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洪昭光健康飲食精華:吃好不吃藥   》 第16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6)      洪昭光 Hong Zhaoguang

  北京曾實施了一個健康促進項目,對七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進行幹預,對居民的行為危險因素進行逐月監測和教育,包括吸煙、酗酒、不合理膳食、久坐、缺乏體育鍛煉和身體超重等,範圍達2284個居委會、330萬人口。僅對其中9700多名高血壓患者的教育管理,一年就節約醫療費100多萬元,使其治療率提高到90%,血壓控製良好率達58%。如果全市200萬高血壓患者都能受到這種教育指導,預計每年可減少醫療費支出2億多元。
  美國的亞特蘭大在1999年11月,召開第72屆美國心髒學會年會。大會主席在開幕式上緻詞說:"等病人得病後找醫生,醫生能給予病人的幫助已經很有限了。即使治好了,病人也不能恢復到和病前完全一樣。"會上提出了這樣一個概念,那就是:不是坐着等病人發病後進行治療和二級預防,而是要主動找出具有危險因素的高危病人,認真進行一級預防,使他們不發病。
  其實,這個觀點,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有過闡述了。這就是名醫扁鵲的故事。
  魏文王問扁鵲,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
  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
  魏文王曰:"可得聞邪?"
  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傢;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於諸侯。"
  魏文王曰:"善。"
  這段話的意思是: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傢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說:"我大哥最好,其次是我二哥,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麽為什麽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大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衹有我們傢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衹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衹及於本鄉裏。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文王說:"你說得好極了。"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了一個道理:事後控製不如事中控製,事中控製不如事前控製。預防勝於治療,生命重於泰山。
  觀念一轉變,從治病轉變到預防上,對健康和預防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會過分的,因為一元的預防投入可以節約8.59元的醫療支出,還可以節省約一百元的終末期搶救費用,而且得病少了、生活質量高了,自己少受罪、節省醫藥費、還造福全社會。
  現在,對健康有四種不同心態的人,第一種人是聰明人,他們主動健康,投資健康,結果健康增值,一百二十;第二種是明白人,他們關註健康,儲蓄健康,結果健康保值,平安九十;第三種人是普通人,他們漠視健康,無動於衷,結果健康貶值,衹能帶病活到七八十人;第四種人是糊塗人,他們之中許多是白領精英,他們透支健康,提前得病,提前死亡,結果生命濃縮,五十六十。四種態度,四種結局;因為健康面前人人平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此外,還要有科學的理念加上身體力行,即"知,信,行"統一。簡單說來三個"平"字就可以概括:一是平常飯菜、一葷一素一菇,燕麥瓜果豆腐;二是平和心態,不爭不惱不怒,愛心寬容大度;三是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指心腦血管),天天早晚走路。此外,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健康生活的這四大基石也要好好把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緒論 吃出健康(1)第2節:緒論 吃出健康(2)第3節:緒論 吃出健康(3)
第4節:緒論 吃出健康(4)第5節:緒論 吃出健康(5)第6節:緒論 吃出健康(6)
第7節:緒論 吃出健康(7)第8節:緒論 吃出健康(8)第9節:緒論 吃出健康(9)
第10節:緒論 吃出健康(10)第11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第12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2)
第13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3)第14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4)第15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5)
第16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6)第17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7)第18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8)
第19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9)第20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0)第21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1)
第22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2)第23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3)第24節: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