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經濟危機,你準備好了嗎?:大蕭條時代   》 第16節:百日新政(2)      狄剋遜·韋剋特 Dixon Wecter

  第一個全面崩潰的清晰徵兆早在1932年10月31日就出現了,當時,內華達州的副州長宣佈,銀行業休假12天,以輓救一連串的本地銀行。在鼕天的晚些時候,事情很快就達到了頂點。1933年2月4日,路易斯安那州開始了銀行實際上的暫停營業。10天之後,密歇根州州長宣佈給銀行業一個類似的喘息機會,到3月初,阿拉巴馬、加利福尼亞、愛達荷、肯塔基、密西西比和田納西等州紛紛步其後塵。儲蓄銀行,在享受大蕭條早期階段的非凡聲望之後,如今也承受了破壞性的逃離。一傢接一傢機構到紐約的貨幣市場上尋求它的平衡。3月4日星期六,總統就職日的一大早,赫伯特?H. 萊曼州長關閉了紐約的銀行,其他的地方很快也屈服了。在大廈將傾的緊要關頭,三年來一直在勇猛地(即便有時候是笨拙地)跟這場危機作鬥爭的鬍佛總統,眼睜睜地看着國傢銀行體係在他即將離開白宮的最後時刻,呼啦啦分崩離析,在他的耳畔回蕩着崩潰的轟鳴。
  這周周末,以及接下來的一周,人們目睹了前所未有的景象。出席總統就職典禮的來賓們陷入了沒有現金的睏境。在????湖城,摩門教徒們準備發行可在本地流通、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的紙幣。在帕薩迪納,一傢豪華酒店為身無分文的顧客印刷了一種臨時憑證。在底特律,一位富有的市民跑遍全城也找不開一張10美元的紙鈔,最後纔從一位蘋果小販那裏得到了一枚鎳幣給他妻子打電話。郵票,電話代幣,墨西哥元和加拿大元,以及藉據,都成了流通媒介。每個人都在同一條船上,空空如也的口袋再也不招人嫉妒了;友善和輕鬆絶望的氣氛普遍盛行。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新當選的總統身上,當時流傳着一個故事,說他很可能是美國的最後一任總統。在邁阿密,就在他走馬上任的兩周之前,他險些沒有躲過一位暗殺者的子彈,結果,這顆子彈讓芝加哥市長安東?J. 塞馬剋送了命。這個國傢如今感覺到,自己的命運就倚靠在富蘭剋林?羅斯福的肩頭,他面對死亡時的鎮定和勇敢讓人們恢復了信心。3月4日,在一種幾乎令人顫抖的緊張氣氛中,十萬觀衆擠滿了國會大廈東面正前方的40英畝草坪和人行道,還有數百萬的人則聚集在他們的收音機旁。鬍佛嚴肅而沮喪的面容,看上去與他的繼任者充滿活力的自信形成鮮明對照。羅斯福站在寒風之中,沒戴帽子,也沒穿外套大衣,以堅定的聲音和幾乎是挑戰性的姿態,發表了20分鐘的演說。
  他開頭便是一句:“這是國傢授受聖職的日子。”接下來補充道:“這些黑暗的日子,如果教會了我們懂得:我們真正的命運不是要被別人照顧,而是要照顧我們自己,照顧我們的同胞,那麽,我們為此而付出的全部代價都是值得的。”關於國內的現況,他說到了要“像對待戰爭的緊急情況那樣”對待失業,要幫助把家庭從破産中輓救出來,把農民從破産中輓救出來。“這個國傢要求行動,現在就行動。”他關於外交事務所說的話,以及他的“睦鄰政策”,在後來的歲月裏經常被人們想起,但在當時,大多數美國人最留意傾聽的,多半是羅斯福關於銀行體係的意見,是他所提出的要求:“要終結用別人的錢去投機,……要準備足夠而堅實的貨幣。”他宣佈:“貨幣兌換商們已經從我們的文明神殿裏的寶座上逃走了。我們如今可以把這座神殿恢復到遠古時代的原貌。而恢復的措施,就在於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賦予社會價值以比純粹的金錢利益更高貴的地位。” 當他進入他的敞篷車返回白宮的時候,羅斯福以拳擊場上的方式在頭頂的上方有力地揮舞着他的雙手,以此回應人們的歡呼。對很多美國人來說,這仿佛就是已經終於實現的勝利一樣。抗擊大蕭條的戰鬥已從防守轉變為進攻。無論什麽時候,衹要鬍佛說出樂觀的話,就會有人指控他:那衹不過是願望或自滿。當他最終承認了情況的嚴重性的時候,他便成了“著名的悲觀主義者,决不會被人放過”。幾年之後,《搖擺的天皇》中還在對此諷刺挖苦。但是,一位從前任那裏繼承了國傢災難的領袖——羅斯福在1933年的美國,就像丘吉爾在1940年的英國一樣——能夠大膽地面對眼下的局勢,面對它所有的黑暗、匱乏而無需為自己辯解,鼓起公衆的勇氣和令人振奮的犧牲精神,以徵服一場給他帶來授權的危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第1節:從富足到寒酸(1)第2節:從富足到寒酸(2)第3節:從富足到寒酸(3)第4節:從富足到寒酸(4)
第5節:從富足到寒酸(5)第6節:從富足到寒酸(6)第7節:從富足到寒酸(7)第8節:從富足到寒酸(8)
第9節:從富足到寒酸(9)第10節:新的生活設計(1)第11節:新的生活設計(2)第12節:新的生活設計(3)
第13節:新的生活設計(4)第14節:新的生活設計(5)第15節:百日新政(1)第16節:百日新政(2)
第17節:百日新政(3)第18節:百日新政(4)第19節:百日新政(5)第20節:百日新政(6)
第21節:百日新政(7)第22節:百日新政(8)第23節:公民及其政府(1)第24節:公民及其政府(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