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歌文集 》  歷代婉約詞選     》
第十六集
    
佚名 Yi Ming 
 點絳唇 (周 晉)
 午夢初回,捲簾盡放春愁去。
 長晝無伴,自對黃鵬語。
 絮影蘋香,春在無人處。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研①梨花雨。
 【作者簡介】
 周晉字叔明,號嘯齋。濟南(今屬山東)人。周密之父。宋理宗紹定四年宰富陽。
 他的詞錄於周密的《絶妙好詞》僅三首,皆清新自然,風調與孫惟信極相近,均係學少
 遊而少變其音吐者。
 【註釋】
 ①研:通“硯”。
 【評解】
 這首小令,抒寫惜春情緒,而能不落俗套。上片抒情。小樓人靜,午夢初回,珠簾
 高捲,盡放春愁。晝長無伴,獨對黃鸝。意境極為優美。下片從眼前景物,透露出惜春
 情緒。絮影蘋香,暫留春住。移舟尋春,新句未成,卻是“一研梨花雨”。結句藴含着
 無限情韻。全詞寫得清新別緻,委婉含蓄,辭語工麗,柔和自然。與秦少遊詞風相近。
 賀新郎 (蔣 捷)
 夢冷黃金屋①。嘆秦箏②、斜鴻陣裏③,素弦塵撲。
 化作嬌鶯飛歸去,猶認紗窗舊緑。
 正過雨、荊桃如菽④。
 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臺、涌起彈棋局⑤。
 消瘦影,嫌明燭。
 鴛樓碎瀉東西玉⑥。問芳蹤、何時再展,翠釵難卜⑦。
 待把宮眉橫雲樣⑧,描上生綃⑨畫幅。
 怕不是、新來妝束。
 彩扇紅牙今都在,恨無人、解聽開元麯CD。
 空掩袖,倚寒竹CE。
 【作者簡介】
 蔣捷字勝欲,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南宋度宗鹹淳十年進士。自號竹山。入元後
 隱居不仕。有《竹山詞》。他的詞在宋亡以後,充滿着沉痛的故國之思,特別是寫兵亂
 之後,傢破國亡、飄泊流浪的苦況,思想意義較為深刻。其詞音調諧暢,煉字精深,
 具風格。
 【註釋】
 ①黃金屋:指南宋臨安故宮。
 ②秦箏:古代樂器。
 ③斜鴻陣裏:指秦箏弦柱斜列如飛雁,所以說“斜鴻陣裏”。張先《生查子》詞:
 “雁柱十三弦,——春鶯語。”
 ④荊桃如菽:野桃長得象豆一樣。
 ⑤瓊臺:瓊玉砌成的臺,這裏指宮殿,代表南宋王朝。彈棋:古代博戲。漢武帝時
 已有。
 ⑥鴛樓:酒樓。 東西玉:指酒器。見《詞統》:“山𠔌詩:‘佳人鬥南北,美酒
 玉東西。’”註:酒器也。
 ⑦翠釵難卜:翠玉釵難以占卜伊人蹤跡。
 ⑧宮眉橫雲:雙眉如纖雲橫陳額前。
 ⑨生綃:薄紗。
 CD開元麯:盛唐歌麯。這裏藉指南宋盛時。開元:唐玄宗年號。
 CE倚寒竹:杜甫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評解】
 這首感舊詞,作者以隱喻手法,抒寫內心深沉的亡國之恨。上片寫夢回故國,嘆塵
 封秦箏,化嬌鶯歸去,猶認緑窗。
 感世局改移,此恨難平。惟有簾外疏雨,燈前瘦影。麯折地透露了亡國的哀痛。下
 片以鴛樓碎玉,芳蹤何在,暗喻國傢滅亡,並以無人解聽兩宋盛時的音樂為遺憾。如今
 彩扇紅牙雖在,而人事全非。傢國之痛,此恨綿綿。全詞麯折纏綿,凄涼哀怨。辭語精
 雅,餘味不盡。
 一剪梅 --- 再過吳江① (蔣 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②,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傢洗客袍?銀字箏調③,心字香燒④。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緑了芭蕉。
 【註釋】
 ①吳江:今江蘇縣名,在太湖之東。
 ②秋娘渡與泰娘橋:吳江兩津渡名。
 ③銀字箏:管樂器的一種。 調:弄。
 ④心字香:楊慎《詞品》:“所謂‘心字香’者,以香末縈篆成心字也。”
 【評解】
 此詞抒寫春舟鄉愁。上片着意抒寫客愁。風雨吳江,一片春愁。留滯津渡之間,無
