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考古 》 跨世紀的問號:圖說秦始皇陵 》
第16節:最漫長的埋伏(圖)
朱岩 Zhu Yan
歷史應該記住這一天:公元1974年3月29日,一個載入考古學史册的日子,一個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龐大地下軍團,一支在地下埋伏了80萬個日日夜夜的潛伏部隊,就這樣在不經意間露出了它逼人的鋒芒!
西楊村打井挖出"瓦神廟"的消息,很快傳得沸沸揚揚,十裏八村的鄉親紛紛趕來看熱鬧,現場一時人聲鼎沸。聞訊而來的縣文化館幹部趙康民等人,已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批重要的文物資料,於是下令,果斷封閉了打井工地,將已出土的文物標本收集回館,進行修復整理。
不久以後,一則由新華社記者藺安穩撰寫的內參報道飛傳入京,立即引起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對此作出重要批示,責令國傢文物局和陝西省委"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護好這一重點文物。"
在國傢文物局和陝西省有關部門的統一協調下,一支由袁仲一先生為隊長的考古工作隊迅速組建並開赴現場。
考古工作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進行考古鑽探,以摸清遺跡現象的範圍和深度。
鑽探用的工具,學名叫做探鏟,俗稱"洛陽鏟",它是早年由洛陽的盜墓人發明的一種鑽探工具,如今與手鏟一起被改進為考古工作的代表性工具。"洛陽鏟"的鏟頭長約20釐米,直徑約3-5釐米,前端呈半圓筒狀,後接長柄,從地表嚮下垂直打孔,利用黃土特有的粘性從地下抽取柱狀土樣,通過對土質、土色、密度、包含物等方面的分析,幫助考古工作者在未經發掘前就能大致辨明地下遺跡的分佈情況。
開工伊始,就令所有的工作人員驚詫不已,因為這個埋有陶俑的坑居然"找不到邊",這也就意味着,該坑的範圍大得出乎人們意料。隨着人力資源的不斷增加,鑽探範圍一步步拓展,部分關鍵地點還進行了小面積的試掘,到第二年的6月,考古工作者在地面以下5米左右深處,探出了一個東西長200多米的大型俑坑!
鑽探結果乍一呈現,大傢並沒有歡呼雀躍,相反每個人眼中都流露出懷疑的神色:如此巨大的陪葬坑,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聞所未聞的,是不是鑽探過程中出現了什麽疏漏?
考古學是一門十分嚴謹的人文基礎科學,它所揭示的往往是初見天日的第一手原始資料,如果最初提供的原始資料出現重大偏差,不僅僅是怡笑大方的問題,而且對以後進行大規模發掘、興建遺址博物館、以及其他學科的進一步研究都會産生誤導。當時正處在文革後期,什麽事情都會往政治上靠,沒有人能夠承擔起如此嚴重的錯誤。
以後,經再三核查和復探,考古隊堅定了自己的信心,嚮陝西省文物局和國傢文物局提交了俑坑鑽探的資料成果。
接下來的變故竟然是誰也沒有料想到的,原計劃一周左右完成的任務,竟然一幹就是30多年,奇跡如同夢幻般發生。農民打井挖出的"瓦神爺",成了20世紀最轟動的考古大發現,也成了陝西省真正的"財神爺";昔日的亂石灘,變成了當今聞名世界的旅遊聖地。
1975年6月,經過近一年的考古鑽探和試掘,規模宏大的秦俑一號坑初露端倪。
這是一座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俑坑,深4.6-6.5米,面積達14000多平方米。當年展現在考古人員面前的,是一具具倒塌的身體,殘破的頭顱,斷裂的手臂。陪葬坑中這些士兵的雕塑,當初應該都是站立的姿勢,很明顯,它們曾經遭受過嚴重的破壞。於是,殘破的兵馬俑開始接受精心的修補,它們當初的面貌也開始逐漸恢復。當一個個陶俑重新站立起來後,他們當年的雄風讓整個世界都噤若寒蟬--在人們眼前,這是一支大小同真人一模一樣的隊伍,他們清一色的戰士裝束,身着鎧甲和戰袍,手握利刃,肅然列陣,眼望前方,正等待着衝鋒戰鼓的擂響。
<img name="" src="http://img1.qq.com/book/20060620/3682813.jpg"
(0052一號坑部分陶俑出土狀況。殘斷凌亂的俑身和紅燒土的痕跡,顯示兵馬俑曾經歷過大規模的人為擾動和烈火焚燒。這支深藏於地底的帝國之師,在歷史上曾經歷過什麽樣的浩劫?誰是焚毀秦俑坑的罪魁禍首?考古學家能給世人一個明確的答案嗎?)
同樣受到震驚的還有為他們修身整容的考古學家:在整個考古史上,還從來沒有發現過數量如此之多的陶俑。經清點,坑中埋藏的陶俑、陶馬達6000餘件,那是一支由步兵和戰車相間排列的大型軍陣,象徵着大秦帝國京師的衛戍部隊。令人驚嘆的是,當初村民猶疑不决並數次更換的井址,恰巧就打在俑坑的東南角,並且還有一半在俑坑外。倘若造化弄人,井口再嚮外移1至2米,我們也許就與這空前絶後的人類奇觀擦肩而過了!
1976年4月23日,在秦俑一號坑東側又發現了二號坑,面積約6000平方米,估計埋藏兵馬俑2000餘件,是一支由戰車、步兵、弩兵和騎兵組建的特混編隊。
同年5月11日,在一號坑西側又發現了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出土四馬戰車一輛,陶俑68件。從結構和佈局來看,這裏是統領一、二號兵馬俑的指揮中心,即古代文獻中所記載的"軍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東方定律 | 第2節:強國夢 | 第3節: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圖) | 第4節:千古一帝 | 第5節:匈奴對秦的威脅 | 第6節:嬴政巡遊 | 第7節:《阿房宮賦》 | 第8節:驪山兀兮雲飛揚(圖) | 第9節:始皇陵上的修造 | 第10節:地宮的結構及其秘藏 | 第11節:佈局之謎已經解開(圖) | 第12節:群星璀燦捧北辰 | 第13節:再現帝都輝煌 | 第14節:寢建築的恢宏氣度 | 第15節:兵馬俑坑和馬廄坑(圖) | 第16節:最漫長的埋伏(圖) | 第17節:陰謀在韓國悄悄上演(圖) | 第18節:秦俑一號坑(圖) | 第19節:強弓勁弩的重要地位 | 第20節:他們是一支戰車部隊 | 第21節:陪葬坑中的宮廷生活 | 第22節:京師廄苑馬廄坑 | 第23節:皇傢園囿珍禽異獸坑 | 第24節:豐富多彩的宮廷娛樂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