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思考 》 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
殖民化浪潮的消退与文明分野的前景(1)
赵林 Zhao Lin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公元15—16世纪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就结束了,3000年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演变的这个宏大主题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主题开始出现,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新兴的西方工业文明与传统的农耕文明之间的对峙和冲突。在近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这种对峙和冲突以西方工业文明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其表现形态就是从18世纪开始的全球性殖民化浪潮。这个殖民化浪潮使得世界上所有的非西方地区都相继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并且在武力征服、经济渗透和文化引导的多重作用下,使这些传统文明地区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的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
到了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西方世界在经历了一两百年的殖民化或半殖民化的苦难历程之后,终于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当今时代,一方面,整个世界在经济上越来越走向全球化或一体化;另一方面,随着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发展,许多非西方国家迫切地感觉到文化重建的重要性,这样就必然会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下,导致一种文化多元化甚至文化保守主义的前景。特别是到了20世纪末期,随着苏东的解体、两大政治阵营对垒的结束和冷战时代的结束,在传统的四大文明地区,似乎又出现了一种重振固有的宗教—伦理价值系统的趋势。在20世纪,特别是在冷战时代,宗教—伦理价值系统之间的文化差异完全被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给掩盖住了,全世界的人民都是根据“姓资”还是“姓社”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区分来进行心理认同的。但是在冷战时代结束以后,两大政治阵营的对垒不复存在,人们也不再按照政治意识形态的区分来进行认同了,而是重新以传统的宗教—伦理价值系统作为心理认同的标准。非西方世界的人们纷纷转向了自己的文化根源,试图从中发掘出建设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如何把自己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化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放在所有非西方国家和地区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这个时代性问题,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两岸三地的人民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华夏子民,都是中国文化的传人。儒家伦理思想也一度出现了复兴的迹象。同样地,我们看到近两届的印度领导人也在大声疾呼,要用印度教的精神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印度。至于伊斯兰教世界,这种文化认同的强烈程度就更不用说了,许多穆斯林都对西方基督教徒有一种情感上的隔阂和冷漠,有些人甚至还怀有深切的仇恨心理。这样一种历史的夙怨,是未来世界可能发生文明冲突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在西方基督教世界中,近二十年来也出现了一种保守主义的潮流,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启蒙和世俗化过程之后,西方世界同样也表现出某种再神圣化的要求。以基督教信仰作为文化认同的根本纽带,似乎已经成为西方人的一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总而言之,随着政治意识形态对垒的结束和冷战时代的终结,当今世界上确实出现了几大传统宗教—伦理价值系统复苏的趋势。对于这种趋势,我不想做任何价值判断,不想评价它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只想强调,它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任何一个有现实责任感的人,都不应该忽视这个事实。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以传统宗教—伦理价值系统为主要纽带的文化认同,已经日益代替了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同。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使用“文明的冲突”这个词或许不太确切,因为它具有太明显的暴力隐患;但是如果我们使用“文明的分野”一词来取代“文明的冲突”,那么它似乎更准确地表达了21世纪的一个基本事实,因为“分野”是一个中性概念,它只是表示了一种彼此区别的客观状态。这种“文明的分野”,既可能导致不同文明之间的暴力冲突,同时也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一个人道主义的平台。因为只有在彼此承认对方文明存在的独立价值的前提下,在承认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真正平等的对话。否则的话,那就会像在全球殖民化过程中的对话一样,只是主人与仆人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的对话。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家讲坛 |
|
|
问题的由来 | 人类最初的亲代文明(1) | 人类最初的亲代文明(2) | 人类最初的亲代文明(3) | 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冲突(1) | 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冲突(2) | 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冲突(3) | 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冲突(4) | 英雄时代的文明格局(1) | 英雄时代的文明格局(2) | 英雄时代的文明格局(3) | 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二次大入侵 | 宗教时代的四大文明体系(1) | 宗教时代的四大文明体系(2) | 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第三次大入侵 | 殖民化浪潮的消退与文明分野的前景(1) | 殖民化浪潮的消退与文明分野的前景(2) | 殖民化浪潮的消退与文明分野的前景(3) | 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1) | 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2) | 希腊神谱的启示(1) | 希腊神谱的启示(2) | 希腊悲剧与命运主题(1) | 希腊悲剧与命运主题(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