 限飄泊之苦。欲藉酒消愁,而不可得。下片寫離情與鄉思。想到傢中,調箏焚香,春光
 無限。
 而今流光似水,又是一年。不知何時才能歸傢團聚。結句“紅了櫻桃,緑了芭蕉。”
 構思新巧,辭語工麗,為古今詞傢傳誦之名句。通篇洗煉縝密,流動自然。
 虞美人 --- 聽雨 (蔣 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①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②下,鬢已星星③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註釋】
 ①斷雁:離群孤雁。
 ②僧廬:僧房。
 ③星星:形容頭上白發。
 【評解】
 此詞通過聽雨,概括寫出作者少年、壯年、晚年三個時期不同的感受。生動地反映
 出年齡不同,聽到雨聲時的心情也不同。上片先寫少年不諳世事,歌樓聽雨,燭昏羅帳,
 盡情歡樂時的密意柔情;再寫壯年對世事的閱歷已深,客舟聽雨,斷雁西風,江闊雲低,
 開闊深沉的情懷。下片寫“而今聽雨”。作者晚年,歷盡滄桑,人生悲歡離合,入眼成
 空。寄寓僧房,聽階前雨聲,一無所動,任它“點滴到天明”。全詞麯折含蓄,意境深
 幽,耐人尋味。
 女冠子 --- 元夕 (蔣 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
 春花飛到,寶釵樓上①,一片笙簫,琉璃②光射,而今燈漫挂。
 不是暗塵明月③,那時元夜。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④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嚮天公藉⑤。
 剔殘紅灺⑥,但夢裏隱隱,鈿車羅帕⑦。
 吳箋銀粉砑⑧,待把舊傢⑨風景,寫成閑話。
 笑緑鬟CD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CE。
 【註釋】
 ①寶釵樓:本為鹹陽酒樓。這裏泛指酒樓。
 ②琉璃:指燈。周密《武林舊事》:“又有幽坊靜巷多設五色琉璃泡燈,更自雅潔。”
 ③暗塵明月:揚起的飛塵遮住了明月光輝。指車馬衆多。
 ④蛾兒:即鬧蛾,婦人所戴彩花。
 ⑤“再嚮天公藉”兩句:是說誰能再嚮天公藉來舊日的繁華呢?
 ⑥灺(xiè):同“灺”,燒殘燭灰。
 ⑦鈿車:華麗的車子。 羅帕:香羅手帕。
 ⑧吳箋:吳地出産的箋紙。 砑(yà):碾。銀粉砑:碾上銀粉,使之發光。
 ⑨舊傢:故國。
 CD緑鬟:黑發,形容年輕。
 CE夕陽西下:範周《寶鼎現》詠元夕詞,開頭幾句是:“夕陽西下,暮靄紅隘,香
 風羅綺。”這裏是說深夜聽鄰女唱宋時的元夕詞,凄楚之感涌上心頭。
 【評解】
 此詞詠元夕,抒發感慨。上片先寫當年元夕盛況。笙簫嘹亮,燈光明燦。再寫“而
 今”燈兒零亂,心懶意怯。不勝今昔之感。下片抒發作者的感慨。繁華已隨流水去,有
 誰能再嚮天公藉來?舊日風光,已成夢幻。衹待用吳箋銀粉,寫成“閑話”。聽到鄰女
 唱宋代的元夕詞,無限故國之思浮上心頭,令人不勝感慨。通篇藉景抒情,思緒纏綿,
 含藴無限。
 青玉案 (張 榘)
 [被檄①出郊題陳氏山居]
 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
 滿袖塵埃推不去。馬蹄霜濃,雞聲淡月,寂寂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誤②,十載重來慢如許。
 且盡清樽公莫舞。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
 【作者簡介】
 張榘字方叔,南宋潤州(今江蘇鎮江)人。有《蕓窗詞》一捲,見毛晉《宋六十傢
 詞》本。他的詞極清麗流轉,為歷來詞傢所稱賞。
 【註釋】
 ①檄:古代官方文書,多作徵召、曉喻等用。
