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正解金陵十二釵   》 第16節:出身神秘的秦可卿      周思源 Zhou Saiyuan

  從張道士的話中我們可以得知,那傢人傢與賈府顯然毫無瓜葛,賈府對他們也毫不瞭解。而秦業傢與賈府起碼還有點瓜葛,所以賈傢知道秦傢有這麽個出色的女孩。因此秦可卿成為賈蓉之妻是完全合理的。《紅樓夢》中雖然寫到賈史王薛四傢皆聯絡有親,並不意味着必定要門第如此顯赫纔行。我們如果註意一下,榮府襲爵的賈赦之妻邢夫人,和賈府族長賈珍之妻尤氏都看不出有什麽高貴的門第。第五回賈母之所以放心將寶玉交給秦可卿去安排,是因為"賈母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性格兒好)的人,生的裊娜纖巧(也就是模樣兒好),行事又溫柔和平(也就是性格兒好),乃重孫媳婦中第一個得意之人"。可見賈府老祖宗賈母最看重的確實是模樣兒好和性格兒好這兩條標準,沒有別的。賈府的這個擇媳標準廣泛地深入人心,上上下下都很清楚。我們在王熙鳳、尤氏、邢夫人等評論幾個大丫鬟中都可以看到,甚至小廝興兒在尤二姐談及尤三姐要不要許配給賈寶玉時,都說:"若論模樣兒行事為人,倒是一對好的。"因此我們不能忽略這個至關重要的標準來為賈府另立標準。
  值得註意的是,就在這個二十九回有一段回前總批:"二玉心事,此回大書,是難了割,卻用(史)太君一言以定,是道悉通部書之大旨。"由此可見,脂批者對賈母關於這兩條標準的重視,認為不僅有助於瞭解擇媳標準,而且對於正確解讀整部小說都具有重要意義。這個看法是很有見地的。
  有讀者問,賈母對張道士說的是不是真心話,是不是一種托詞?
  我覺得賈母的話應該是可信的。如果是托詞,那麽賈母不說真話一定要有必要性。我們看看存在不存在這種必要性:第一,張道士不是一般人,是當年榮國公(第一代)的替身,輩分比賈母還高,彼此是幾十年(應當在五十年以上)的老交情。他"曾經先皇禦口親呼為'大幻仙人',如今現掌'道錄司'印(管理道教事務,負責頒發道士資格證書),又是當今(皇帝)封為'終了真人',現今王公藩鎮都稱他為'神仙'"。賈母對他非常敬重,稱他為"老神仙"。第二,張道士看見寶玉越來越像當年的榮國公,"'言談舉動,怎麽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說着兩眼流下淚來。賈母聽說,也由不得滿臉淚痕。"兩人都是很激動,很真誠的。第三,張道士主動談到那位小姐有三大優勢:"生的倒也好個模樣……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傢當,倒也配得過。"但是賈母兩次強調的衹是前兩條,對第三條根基傢當並不看重。而且叮囑張道士:"你可如今打聽着……"然後強調了模樣兒、性格兒兩大標準。第四,賈母為什麽要在張道士面前不說真話?她想達到什麽目的?從文本來看,賈母以"托詞"蒙騙張道士,既沒有必要,無法理解,也沒有文本依據。
  有讀者問,是不是由於寧國府三代單傳,所以纔選了這個出身神秘的秦可卿?
  不是,二者不可能有任何聯繫。因為即使秦可卿果真是什麽廢太子老親王之女,也不一定就能夠保證她生兒子。有沒有生育能力,能不能生兒子,這和女方的家庭出身沒有必然關係。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
  順便說說為什麽"寧國府三代單傳"。我們可以註意一下第四回的護官符中的小字註釋:"寧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史公之後,房分共十八","王公之後,共十二房","薛公之後……共八房分"。房分就是傢族的一支,從小說文本來看,應該是到相當於賈府的文字輩,即第三代。寧榮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如果各一半,三代各十個房分,在當時應該說支庶雖然不算很繁盛,也不算凋零了。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第三代長子賈敷八九歲就死了,次子賈敬雖然活着,卻成年在城外和道士們鬍羼,除了最後他死了發揮了一點作用外--我在本書"十二釵活動的平臺"中有分析--這個人物實際上等於不存在。榮國府是小說人物活動的主要舞臺,情況也類似。雖然賈政有三個兒子,但是老大賈珠已經死了。為什麽不是死了,就是老不在傢?這是因為,與重要人物是兄弟的人太多就要有他們的戲纔行,從而會分散筆墨,所以作傢衹好讓他們"計劃生育",按照作傢的需要少"生"幾個。
  那麽秦可卿在與賈珍的關係中究竟有沒有什麽責任呢?
  秦可卿責任的兩個關鍵
  現在我們來探討三個秦可卿中最重要即出現在脂本和今通行本中的第一個秦可卿,也就是曹雪芹奉畸笏叟之"命"經過重大修改後定稿了的秦可卿。
  對秦可卿評價的關鍵在於,她在和賈珍的關係中扮演什麽角色。她是自願的呢,還是被勾引墮落的呢,或是完全被迫屈從的呢?秦可卿在這個問題上的不同態度可以對她形成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評價,她將承擔大不一樣的責任。攝製於20世紀80年代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是一部非常優秀的藝術品,不過在秦可卿藝術形象塑造的問題上,我認為不大符合曹雪芹在修改後定稿中的原意,電視劇中的那個秦可卿多少有些半推半就的樣子。
  從小說來看,很明顯,秦可卿不可能自願,也不會是被勾引與賈珍相愛。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秦可卿是突然病倒,精神負擔極重。因此一定是發生了突然事故。在排除了所謂政治陰謀等等原因後,那麽會不會是由於被丫鬟發現而變得緊張、害怕呢?也不會。因為這種貼身丫鬟對女主人是會忠心耿耿的,而且這種事情,不論秦可卿是自願還是被迫,都不可能瞞過貼身丫鬟。這兩個丫鬟也絶對不敢得罪賈珍這樣的主子,秦可卿死後兩個丫鬟的表現,瑞珠自殺,寶珠願為義女,可以證明。所以衹剩下惟一的可能,那就是秦可卿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被迫屈從賈珍的淫威,實際上賈珍等於是強姦了秦可卿。而這個情形被兩個丫鬟得知了。
  我們暫時把判詞、《紅樓夢麯》等放在一邊,先來看看小說中秦可卿從得病到自盡的過程,看看曹雪芹在事關這個女人的命運和這樁命案的修改中為我們留下了哪些蛛絲馬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百傢講壇
第1節:前言第2節:誤讀造成許多謎
第3節:秦可卿藝術形象第4節:乳名兼美字可卿
第5節:不正常的男女關係第6節:給秦可卿看病的不是禦醫
第7節:混飯吃久慣行醫第8節:用那棺木純屬偶然
第9節:真的假貨第10節:存在着一個悖論
第11節:秦可卿出身的秘密第12節:某親王之女的旁證
第13節:不以異姓相視第14節:怎樣認定棄嬰的出身
第15節:可以肯定秦業是個清官第16節:出身神秘的秦可卿
第17節:秦可卿責任的兩個關鍵第18節:曹雪芹對秦可卿的態度
第19節:紅學中還有多少學第20節:曹雪芹自敘傳的觀點
第21節:賈寶玉即是曹雪芹第22節:蛛絲馬跡
第23節:黛玉死因的幾種說法第24節:林被玉帶動與其主動性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