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遊走於歐洲各國間:歐洲如一面鏡子 》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2)
郭瑩 Ying Guo
高瞻遠矚式的墨守成規
外人總喜歡評論英國人如何守舊,說老派的帝國子民們喜歡在往昔的時光裏浸泡自己,讓自己去撫摸那些發黃了的歲月,英國的一大政黨幹脆就叫保守黨。現今世界各國,在政治上、社會上、文化上,自古至今以不變應萬變者,大概衹有英國。英國人對於古老的政治模式、典章制度、習慣經驗,多少世紀以來恪守不渝。比如,世界上絶大多數國傢都有一部完整的憲法,但英國卻沒有一部治國的根本大法。一般稱英國憲法為“不成文憲法”,因為它都是由習慣發展而來的,是根據國傢一些重要的歷史性文件、社會習慣、法院判例和國會通過的一般法律文件來代替“國法”。這些重要的文件包括:1215年的自由大憲章,1679年的人身保護令,1689年的權利法案,1700年皇位確定法,1701年的殖民法和1911年的國會法等。
英國人的保守也有自成一統的特色,其他國傢的保守不過九斤老太式的抱殘守缺,但英國人的保守絶非像鴕鳥般地把頭埋在沙堆裏,而是具高瞻遠矚的胸襟。細觀察就會發現,英國人的行為雖未必事事開風氣之先,可也絶不被甩在風氣之後,常常是富有充分的前瞻性。比如典型的一例,傀儡君王之下的英王國,其政治重心不在國王也不在貴族,而在代表人民的平民院,且英國平民院在政治上的勢力,超過其他任何共和國傢的國會。於是,反對帝製贊同共和的筆者,曾詢問英國人為何仍舊擁戴一介統而不治、擺設性的王室?倫敦街頭曾有組織徵集民衆簽名,反對女王用公款修繕皇傢遊艇,為何從未見識有人登高一呼共和萬歲。連妖言惑衆著稱的海德公園民主角,其規矩居然是,言論自由之下衹有一條緊箍咒,即不得發表詆毀女王的厥詞。故,共和的潮流數百年來在世界各地所嚮披靡,唯獨在英國卻總是遭遇流年不利。對此,英國人的答復是:我們衹不過分擔點王室俸祿,且女王如今也成為納稅大戶了,供養王室的開銷比美國選總統的費用要便宜,有女王坐鎮,英國政治上的紛擾就少多了。看來,女王不時地在約翰牛(英格蘭人的綽號)面前,舞動大英王國的“米字”鬥牛紅布,這衹古董牛便可以振奮精神勇往直前了。顯然,憑女王胸懷穩定壓倒一切的魅力絶技,其麾下的王室、貴族、禦林軍們,便有繼往開來的擺設必要了。
英國開放式的墨守成規,還表現於城市建設上。開羅、羅馬和倫敦皆是文明古城,但倫敦與前兩者無論外觀還是實質上都截然不同。開羅、羅馬的古跡多數是石像和廢墟,與當今現實社會人鬼相隔,相較之下,倫敦的情形卻大有創意。倫敦是將所有古跡連同千年傳統,與今天社會的現實生活熔為一爐,使倫敦乃至整個英國古趣盎然的外表下,同時兼備現代化的一流設施享受,即所謂“整舊如舊”。倫敦街頭狄更斯時代的老店是著名觀光名勝,一些老掉牙的門面,二三百年來別說不曾換過祖宗的金字招牌,甚至店內的裝潢及陳設也拒絶與時俱進,但店老心不老的經營理念與模式卻領先於世界。倫敦還有一傢其貌不揚的Palladium戲院,歷經數世紀風雨的文物建築狹窄且破舊不堪,衹有幾百個座位,但在此演出者卻都是首屈一指的大牌藝術傢,如勞倫斯·奧利佛、費雯麗等。如此蹩腳的劇院能夠風雲數百年,衹因它是大英帝國先人遺留下來的最古老戲院,它衹要展現其“活着的”生命力,衹要這個簡陋的舞臺一日不倒,一日就是英國戲劇史光榮的浮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山東畫報出版社 |
|
|
歐洲如一面鏡子(1) | 歐洲如一面鏡子(2) | 歐洲如一面鏡子(3) | 歐洲如一面鏡子(4) | 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1) | 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2) | 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3) | 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4) | 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5) | 歐洲人南親北疏的做派(6) | 時間緊迫癥與時間散漫癥(1) | 時間緊迫癥與時間散漫癥(2) | 時間緊迫癥與時間散漫癥(3) | 時間緊迫癥與時間散漫癥(4) |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1) |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2) |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3) |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4) |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5) | 英國本身自成一個世界(6) | 希斯羅機場風雲錄(1) | 希斯羅機場風雲錄(2) | 希斯羅機場風雲錄(3) | 希斯羅機場風雲錄(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