 ②儒冠:儒生戴的帽子。唐代杜甫詩:“絝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後世泛指讀書人。
 【評解】
 此詞通過秋景的描寫,抒發作者十年仕宦的感慨。上片着重寫景。西風亂葉,黃花
 羞澀;塵埃滿袖,馬蹄霜重;雞聲淡月,村路寂寂。此景此情,能無感觸!下片着重抒
 情。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交集,儒冠誤身。
 眼兒媚 (洪咨夔)
 平沙芳草渡頭村,緑遍去年痕。
 遊絲上下,流鶯往來,無限銷魂①。
 綺窗深靜人歸晚,金鴨②水沉溫。
 海棠影下,子規③聲裏,立盡黃昏。
 【作者簡介】
 洪咨夔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浙江臨安)人。宋寧宗嘉定二年進士,纍官刑部
 尚書,翰林學士。端平三年卒,謚忠文,有《平齋詞》一捲,見毛氏《宋六十傢詞》本。
 他的詞以淡雅見長。
 【註釋】
 ①銷魂:為情所感,若魂魄離散。
 ②金鴨:金屬之鴨形香爐。唐戴叔倫《春怨》詩:“金鴨香消欲斷魂,梨花春雨掩
 重門”。
 ③子規:杜鵑鳥。
 【評解】
 此詞通過春景的描寫,透露出懷人之情。上片寫明媚春景。平沙芳草,又似去年,
 緑遍原野。眼前流鶯往來,令人無限銷魂。下片抒懷人之情。綺窗深靜,盼人速歸。海
 棠影下,子規聲裏,立盡黃昏。思念之情,纏綿真摯。全詞構思新巧,景色綺麗。柔媚
 含蓄,極有情緻。
 眉嫵 --- 新月 (王沂孫)
 漸新痕①懸柳,淡彩②穿花,依約破初暝③。
 便有團圓意,深深拜⑤,相逢誰在香徑。
 畫眉未穩,料素娥、猶帶離恨。
 最堪愛、一麯銀鈎⑥小,寶簾⑦挂秋冷。
 千古盈虧休問。嘆慢磨玉斧⑧,難補金鏡⑨。
 太液池CD猶在,凄涼處、何人重賦清景。
 故山夜永CE,試待他窺戶端正CF。
 看雲外山河,還老桂花舊影CG。
 【作者簡介】
 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又號中仙,又號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宋亡
 後,與周密、張炎等同結詞社。詞集名《碧山樂府》,又名《花外集》。他擅長詠物詞,
 其中寄寓着傢國之恨,以隱晦麯折的方式表達出來。如秋蟬哀鳴,充滿凄苦幽怨。
 【註釋】
 ①新痕:一彎新月。
 ②淡彩:淡淡的月色。
 ③依約:仿佛。 初暝:指天剛黑下來。
 ④團圓意:開始有團圓的跡象。
 ⑤深深拜:指拜月祝禱。李端《新月》詩:“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細語人不
 聞,北風吹裙帶。”
 ⑥一麯銀鈎:銀色簾鈎,指一彎新月。
 ⑦寶簾:這裏藉指夜幕。
 ⑧慢:同“謾”,徒然之意。 玉斧:相傳漢代吳剛學仙時有過失,罰他砍月中桂
 樹,樹隨砍隨合。(見《酉陽雜俎》)
 ⑨金鏡:指月亮。李賀《七夕》詩:“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斧。”
 CD太液池:本漢唐宮內池名,這裏泛指宋宮苑池沼。宋太祖時宰相盧多遜有《詠月》
 詩:“太液池頭月上時,晚風吹動萬年枝。何人玉匣開金鏡,露出清光些子兒。”
 CE故山:故國。 夜永:夜長。
 CF端正:形容月已正圓。韓愈《和崔捨人詠月二十韻》:“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
 溟。”
 CG雲外山河:《酉陽雜俎》說:“佛氏謂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
 還老桂花影:一作“還老盡、桂花影。”這兩句是說月圓時可以看到故國山河的全
 影和桂花的舊影。
 【評解】
 此詞詠物而有所寄托,發其弦外之音。上片刻畫新月,人月兼寫。新痕懸柳,淡彩
 穿花。由一彎預示團圓;從拜月暗示心願;以“畫眉”體現離恨;言“最愛”襯其美豔。
