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金正昆教你學禮儀:禮儀金說Ⅲ 》
第16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1)
金正昆 Jin Zhengkun
第二篇 職業道德
上一篇,我們對服務禮儀作了一個概述,以便使全體服務人員對服務禮儀,能有一個宏觀的瞭解和認識;對服務禮儀的一些關鍵之點,諸如尊重、溝通、規範、互動和心態等,能有一個宏觀的認識。
這一篇我們準備談談職業道德。為什麽要講道德?因為道德和禮儀有互為表裏的關係。什麽是道德?我們要講道德,講職業道德,就基本概念來講,你首先要明白什麽是道德。
自從有人,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人們就對道德的問題高度重視。比如一個人譴責另一個人,最嚴厲的詞之一是不道德。我們強調現代人、文明人要有道德、有理想、有追求。什麽是道德?道德是社會人們對做人的基本要求,基本的行為規範。比如古代人講要忠君報國,要孝敬父母;現代人講要愛崗敬業、勤儉自強、無私奉獻;此凡種種,皆為道德。在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對全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基本道德要求,提了一些要求,比如我們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结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由此可知,道德是做人的要求。
什麽是禮儀呢?禮儀是為人處事的標準化做法。就本質而言,禮是道德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又具有其一定的特點。二者一個是要求,比較宏觀;一個是做法,比較具體。嚴格地講,禮儀其實是為人處事和道德要求的一些規範化操作。它們是互為表裏的。打個比方,現代服務行業要求一點:尊重服務對象。這裏不討論了,我們上次已經反復強調尊重、尊重、尊重,但尊重必須以一定的具體的、規範的做法體現出來。
那天我回傢,有幾個客人一塊兒到我傢去。我所住的那個小區管理比較現代化,有很好的物業管理,保安門口站崗。我平常跟保安也比較熟悉,見了面我們都互相打招呼。說實話,我比較忙,他們怎麽跟我打招呼我忘了,一般的情況下好像叫金教授。因為來找我的人很多,包括記者來、電視臺來、報社來,或者同事來,都說找金教授,於是保安也隨他們叫我金教授。那天我們回去了,客人實際上是香港的一對企業傢夫婦帶着孩子一起來的。一進小區,保安都要敬禮、問候。他怎麽喊我的呢?我當時不在意,當時是客人在意。他當時說大哥回來了,我沒當回事兒,我當時覺得還挺親切,我說是。然後他跟我老婆打招呼,大姐您也回來了。然後又看到那些人,他問人傢:幾位大哥大姐好。那個香港客人非常不高興,馬上反問:誰是你大哥?人傢認為他不禮貌。
在上面這一案例裏,你不能說他不尊重我。人傢叫我大哥,是看得起我,但我們雙方是這種關係嗎?它的適用對象應當是親屬關係,或者是親密朋友的關係。比如你叫什麽名字,他叫什麽名字,我們一般不直乎其名。你能叫我正昆嗎?肯定不可以。你要是叫我正昆,其他人會産生什麽感覺?咱倆是什麽關係?你叫秦冉,我能叫你阿冉嗎?這個稱呼就不合適。它適用的至少是平輩關係,朋友關係。南方還好一點,在北方的話,你要叫我阿昆的話,我老婆打你。
我後來跟保安公司的經理講了這個事情,我說我不是投訴你的員工。你的員工愛崗敬業、忠於職守,都非常恪守本分。但有一點你要跟他們講,對客戶的稱呼,對我們的居民的稱呼,實際上表示雙方的關係如何。不能叫什麽張哥、李姐、王叔,我對這個非常反感。我在保險公司講過、在銀行也講過,其工作人員對客戶不能叫張哥、李姐、王叔。這一稱呼不但有套近乎之嫌,而且也不正規。說實話你在背後,愛叫人傢什麽叫什麽,你叫他爸我也不管。你願意,周瑜打黃蓋嘛。但是在外人面前不行,它得有個規範化做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再回顧一下:道德者做人之要求,它比較宏觀。禮儀者具體之做法,它比較微觀。它們是互為表裏的,一個是內容,一個是形式。沒有內容,就沒有形式。反過來講,沒有形式,也就沒有內容。說一個人道德不道德,不看其具體的做法我怎麽知道。總得有一個判斷的標準對吧。
有一次我到一個地方去,當地一個同志跟我講,說某一個領導非常好。當然"好"這個字比較宏觀,照我的經驗,當面說領導好,這個可能也是人之常情,我也理解。我笑笑說,是是。他馬上講了個例子,他說那個領導從小父母不在了,是姐姐把他拉扯大的。他姐姐今年七十來歲了,身體不大好。領導在北京工作,但他再忙再纍,衹要路過家乡,一定要抽空來看看姐姐。父母親情,兄妹親情。有次那個省很熱,鄉下空調也沒有,那個領導晚上不休息,驅車來幾百公裏,見姐姐二十分鐘,然後回去工作。聽了之後,我也很感動,情分吶。這是個情分,這是姐弟之情,是傢人,血緣之情。但有血緣關係,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個領導我也不好說名字,他地位很高,很有名望。但就此我們看到他也是個人,他也有人之常情。他沒有這個做法,你怎麽說他好,你怎麽說他講究家庭美德,看不出來。我們說這個人有家庭美德,是通過具體事情來講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 | 第2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2) | 第3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3) | 第4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4) | 第5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5) | 第6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6) | 第7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7) | 第8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8) | 第9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9) | 第10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0) | 第11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1) | 第12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2) | 第13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3) | 第14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4) | 第15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5) | 第16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1) | 第17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2) | 第18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3) | 第19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4) | 第20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5) | 第21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6) | 第22節:第三篇 服務意識(1) | 第23節:第三篇 服務意識(2) | 第24節:第三篇 服務意識(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