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讀論語心得全集   》 第16節:論語心得(16)      劉廣宇 Liu Anyu

  在不少有層次的人看來,中國人生活的最高典型應屬中庸的生活。林語堂先生在《誰最會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國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擺脫過於煩惱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責任,實行一種中庸式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哲學。林語堂先生說:“我相信主張無憂無慮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學,一定要叫我們擺脫過於煩惱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責任。一個徹底的道傢主義者理應隱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漁父的生活,無憂無慮,簡單樸實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漁父一般去做緑水之王。不過要叫我們完全逃避人類社會的那種哲學,終究是拙劣的。此外還有一種比這自然主義更偉大的哲學,就是人性主義的哲學。所以,中國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的人。”
  應該說,在與人類生活問題有關的古今哲學中,還不曾發現過一個比這種學說更深奧的真理,這種學說,就是指一種介於兩個極端之間的那一種有條不紊的生活。這種中庸精神,在動作與靜止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應屬一半有名,一半無名;懶惰中帶有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於窮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於富到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稱心如意地資助朋友;鋼琴也會彈,可是不十分高明,衹可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的用處還是給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點,可是衹夠擺滿屋子的壁爐;書也讀讀,可是不能用功;學識頗廣博,可是不成為任何專傢……總而言之,這種生活當為中國人所發現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自以為聰明卻好走極端,走偏鋒,不知適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羅網而自己卻還不知道。鑽牛角尖,行為怪誕,這些出風頭、走極端欺世盜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規範,自然是人所不齒的。
  知道適可而止的好處,知道選擇中庸之道作為立身處世原則的意義還不夠。好勝心難以滿足,欲壑難填,結果是越走越遠,不知不覺間又放棄了適可而止的初衷,背離了中庸之道。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
  凡事不走偏鋒,不走極端,這就是“中庸”的原則,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說來簡單,實際上我們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的言行舉止往往失之偏頗。過於追求物質,或者過於理想主義,都一樣,過猶不及。曾經年少輕狂,憤世嫉俗,難免言行偏激。如今學會用平常心對待一切,心平氣和地解决問題。曾經悲觀失望,想人生在世,難免風流雲散。如今接受生老病死是自然過程,以自然心對待自然。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會一昧悲觀,也不會盲目樂觀,從容地面對生活。對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計較平常得失榮辱。我們或許做不成大事業,衹能從平凡的實在中討生活。可是衹要把這些實在的小事做好了,於實在中獲得小小的樂趣,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講中庸之道的人,在處理一般人際關係中,應該要講厚道,註意與人為善,以誠、以寬、以禮待人。要具有不計較個人得失恩怨的廣阔胸懷,能夠容納各種不同意見,團结甚至是反對自己的人,共同把事情辦好。講中庸之道的人,决不偏聽偏信,在處理問題時,總要註意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然後經過分析研究,做出正確的處理。因而講中庸,也是講民主。講中庸,不是搞折衷,放棄原則。因為中庸之道即是“正道”、“定理”,也就是原則,而正道衹有一條,定理衹有一個。講正道、講定理、講原則,就是要辨黑白,論是非。不能把事物的各方面“折衷”起來,超然於是非之外,混跡於黑白之間。中與和結合起來,便經常地永恆地維持統一、一致、均衡的局面,社會就能夠繁榮,天下就能夠太平。
  變通比執着更重要
  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封建經濟發展較早,而且實行了一些改革,成為當時最富強的諸侯國傢。與齊國相比,魯國封建經濟發展比較緩慢,但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保存得比較完備,所以孔子說,齊國改變就達到魯國的樣子,而魯國再一改變,就達到了先王之道。這裏孔子就是說變是社會進步的催化劑,他強調了變化、變通和變革對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論語心得(1)第2節:論語心得(2)第3節:論語心得(3)第4節:論語心得(4)
第5節:論語心得(5)第6節:論語心得(6)第7節:論語心得(7)第8節:論語心得(8)
第9節:論語心得(9)第10節:論語心得(10)第11節:論語心得(11)第12節:論語心得(12)
第13節:論語心得(13)第14節:論語心得(14)第15節:論語心得(15)第16節:論語心得(16)
第17節:論語心得(17)第18節:論語心得(18)第19節:論語心得(19)第20節:論語心得(20)
第21節:論語心得(21)第22節:論語心得(22)第23節:論語心得(23)第24節:論語心得(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