社,這是杭州第一傢專業的翻譯社。海博翻譯社,在馬雲的創業歷程中,不是最光輝、最燦爛的一頁,卻是馬雲試水商海邁出的第一步。
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步入而立之年的馬雲已經開始顯現"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和勇氣,正如他後來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創下的許多"第一"一樣。當他的同事安於每月拿着固定工資,白天站在三尺講臺上,回傢過着"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穩定生活時,馬雲已經開始為自己的理想和一顆不安分的心而"窮折騰"了。
海博翻譯社的主要員工,除了馬雲和他的創業夥伴之外,主要由一些退休的英語老師兼職來做。
仍然是全職教師的馬雲平時要在學校給學生們上課,衹有在課餘時間他纔有空打理這個翻譯社。於是,在課餘時間,馬雲四處活動,盡可能接更多的翻譯
業務。
然而,這個新成立的翻譯機構並沒有迅速為市場所接受。雖然很多場合都需要翻譯,精通英語的人也確實有限,但這畢竟是杭州第一傢翻譯機構,精明的商人是不願為不瞭解的公司買單的。因此,成立之初的海博翻譯社經營舉步維艱。成立後的第一個月,海博的全部收入為700元,而當時僅一個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南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序 | 第2節: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 | 第3節: 撮合百萬意中人的"網絡媒人" | 第4節: 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 | 第5節:締造阿裏巴巴神話的至尊掌門 | 第6節:霸主的超越:敢保敢賠(1) | 第7節:霸主的超越:敢保敢賠(2) | 第8節:草根化創新:廣告無界 | 第9節: 瘋狂但不愚蠢的"瘋子" | 第10節:從懵懂少年到大學教師(1) | 第11節:從懵懂少年到大學教師(2) | 第12節:屢戰屢敗的"高考老兵"(1) | 第13節:屢戰屢敗的"高考老兵"(2) | 第14節:風雨馬老師 | 第15節: 那段教書的日子 | 第16節: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1) | 第17節: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2) | 第18節:"觸網"大洋彼岸(1) | 第19節:"觸網"大洋彼岸(2) | 第20節:西雅圖的意外"觸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