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移居臺灣的九大師 》
第16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5)
師永剛 Shi Yonggang
素書樓不大,興建時周邊是一片荒涼的墓地,雜草叢生,産權為陽明山管理局所有。為表達對大師的敬重,國民政府將素書樓無償全權交給錢穆夫婦打理。是以房捨由鬍美琦親自設計,樓內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主人多年心血照顧而來;步道兩旁的楓樹、房捨後方的竹子、四棵蒼勁的古鬆,更是素書樓知名的景觀。嚮來崇尚朱熹理學的錢穆,在素書樓藏有一座朱熹的木刻像,又將朱熹所言"靜神養氣","立修齊志、讀聖賢書"寫成對聯,張貼樓中。
錢穆在"素書樓"展開講學著述,除散步運動外,每天看書、寫稿、講學,無一刻閑暇。《中華文化十二講》、《孔子與論語》、《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等經典著作都在素書樓完成。
錢穆在素書樓講史、談經、作育英才,老人傢一口無錫官話,神采飛揚,從不帶課本,客廳為講堂,正式修課的研究生依慣例坐在錢穆身旁的圓桌,旁聽者自行覓座。講課固定每周一下午四時至六時,但總是提前半小時開講,延後結束,座無虛席,成為臺北重要的文史沙竜。
素書樓講學期間,錢穆常常煙斗在手,觸類旁通。有人在"素書樓"聽課,一聽就是二十多年,前後五、六代學子同堂,接受國學大師親炙。錢穆常以是否常讀書訓誡子弟,要求後進留意厚積而薄發的道理,不要年輕時輕易發表作品,到了年長學問貫通後纔後悔。
知名史學家嚴耕望回憶,錢穆教導學生立志宏大,拿出氣魄與意志,做個領導社會、移風易俗的大師;否則學術局限一隅,縱使當代是第一流學者,回歸歷史之後,仍是第二流學者。他說,五四一代的學者迅速成名,學術卻談不上;清華一代的學者有成績,卻太早當上教授,過舒適日子,談不上大成就,反不及以一生精力做一本書,才能切實與不朽。
數度到港探親 與子女親屬團聚
好棋、好簫、好抽煙、好甜食,但"好詩而不能詩"的錢穆,在素書樓度過一段平靜而豐富的歲月。自十歲養成的煙癮無法戒絶,身體尚硬朗,唯獨在新亞任教時期越發嚴重的胃潰瘍毛病睏擾他,1977年鼕季,錢穆胃病發作,幾乎不治。
1978年,睏擾他十餘年的黃斑變性癥眼疾劇烈發作,無法正常視物看書,前後開了三次刀,還必須靜養半年等待視力恢復,卻沒有大成效;加上胃疾轉劇,因此錢穆興起口述錄音寫作自傳的念頭。
是以視力受損後,在鬍美琦協助下,錢穆仍先後出版《歷史與文化論叢》、《從中國歷史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中國哲學史》、《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宋代理學三書隨達札》等著作。
1979 年8月,錢穆偕夫人赴港,參加新亞書院創校三十周年紀念,新亞正式成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錢穆除重新赴港講學,也將所着《朱子新學案》原稿贈送中大的錢穆圖書館,實現了離開新亞時的承諾。
1980 年夏,錢穆再赴港,與留在中國大陸的兒子錢拙、錢行、錢遜和幼女錢輝(晦)歡聚一周。錢穆相當自責對子女沒盡到責任,對於幼女因他的緣故受委屈,格外感到愧疚。
未料這次團圓後一年半,長子錢拙即因淋巴癌去世,錢穆回臺後又面臨外界質疑他是否已返回大陸探親。
1981年藉着侄子錢偉長與長女、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到香港學術演講的機會,在新亞書院院長金耀基的安排下,年過八十的錢穆再度赴港探親。見到數十年未見的長侄、長女,一起在中文大學宿舍共度天倫兩周,讓錢穆相當激動。對於幾名子女經歷的艱苦,他勉勵錢易,"吃些苦沒什麽","衹希望能做好一個中國人,用功讀書做學問"。
錢穆格外記挂錢偉長,據錢穆回憶,這位曾任清大副校長的侄子,是他母親在子孫輩中特別細心教養的,錢偉長的父親更是他畢生敬仰的長兄。因此當年在蘇州教授國文時,傢中人丁凋零,長兄又辭世,錢穆特地把讀高中的錢偉長帶在身邊念書。
錢偉長的名字還是錢穆取的,襲自晉代建安七子徐幹的字"偉長",希望他見賢思齊。錢穆年輕時與錢偉長同在燈下讀書,錢穆母親一旁縫紉伴讀,更是錢穆老年相當紀懷的一個畫面。叔侄兩人情誼深厚,卻數十年無法相見,又聽聞錢偉長曾被戴上右派的帽子,讓錢穆相當挂念,此番探親終於瞭瞭個大心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 1949年後的背影 | 第2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1) | 第3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2) | 第4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3) | 第5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4) | 第6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5) | 第7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6) | 第8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7) | 第9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8) | 第10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9) | 第11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10) | 第12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1) | 第13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2) | 第14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3) | 第15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4) | 第16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5) | 第17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6) | 第18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7) | 第19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8) | 第20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9) | 第21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1) | 第22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2) | 第23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3) | 第24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