 下片對月抒懷。寶簾秋冷,新月難圓。千古盈虧,金鏡難補。寄寓金甌難整之意。月照
 山河,遺恨綿綿。通篇於吟風弄月中,透露出傢國之恨。猶如清風明月之夜,傳來幽怨
 凄惻之音。工麗淡雅,毫無生澀痕跡可尋。
 齊天樂 --- 蟬 (王沂孫)
 一襟餘恨宮魂斷①。年年翠陰庭樹。
 乍咽涼柯②,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
 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③。
 鏡暗妝殘④,為誰嬌鬢⑤尚如許。
 銅仙鉛淚⑥似洗,嘆移盤去遠,難貯零露。
 病翼驚秋,枯形閱世⑦,消得斜陽幾度。
 餘音更苦。甚⑧獨抱清商,頓成凄楚。
 漫⑨想薫風,柳絲千萬縷。
 【註釋】
 ①宮魂斷:傳說齊王後怨王而死,屍變為蟬,見馬縞《中華古今註》。蟬為宮中王
 後魂魄所化,故稱為宮魂。
 ②涼柯:初秋的樹枝。
 ③調柱:調弄樂器弦柱。
 ④鏡暗妝殘:這裏暗喻秋蟬。鏡暗:一作“鏡掩”。
 ⑤嬌鬢:指女子發鬢薄如蟬翼。
 ⑥銅仙鉛淚:指魏明帝拆遷托承露盤的銅人,銅人眼中流淚。鉛淚:淚流得象鉛水
 一樣,形容淚水很多。
 ⑦枯形閱世:枯敗的形骸還經歷着人世的滄桑。
 ⑧甚:正。
 ⑨漫:徒然。 薫風:南風。
 【評解】
 此詞明詠秋蟬,暗抒故國滄桑之感。上片以擬人手法,寫蟬鳴庭樹,深訴離愁。鏡
 暗妝殘,嬌鬢為誰!委婉麯折,亦蟬亦人。下片由蟬飲露水聯繫到銅仙鉛淚,暗示亡國
 之痛。如今病翼驚秋,枯形閱世,獨抱清商,餘音更苦。結尾回憶薫風吹拂,鳴於萬縷
 柳絲的盛時,不勝今昔之感。全詞凄涼哀婉,麯折含蓄,閑雅工麗。
 高陽臺 (王沂孫)
 [和周草窗①寄越中諸友韻]
 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②。
 小帖金泥③,不知春在誰傢。
 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④、水隔天遮。
 但凄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遊驄⑤古道,歸雁平沙。
 怎得銀箋⑥,殷勤與說年華。
 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⑦。
 更消他⑧,幾度東風,幾度飛花。
 【註釋】
 ①周草窗:即周密。
 ②玉管:玉製的管狀樂器。 春葭:春天初生的蘆葦。古時為了預測天氣,將葦蘆
 翳燒成灰,放在律管內,到了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內的灰就會自行飛出。(見《後漢書
 ·律歷志》)
 ③小帖金泥:唐代進士及第,以泥金書帖嚮傢中報登科之喜。(見《盧氏雜記》)
 ④個人:那個人。
 ⑤遊驄:指旅途上的馬。驄:泛指馬。
 ⑥銀箋:泛指精美的信箋。年華:時光。
 ⑦不見天涯:蘇軾《蝶戀花》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以上兩
 句,反用蘇軾詞意,是說處處生滿芳草,即使登高也望不見天邊。指春將殘而人不見。
 ⑧更消他:禁不起。這兩句是說春意闌珊,那裏還經得住東風頻吹,落花亂舞。
 【評解】
 此詞通過春景的描繪,抒寫對友人的懷念。上片寫初春景色,抒發懷友之情。庭院
 還餘殘雪,輕寒時襲簾幕,而春已來臨。一夜相思,衹餘窗前綺夢,那人卻遠在天涯。
 凄然四顧,但見滿樹梅花,滿地疏影。下片藉遊驄歸雁抒寫離愁。
 人在江南已為離愁所苦,又何況“遊驄古道,歸雁平沙”!春意闌珊,更那堪“
 度東風,幾度落花”。全詞情緻纏綿,含藴無限。
 醉落魄 (管 鑒)
 春陰漠漠①,海棠花底東風惡。
 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緑尊②細細共春酌,酒醒無奈愁如昨。
 殷勤待與東風約;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卻!
