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反思:中国人成才障碍   》 第16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2)      Shang Guanzimu

  这堂课,经过一波三折,似乎快要成功了。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堂作业,看看大家掌握得如何。是一道是非判断题:“酱油、菜油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还是错?”。
  全班异口同声地叫:“错!”
  老师愣住了。片刻后才问:“难道酱油、菜油不是液体吗?”
  “是液体,但酱油、菜油是可以吃的。”“酱油有色素。”“菜油烧不着。”……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酒精、煤油会不会热胀冷缩?”老师问。
  “会。”学生答。
  “酱油、菜油会不会热胀冷缩?”老师再问。
  “不会!”学生们坚定地说。
  下课时间到了。老师只好苦笑着说:“实际上,是会的。”
  “啊!”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
  接下来是评课。先由罗老师发言。她心情沉重地说:“这堂课应该教会学生热胀冷缩,但没教会。最后的测试题,全班没有一个学生答对!这是一堂失败的课。我真没料到课会上成这样。”罗老师满脸愧色。
  考察团的教授问:“什么情况你没料到?”
  “实验做了,讨论和总结都进行了,按理学生应该能掌握了。可……”罗老师直叹气。
  “可能是我们的学生基础差。”一位本校的老师说。
  “不。是孩子的思维和我们成人不一样。在我们眼中,液体就是液体了,可小孩不这样想。他们认为有红色的液体、可吃的液体、可烧的液体……只有特殊的液体才会热胀冷缩。这怪我,如果多用几种液体做实验,就不会闹出‘酱油可以吃,不会热胀冷缩’的笑话。”罗老师说。
  教授摇手笑着说:“那倒难说。假设除了醋以外,常见的各种液体学生都做实验了,然后你问他们醋会不会热胀冷缩,他们还是会说:‘不会,因为醋是酸的,和其他液体不一样。’”评课的老师都笑了。
  “怎么这样难呢?”
  考察团的一位博士解释道:“难在与日常经验不符。你说水受冷体积会变小,可孩子们觉得一杯水冷了,并没有看到浅下去一点;每天喝水用水时,往容器里加水,水面才上升,可实验中没加水,水面却上升了。”
  突然,教授拿起一个烧瓶问一位老师:“受热,这里面的水会怎么样?”“热胀冷缩,水面当然上升。”老师答。教授又问:“‘热胀’是什么意思?”老师答:“就是水的体积增大。”“没加水怎么体积会增大?”“水松了一点儿。”“那为什么受冷体积会缩小?”“水紧了一点儿。”教授兴奋地叫道:“听到了吗?水松了一点儿,水紧了一点儿!”博士解释说:“装同样多的水分子,装松一点儿,体积就大,装紧一点儿,体积就小。”
  讨论到这儿,大家都明白了:是什么导致这堂课‘失败’?就是因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没有也不可能有“分子”的概念。
  但是教授说他在别的学校也听过这一课,学生与老师对答如流,一点儿也看不出有什么理解困难。他向学生借来课本一看,不禁惊呆了:课上老师要问的问题以及标准答案全都记在书本上!
  教授说:“研究课要真实,只有真实才有研究价值。你们的课就很好,可以看到学生的真实表现,可以听到学生的真实想法,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不然,我真不知道小孩子学习热胀冷缩还会这么难。”
  从这个教学实践的实际案例,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很多相应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意识到,学生掌握一个抽象科学概念其实并不容易,灌输加上强化训练的方法只能使学生获得表面上的接受,但学生往往没有真正理解,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只是关注学生的表面理解,学生的成绩显然带有虚假性,因为表面的而不是深入的理解使学生并不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概念。我国学校的公开课基本上都是表演性质,其实质还是中国人的面子在作怪,公开课就是学校的面子工程,而表演的结果掩盖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构成了教学泡沫现象。
  儿童的思维与成人不一样,是因为儿童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还十分有限。在观察科学现象、掌握科学规律的过程中,儿童能力提高的实际速度比成人以为的速度要慢。我国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学进度超过了儿童的理解能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自序第2节:学校教育的缺陷第3节:自我潜能的压抑第4节:生活选择的迷茫
第5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第6节:社会文化的误导(2)第7节:社会文化的误导(3)第8节:社会文化的误导(4)
第9节:社会文化的误导(5)第10节:社会文化的误导(6)第11节:社会文化的误导(7)第12节:社会文化的误导(8)
第13节:社会文化的误导(9)第14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0)第15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1)第16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2)
第17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3)第18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4)第19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5)第20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6)
第21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7)第22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8)第23节:社会文化的误导(19)第24节:自我潜能的压抑(1)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