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周星驰外传   》 第16节:第二章 喜剧之初(7)(图)      Dou Xinping

  周星驰听到王晶的一席话,忽然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听到王晶再问自己,急忙回答道:“当然有信心!”
  周星驰略一沉思,然后又问王晶:“那么,您觉得如今这部《赌侠》该做怎样的定位呢?”
  周星驰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事实上却是一个直击本质的问题。其实,这也是王晶在筹拍新片《赌侠》时,一直萦绕在心头的一个疑问。在这之前,以“赌”为题材的电影并不占少数,但最为成功的,当属《赌圣》和《赌神》两部。电影《赌圣》中,周星驰第一次突显了他所特有的无厘头表演风格;而电影《赌神》的导演则就是王晶本人,它成功的优势就是利用了剧情的曲折以及人们对的赌坛传奇人物的新奇感。那么,如今的《赌侠》则可以称为是对《赌圣》和《赌神》品牌的“发扬光大”,取二者之长,令观众得到更为丰富的感官享受。
  那一天,周星驰与导演王晶一直聊到很晚,他们碰撞出很多火花,也设计了很多可以使用在这部影片当中的噱头,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迎合观众的口味,拍摄出一部为观众喜欢的新赌片。
  电影《赌侠》开拍的时候,已经是香港深秋的季节。
  周星驰乘坐的的士在香港著名的邵氏影城门前停了下来。 对于这座地处九龙清水湾的著名“电影城”,周星驰熟知它的今天与昨天。1959年,邵逸夫先生刚从新加坡来到香港之后不久,就以超人的胆识与魄力,花巨款在九龙清水湾买下了一片荒凉的草场,并挂出了一块招牌:“邵氏兄弟有限影业公司”。在当时,没有谁能相信其貌不扬的邵逸夫会在清水湾这个地方,能兴建起一座现代化的“电影城”,也无人肯信在香港电影公司都不很景气的年代,邵逸夫会创出什么令世人惊讶的事业。但是,邵逸夫依然执着地按照他自己所描绘的蓝图行事。就这样,当年一大片荒草萋萋的废墟,已经在今天矗立起现代化电影基地所必配的电影制片大楼、摄影棚、隔音片厂、混录车间、置景场棚、服装道具室、冲洗拷贝车间、放映室与行政大楼等。邵氏影城也便成为了很多电影人拍摄影片的良好场地,如今《赌侠》就在影城中的一个摄影棚内进行着紧张的拍摄。
  除周星驰之外,电影《赌侠》汇聚了刘德华、张敏两位明星,而且,吴孟达继续在片中扮演周星驰的搭档。
  周星驰依旧发挥着无厘头的表演风格,更在拍片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所以,无厘头的表演在如今的《赌侠》中已经超过了之前的《赌圣》。其中,周星驰一段满嘴面条的扮相,和在赌船上周星驰满脸唇印横着闯出房门的情节,就是在现场拍摄的工作人员看到都忍不住发笑,公映之后的效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无论是导演、制片公司,还是周星驰本人,都对这部影片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为了使周星驰有个全新的银幕形象,也为了使影片有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电影《赌侠》的出品公司永盛电影公司决定力捧影片的主演周星驰。于是,就在影片紧锣密鼓进行拍摄的时候,永盛电影公司方面已经开始了影片推广的细节工作,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要为周星驰找到一个符合其表演特点的配音员,担任周星驰影片中角色的配音工作。
  但是,找到一个可以为周星驰配音的合适人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主要因为周星驰无厘头的表演风格有着独特的个性风貌,常规的配音并不能表现出周星驰的银幕特质,所以,当永盛电影公司决定通过力捧周星驰达到推广影片目的的时候,这个配音员的人选则越发显得难以找到了。
  永盛电影公司在香港接触了很多配音领域的著名配音员,最终都以失望告终。此时,永盛电影公司不得不把眼光向外拓展,开始与内地及台湾的配音员进行接洽。于是,终于有人闯入了视野。
  这个人名叫石兆采,艺名石班瑜。1985年开始进入配音界,年龄比周星驰略大。
  当石班瑜走进录音棚的时候,永盛电影公司的负责人早已经在里面等他。这位负责人仔仔细细地打量着面前的石班瑜,只见在他红润的脸庞上,留着稀疏的山羊胡须,眼睛不大,却十分传神。看他的样子,想象不出他的声音会与周星驰有某种程度的融合。但永盛电影公司的负责人还是按照事先的安排坐在了配音间里,准备听一下石班瑜的声音。
  石班瑜并没有因为有人在一旁观看而感到丝毫的紧张,一进入配音间,仿佛就进入了他的世界。他时而说,时而笑,时而快,时而慢……此时,配音间外正聆听石班瑜声音的那位永盛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却倏地眼前一亮。石班瑜不入主流的声音一传入他的耳朵,他立即就想到了周星驰。的确,石班瑜的声音很尖,并不纯正,如果单纯从配音角度考虑,他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配音演员的胚子,但一想象周星驰那或夸张、或离奇的无厘头表演风格,不正与石班瑜的这种不入主流相和谐吗?
  就这样,由石班瑜担任周星驰在电影《赌侠》中的配音演员,被这位永盛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当场拍板定夺下来。
  1990年底,电影《赌侠》在香港各大影院上映。一时间,香港观众中间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周星驰热”。《赌侠》最终取得了4034万港元的票房收入,虽略微逊色于年初的影片《赌圣》,但这样的票房已经是香港影坛的成功业绩,一举成为了1990年的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二名。通过《赌侠》,周星驰取得的最大收获,是香港电影观众已经接受了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新华出版社
第1节:迎接12月23日的辉煌(1)第2节:迎接12月23日的辉煌(2)第3节:迎接12月23日的辉煌(3)
第4节:第一章 初涉影坛(1)(图)第5节:第一章 初涉影坛(2)第6节:第一章 初涉影坛(3)
第7节:第一章 初涉影坛(4)(图)第8节:第一章 初涉影坛(5)第9节:第一章 初涉影坛(6)
第10节:第二章 喜剧之初(1)(图)第11节:第二章 喜剧之初(2)第12节:第二章 喜剧之初(3)
第13节:第二章 喜剧之初(4)(图)第14节:第二章 喜剧之初(5)第15节:第二章 喜剧之初(6)
第16节:第二章 喜剧之初(7)(图)第17节:第三章 求索路上(1)第18节:第三章 求索路上(2)(图)
第19节:第三章 求索路上(3)第20节:第三章 求索路上(4)(图)第21节:第三章 求索路上(5)
第22节:第三章 求索路上(6)第23节:第三章 求索路上(7)第24节:第三章 求索路上(8)(图)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