 【作者簡介】
 管鑒字明仲,宋竜泉(屬浙江)人,有《養拙堂詞》一捲,見《四印齋宋元三十一
 傢詞》。
 【註釋】
 ①漠漠:彌漫的樣子。唐韓愈詩:“漠漠輕陰晚自開。”
 ②緑尊:酒尊。
 【評解】
 這首小詞抒寫惜春情緒。上片從眼前景色寫起。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狂惡。
 詩人守定花枝,不放零落。表現了一片惜花護花心情。下片抒寫傷春情緒。緑尊共飲,
 酒醒還愁。說與東風,且莫吹花,不如吹將愁去。結語含藴無限,耐人尋思。全詞構思
 新穎,造語精巧,委婉含蓄,優美柔和。
 如夢令 (楊冠卿)
 滿院落花春寂,風緊一簾斜日。翠鈿曉寒輕,獨倚鞦韆無力。
 無力,無力,蹙①破遠山愁碧。
 【作者簡介】
 楊冠卿字夢錫,宋代江陵(屬湖北)人。有《客亭類稿》十五捲;
 詞集一捲,名《客亭樂府》,有《疆村叢書》本。
 【註釋】
 ①蹙:同“蹴”,踢,踏也。
 【評解】
 這首小令,描繪春景,抒寫春愁。暮春季節,風捲斜陽,落紅滿院,翠鈿輕寒,獨
 倚鞦韆。結句“蹙破遠山愁碧”,藴含無限情韻。通篇融情於景,藉景抒情。風格和婉,
 意境優美。
 謁金門 (汪 莘)
 簾漏滴,卻是春歸消息。
 帶雨牡丹無氣力,黃鸝愁雨濕。
 爭着洛陽春色,忘卻連天草碧。
 南浦①緑波雙槳急,沙頭人伫立。
 【作者簡介】
 汪莘字叔耕,休寧(今屬安徽)人。宋寧宗嘉定間曾叩閽上疏,不報。後築室柳溪,
 號方壺居士。有《方壺存稿》及《方壺詩餘》二捲,有《疆村叢書》本。他的詞極瀟灑
 明淨。
 【註釋】
 ①南浦:泛指面南的水邊。
 【評解】
 這首小令,抒寫暮春懷人之情。上片寫暮春景色。牡丹帶雨,黃鸝含愁,春將歸去。
 下片抒寫懷人之情。眼前春色,使人忘卻了連天草碧。南浦槳急,伫立沙頭,情思無限。
 本詞融情於景,情景交融。麯折含蓄,婉媚新倩,精巧工麗。確是一首美妙的短歌。
 行香子 (汪 莘)
 [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
 野店殘鼕。緑酒①春濃。念如今、此意誰同?
 溪光不盡,山翠無窮。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鬆。
 藍輿②乘興,薄暮疏鐘。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陣,曉枕雲峰。便擁漁簑,頂漁笠,作漁翁。
 【註釋】
 ①緑酒:美酒。因酒上浮緑色泡沫,故稱。
 ②籃輿:竹轎。
 【評解】
 此詞寫偕友鼕日山行的野趣逸興。小店暫歇,春酒一杯,沿途的溪山間不時夾帶着
 幾枝幽梅、幾竿孤竹、幾株蒼鬆,清曠疏朗之氣宜人。暮宿孤村,又逢寒風飄絮,夜雪
 撲窗。天明後帶上漁具,興致勃勃地去“獨釣寒江雪”,有胸中萬慮俱息之感。
 唐多令 (劉 過)
 [安遠樓①小集,侑觴②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於竜洲道人,為賦《唐多令》同柳
 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客,時八月十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係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③,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④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作者簡介】
 劉過字改之,號竜洲道人,宋吉州太和(江西泰和縣)人。曾經上書朝廷,陳述恢
 復中原的計劃,未被采用。放浪於江湖之間,曾為辛棄疾之座上客。他的詞,有些專學
 稼軒,而有些小令則多韻協語俊,婉轉多姿。有《竜洲集》、《竜洲詞》。
 【註釋】
 ①安遠樓:又名南樓,在武昌。 小集:小宴。
 ②侑觴:勸酒。歌板:執板奏歌。
 ③黃鶴磯:武昌西有黃鶴磯,上有黃鶴樓。
 ④渾是:全是。
 【評解】
 從詞前小序,知此詞是宴席上為歌女而作。描述重過南樓時的心情,且麯折含蓄地
 表達了對國傢破碎的憂鬱。上片寫重過南樓之所見所感。登樓遠眺,蘆葉滿目,流沙生
 寒。撫今追昔,時移事異,不勝感慨。下片抒發感慨。昔日遊樂地,故人今在否?欲邀
 二三知己,載酒同樂,卻是“舊江山渾是新愁”,而“終不似,少年遊”。意念深厚,
 耐人尋思。全詞深沉哀婉,吞吐麯折,含藴不盡。
 醉太平 (劉 過)
 情深意真,眉長鬢青。小樓明月調箏。寫春風數聲。
 思君憶君,魂牽夢縈①。翠綃②香煖雲屏。更那堪酒醒。
 【註釋】
 ①夢縈:夢魂縈繞。
 ②翠綃:緑色輕紗。 綃:生絲織成的絹。
 【評解】
 這首春日懷人的小令,上片描寫人物情態。青鬢修眉,態濃意遠;小樓調箏,明月
 滿窗;“春風數聲”,情韻無限。下片寫相思相憶之情。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翠綃香
 煖,那堪酒醒。全詞輕倩柔媚,麯折有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