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中外建築的文化脈絡:追逐建築   》 西方的誘惑(6)      劉元舉 Liu Yuanju

  對了,我還沒有交待這位流浪詩人的名字。他叫戴復東,係同濟大學建築係的教授。他是愛國將領戴安蘭的兒子。他以六十歲高齡到美國考察建築。他皮膚黝黑,眼眶有些隆起,個子矮小,猛眼看上去他有點像支那人。他在美國巨大的高層建築中穿行出沒時,顯得十分渺小。但是,他卻以超人的精神和毅力進行着他的考察。他常常會受到來自黑人的威脅。或被搶了照相機,或者險些被搶了錢,最危險的一次是在一個夜晚。白天他在城市的樓群中穿行得特別疲倦,到了晚上他來到汽車站,他原以為很快就會趕上一趟車。可是,他走進這個候車室一看,空空蕩蕩,沒有一個人在此等車。他一看時刻表,壞了,已經沒有車了。就是說他得在這個票房子裏蹲上一夜,第二天一早才能有車。沒有任何辦法,衹好找個椅子坐下,眼皮沉得很,不知什麽時候,他突然驚醒了。睜開眼一看,他就意識到要出事了。原來,他看到了兩個膀大腰圓的黑人咬着白光閃閃的牙齒朝他逼近了。夜深人靜,沒有任何人的候車室因為這兩個黑人的到來陡增了恐怖氣氛。戴復東急中生智,他站起身,拉開架子,打起了太極拳。那兩個行為不軌的黑人見他拉開架子打拳,愣住了。他們一定知道中國武術的厲害。
  戴復東一招一式地比劃着,用眼角瞄着他們。他心裏非常緊張。他見這兩個黑人立在那裏不肯走開,就知道危險沒有解除。但是,他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辦纔好。後來,這兩個傢夥見戴先生也沒有什麽新的招數就又逼過來。戴先生知道要是硬拼無論如何是要吃虧的,情急之中,他突然决定往那個樓梯上跑。他氣喘籲籲地跑上了樓梯,那兩個黑傢夥也尾隨而上。多虧他敲開了一間房門,衝進去對一位工作人員說有兩個黑人威脅到他的安全了。當那個工作人員出門看時,卻見那兩個黑人沒事一樣晃晃悠悠地走去了。戴先生長舒了一口氣,但他不敢馬上走出這間屋子,他在這個時候纔真正感覺到疲勞像大山一樣朝他重重地壓過來了……
  他在美國期間不僅有了關於建築的感受,他更重要得是有了生命的體驗,這使他的考察較之一般的建築師要深刻得多。
  中國的建築師們紛紛步出國門,到充滿誘惑的西方世界去尋找建築的真諦。大批建築師涌嚮了美國,如果說第一代建築師梁思成他們去往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第一次浪潮的話,那麽,九十年代的這批建築師去往美國就是第二次浪潮,作為第二次浪潮無論規模還是氣勢都要比第一次大得多。這批人當中年令不等,有的學成回來,有的至今還留在了美國。比如建築師張開濟的兒子張永和就是屬於比較年輕的一茬兒,他的父親張開濟算作第二代建築師,張永和大概就應該算作第三代或者第四代建築師吧?他們留在國外是想幹出一番業跡的。他們可能成為貝聿銘嗎?
  從西方回來的建築師都學到了什麽呢?學到了使用鋼和玻璃幕材料,學到了設計高層建築,他們幾乎都在抄襲或摹仿西方的建築,他們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了,巴不得幹一些更大更氣派的建築。好在中國趕上了一個建築的時代,到處都在建設,任何一個城市都在破土動工,都有建築師的用武之地。這也是對建築師的一個考驗。看看他們到底從西方世界學來了什麽真東西,這些東西與我們自己的國傢和城市到底有多少關係。
  法國建築界的一位資深專傢到北京時,帶二個學生。中國建築設計院讓專傢看了他們這幾年搞的三個作品,他們自己認為這是幾個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國際飯店、圖書館、山東麯阜的闕裏賓捨。法國專傢一眼就看好了闕裏賓捨,他說闕裏賓捨是中國自己的風格,有文化有特色,他說他很喜歡。中國人隨後又問他國際飯店咋樣,法國專傢看了一會兒說,也還不錯。但是,馬上他又加了一句:“不過,蓋在法國也可以嘛!”說完,他就哈哈笑起來。再問他北京圖書館怎樣?他卻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對一棟建築不發表任何意見其實就是已經發表了意見。就像看完一部書不發表什麽見解,保持沉默,這本身就說明對這本書的態度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目錄尋找建築文脈(1)尋找建築文脈(2)
尋找建築文脈(3)尋找建築文脈(4)尋找建築文脈(5)
尋找建築文脈(6)尋找建築文脈(7)尋找建築文脈(8)
尋找建築文脈(9)西方的誘惑(1)西方的誘惑(2)
西方的誘惑(3)西方的誘惑(4)西方的誘惑(5)
西方的誘惑(6)西方的誘惑(7)西方的誘惑(8)
廣州有個佘俊南張錦秋之於西安(1)張錦秋之於西安(2)
建築學巨擘陳植(1)建築學巨擘陳植(2)建築學巨擘陳植(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