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玄奘西遊記   》 第16節:偷渡國境(1)      錢文忠 Qian Wenzhong

  第五講 偷渡國境
  玄奘雖然為瓜州官員李昌所救,但必須馬上西行,否則仍有被緝捕的危險。此時玄奘的馬死了,兩位陪行的僧人也離開了,孤身一人的玄奘衹能到一座廟裏去求佛保佑,而這一求,竟遭逢到一段離奇的際遇。
  玄奘在瓜州被李昌救下,不便久留,又前途未卜,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出於僧人的精神信仰,他便來到當地的一座寺廟,在彌勒佛的像前祈請,希望彌勒佛能夠幫他解除苦難。彌勒佛大傢都知道,我們現在漢譯的“彌勒”二字,其實是來自於一種歐洲語言,這種語言在歐洲早就沒有了,但在中國的新疆卻有考古出土,而彌勒本是一個梵文字,玄奘到印度留學後發現許多漢譯的佛學詞彙都存在一定問題,因此他把彌勒翻譯為“梅但利耶”。
  事有湊巧——而這裏所說的巧合,在歷史典籍上都有確鑿的記載,並非如《西遊記》般多為想象的産物——玄奘祈求彌勒佛的時候,廟裏面有個鬍僧,名叫達磨(這也是一個梵文詞,直譯為漢語就是“真理”)。這達磨在前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長得非常白淨的漢族僧人,騎在一朵蓮花上翩然西去。
  所謂“鬍僧”,其實就是異域僧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帶“鬍”字的物品,多為外來之物,例如鬍蘿蔔、鬍瓜、鬍琴等等。漢族人最早是盤腿席地而坐,好像今天的日本人和韓國人,直到鬍床(即摺叠椅)出現,漢族人才把兩腿搭拉下來,像現在這樣坐在椅子上。包括被我們現在認為是“國粹”的京戲,它所用到的鬍琴也是外來的樂器,是一種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晶和體現。我的老師是季羨林先生,季羨林先生的老師陳寅恪先生曾經專門寫過一篇非常有名的學術文章,講狐臭。狐臭中醫原來叫它“腋氣”,就是腋下有味道,而最早卻是稱為“鬍臭”(音嗅),指的即是鬍人的氣味,還分傳染與不傳染兩種。由於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的問題,這種氣味漢族人不太會有,而多發生於鬍人。
  鬍僧達摩並不知道玄奘會到廟裏來拜彌勒佛,但夢醒之後,第二天一早便在廟裏到處尋找昨夜夢中所見、騎蓮花翩然西去的漢族僧人。一見玄奘法師,立刻覺得就是夢中之人,便把這夢對他說了。玄奘到得此地已是驚弓之鳥,但聽得此夢仍然非常高興,相信這是一個吉兆,可在嘴上卻一點不敢流露,衹說:“夢為虛妄,何足涉言。”但內心則竊喜不已,扭頭回廟,再度禮佛祈請。
  正在他拜佛的當口,突然又進來一個鬍人(當時涼州、瓜州一帶鬍漢雜居,鬍人的數量恐怕比漢人還多),明顯也是一個佛教徒,也是來禮佛的。他看見玄奘也在禮佛,便圍着玄奘轉了兩三圈(逐法師行二三匝)。玄奘覺得這個鬍人奇怪得很,便問貴姓,鬍人答說名叫石槃陀。玄奘又問,為何繞他三圈,石槃陀便稱,自己信佛,希望能成為居士,需要有僧人為他授戒。玄奘一聽他有嚮善之心,便答應為他授成為居士最基礎的五條戒律,稱為“五戒”,是在傢的佛教徒所應遵守的最基本的戒律,分別是: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不殺生”,即不能殺害生靈。“不偷盜”,即不能去偷東西或搶東西,古代偷和盜是兩個概念,偷者偷,盜者盜,偷是在對方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拿取,盜則是用武力搶奪。“不邪淫”,即不能有不正當的性關係,當然並不排除居士與其配偶甚或妾室的正當性關係。“不妄語”,也叫“不二舌”,即不可以鬍說八道。“不飲酒”,便是居士必須戒酒。
  這五條戒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並不簡單,在佛學中自有它的考慮,例如《大乘義章》中便對此有過專門的解釋:“前三防身,次一防口,後之一種通防身、口,護前四戒。”前三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為了防身,防止身體做出違戒的事情;第四條“不妄語”是防口,以免污言穢語導致禍從口出,對佛不敬、對人不敬;最後一條“不飲酒”,則是防前面四條的,佛教認為喝酒會使人亂性,亂性以後便難保不違反前四條戒律。因此五戒都有它各自的道理在,並不是任意安的。
  這個繞玄奘走三圈的鬍人石槃陀,在玄奘法師的授戒下成了居士,歡天喜地告辭玄奘而去,不一會兒又回來,帶來餅和果子,把玄奘法師作為自己的師父一般供養。玄奘察言觀色,覺得石槃陀這個人身體非常健壯,頭腦聰明,又的確是有心嚮善,剛剛受戒成了一個居士,是個信仰佛教的人,而他自己又正好需要嚮導,一般鬍人從西邊而來,多少都比漢人更為瞭解西行之路,於是玄奘便把自己要西行求法的意圖,坦然而且直言不諱地對石槃陀說了。
  玄奘大膽地把自己意欲西行求法、必須偷渡國境的想法告訴了石槃陀。當時唐朝的法律非常嚴厲,如果偷渡國境,一旦被捉住必定是死罪,協助偷渡者也將一並處死。在這種情況下,石槃陀會是怎樣的態度呢?
  想不到石槃陀竟是一口答應,對師父有這樣的弘願大為歡喜,仿佛自己身為徒弟也與有榮焉,一口答應幫助玄奘來解决這個問題,並表示願意護送他出關闖過五烽。禮佛禮來這麽一個非常合適的嚮導,玄奘自然非常高興,馬上與石槃陀約定時間,請他快去準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西遊記 百傢講壇
第1節:前 言第2節:目 錄第3節:玄奘身世(1)第4節:玄奘身世(2)
第5節:玄奘身世(3)第6節:皈依佛門(1)第7節:皈依佛門(2)第8節:皈依佛門(3)
第9節:求學之路(1)第10節:求學之路(2)第11節:求學之路(3)第12節:求學之路(4)
第13節:潛往邊關(1)第14節:潛往邊關(2)第15節:潛往邊關(3)第16節:偷渡國境(1)
第17節:偷渡國境(2)第18節:邊關被擒(1)第19節:邊關被擒(2)第20節:邊關被擒(3)
第21節:險象環生(1)第22節:險象環生(2)第23節:身臨絶境(1)第24節:身臨絶境(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