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領導講話寶典:提升領導講話魅力的十大謀略   》 第16節:一、做好三種人(2)      苗發勇 Miao Fayong

  學會當好醫生,就是要從中醫診斷中獲得啓發,“望聞問切”可以瞭解病人的患病情況,那麽也可以用來瞭解人的思想感情。俗話說“看菜吃飯,看人說話”,“知己知彼”才能成功。瞭解聽衆心理的常用方法是望和問。人們常說的“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就是要從臉色中看出人內心是否滿意客人的來訪,其實,這就是望;問,則是說事先需要對聽衆調查采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就是講話前的問。具體地說,要註意把握以下幾點:
  1.分析特定條件下的背景特點。
  聽衆參會的動機以及情緒、背景,决定了他們的心理需求,領導者衹有審時度勢,作出正確分析和判斷,才能因勢利導,也才能使聽衆得到期望獲得的解答,使講話者找到順利的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相反,兩眼一閉,大嘴一張,誇誇其談,不僅使講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可能使聽衆産生逆反心理。當然,我們不能被動地迎合聽衆,而是要善於因勢利導,使聽衆的意識逐步達到理想的境界。
  2.分析特定人物的心理特點。
  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民族以及生活經歷等,都會産生不同的心理特點。有經驗的醫師會看表裏寒熱、不僅會看,而且還要會問。問過去問現在,才能真正做到“對癥下藥”。有經驗的領導者也會在講話前先認真把握聽衆內心狀況,為選擇講述材料提供了依據。所以,當知道面對的是孩子,就不會用對成人的口吻來講話,當知道自己面對的是農民時,會選用農民喜歡的語言。
  3.分析講話過程中的現場特點。
  聽衆在聽講話者講話時,對不同的內容,會産生不同的反映,並通過聲音、動作以及面部表情反映出來。有經驗的講話者會把握聽衆的這些情緒。就是要“看着人說話”。一旦看到聽衆情緒異常,或喜或悲,或笑或氣,都應盡在把握之中,從而及時對講話內容進行調整,直到聽衆情緒符合講話者的需要為止。這就要求學會講話中的“變”術,在講話過程中隨時捕捉聽衆心理的變化,把聽衆的情緒逐步推嚮高潮,達到臺上臺下共鳴的效果。
  同時,還必須把握兩點:
  首先,要擺正和聽衆的關係。講話者也是人民的一員,和聽衆在政治地位、人格上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衹是社會分工、社會義務有所不同,因此,講話者要以平等、謙和的姿態,既宣傳聽衆,又嚮聽衆學習。
  其次,要發揮“自己人效應”。就是講話者先申述一種與聽衆觀點相同的觀點,然後再說出自己想說的觀點,這就很容易被聽衆接受。它可以淡化甚至消除聽衆在一種觀點認同的喜悅中自動解除精神防綫。
  例文賞析
  普京蟬聯俄羅斯總統後,舉世註目。他當選後在想什麽,又將如何開始自己的工作?普京當選後嚮全國公民的緻詞及答記者問,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要。以下是2004年3月16日普京當選後嚮全國公民緻詞全文。
  首先,我非常樂意回答在座記者的提問,同時我也想嚮我國公民緻詞。我想感謝今天所有到俄羅斯總統選舉投票站並投票的人!
  我想感謝所有投在任總統、你們忠誠公僕票的人,感謝投其他候選人票的人。無論如何,即使你們的候選人未能當選總統,這個結果也很重要。這對我很重要,因為對現政權對我,這些信息是必要的,我們必須考慮得到選票政治傢的意見和觀點。不管有多少選民投他們票。這是其一。
  第二,我想感謝所有在大選中支持我的人,以及雖因某種原因沒有參加大選但對我抱有好感的人。現在可以說,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我非常感謝你們,因為這是最重要的支持與自信手段。多謝你們。
  我認為,作出這種選擇的人,支持的不僅是近年來我們國傢發生的積極變化、不大的但積極的好轉:我們保證國傢經濟近年穩定和高速增長、社會局勢穩定、國傢鞏固。我認為,不是這些簡單的成績,而你們忠誠的公僕、現任總統近年與你們工作時的情緒與獻身精神,贏得了支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1)第2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2)第3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3)
第4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4)第5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1)第6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2)
第7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3)第8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4)第9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5)
第10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1)第11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2)第12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3)
第13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4)第14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5)第15節:一、做好三種人(1)
第16節:一、做好三種人(2)第17節:一、做好三種人(3)第18節:一、做好三種人(4)
第19節:二、善用三件寶(1)第20節:二、善用三件寶(2)第21節:二、善用三件寶(3)
第22節:二、善用三件寶(4)第23節:二、善用三件寶(5)第24節:二、善用三件寶(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