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演义说部 》 東漢演義 》
第十六回 循鉅鹿將佐歸心
清遠道人 Qing Yuandaoren
謝詔 Xie Zhao
卻說光武大隊正往信都進發,遇一標人馬攔路,銚期急提戟策馬迎去,原來卻是邳彤遣來的。王郎使其將循地至和成,彤堅守不下。聞光武自薊還,欲至信都,乃先使五官椽張萬,督郵尹綏,選精騎二千餘疋,緣路迎光武軍。遂同之信都。信都太守乃是任光,初從光武破王尋、王邑,更始至洛陽,以光為信都太守。王郎起,郡國皆降之,光獨不肯,乃與都尉李忠、信都令萬修、功曹阮況、五官掾郭唐等同心固守。扶柳縣廷掾持王郎檄詣府白光,光怒斬之,懸其頭於市,以徇百姓,發精兵四千人守城。光等獨守孤城無援,常恐不能全,聞光武至,大喜,吏民皆稱萬歲,即時開門,與李忠、萬修率官屬迎謁。光武入傳捨時,邳彤亦至。
光武雖得二郡之助,而兵衆未合。議者多言可因信都兵,相送西還長安。彤曰:“議者之言皆非也。吏民歌吟思漢久矣,故更始舉尊號而天下響應,三輔清官除道以迎之;一夫荷戟大呼,則千裏之將無不捐城遁逃,虜伏請降。自上古以來,亦未有感物動民,其如此者也。又卜者王郎,假名因勢,驅集烏合之衆,遂震燕趙之地。況明公奮二郡之兵,揚響應之威,以攻則何城不剋,以戰則何軍不服。今釋此而歸,豈徒空失河北,必更驚動三輔,墮損威重,非計之得者也。若明公無復攻伐之意,則雖信都之兵,猶難會也。何者?明公既西,則邯鄲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裏送公,其離散亡逃,可必也。”光武喜曰:“偉君之言良善。但今勢力虛弱,欲入城頭子路、力子都兵中,何如耶?”任光曰:“不可。”光武曰:“卿兵少如何?”光曰:“可募發奔命,出攻傍縣,若不降者,恣聽掠之。人貪財物,則兵可招而致也。”光武從之,即日拜彤為後大將軍、和成太守如故,拜光為左大將軍,封武成侯,留南陽宗廣領信都太守事,使光將兵從。彤兵居前,光乃多作檄文曰:“大司馬劉公,將城頭子路、力子都兵百萬衆,從東方來擊諸反虜。”遣騎馳至鉅鹿界中。吏民得檄,傳相告語。邳彤先至堂陽,堂陽已反,屬王郎矣。彤使張萬、尹綏先曉譬吏民,光武與光等投暮入堂陽界,使騎各持炬火,彌滿澤中,光炎燭天地,舉城莫不震恐畏怖,其夜即降。旬日之間,兵衆大盛,光武嘆曰:“前日出薊,得公孫豆粥,渡滹沱,賴元伯機權。今復得諸公相助,殆天不欲亡我也。”
初,光武自薊東南馳,晨夜草捨,至饒陽無萎亭。時天寒烈,衆皆饑疲,馮異覓得豆粥進上。明旦,光武謂諸將曰:“昨得公孫豆粥,饑寒俱解。”及至南宮,遇大風雨,光武引車入道傍空捨,異抱薪,鄧禹燕火,光武對竈燎衣,異復進麥飯、菟肩。時傳聞王郎兵已追至,從者皆恐,及滹沱河,候吏還白:“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濟。”衆益懼。令王霸往視之,霸恐驚衆,又欲且前,水阻,追兵至合得衆士死力以勝敵,還即詭曰:“冰堅可渡。”官屬皆喜。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語也。”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以沙布冰以渡,未畢數騎而冰解。光武謂霸曰:“安吾衆得濟免者,卿之力也。”霸謝曰:“此明公至德,神靈之祐,雖武王白魚之應,無以加此。”光武謂官屬曰:“王霸權以濟事,殆天瑞也。”以為軍正,爵關內侯。
漢中王劉嘉有一位上將,姓賈名復,字君文,南陽冠軍人也。少好學,習《尚書》,事舞陰李生。李生奇之,謂門人曰:“賈君之容貌志氣如此,而勤於學,將相之器也。”莽末,下江、新市兵起,復亦聚衆數百人於羽山,自號將軍。更始立,乃將其衆歸劉嘉,以為校尉。復見更始政亂,諸將放縱,乃說嘉曰:“臣聞圖堯舜之事而不能至者,湯武是也;圖湯武之事而不能至者,桓文是也;圖桓文之事而不能至者,六國是也;定六國之規,欲安守之而不能至者,亡六國是也。今漢室中興,大王以親戚為股肱,天下未定而安守所保,所保得無不可保乎?”嘉曰:“卿言大,非吾任也。大司馬劉公在河北,但持我書在。”復遂辭嘉受書,北渡河。嘉又薦長史陳俊,亦以書遣諸河北,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了。光武以俊為安集掾,署復為破虜將軍,解左驂以賜之。時官屬以復後來而好陵折等輩,共白欲以調補鄗尉,光武曰:“賈君有折衝千裏之威,方任以重,勿以擅除。”
鄧晨時為常山太守,閑行至鉅鹿會光武,自請從擊邯鄲,光武曰:“偉卿以一身從我,不如以一郡為我北道主人。”乃遣晨歸郡。後光武追銅馬、高湖群賊於冀州,晨發積射土千人,又遣委輸糧餉給軍不絶。
卻說王郎起邯鄲,舉尊號時,欲收耿純。純持節與從吏夜遁出城,駐節道中,詔取行者車馬得數十,馳歸宋子,與從昆弟訢、宿、植共率宗族賓客二千餘人,奉迎於育縣。時衆稍合,乃使鄧禹別攻樂陽,李忠攻苦陘,馮異別收河間兵。銚期、傅寬、呂宴俱屬鄧禹,分循旁縣。又發房子兵。禹以期為能,獨拜偏將軍。
王郎遣將攻信都,時玉郎勢大,響應者衆,信都大姓馬寵等,開城納王郎將,收太守宗廣及李忠母妻,而令忠親屬招呼忠。時馬寵弟從忠為校尉,忠即時召見,責數以背恩反城,因格殺之。諸將驚曰:“傢屬在人手中,而殺其弟,何猛也?”忠曰:“縱賊不誅,是二心也。”光武聞而美之,謂忠曰:“今吾兵已成矣。將軍可歸救老母妻子,自募吏民能得傢屬者,賜錢千萬,來從我取。”忠曰:“明公大恩,思得效命,誠不敢內顧宗親。”光武乃使任光將兵救信都,光兵於道散,降王郎,無功而還。會更始遣振威將軍馬武與尚書令謝躬,共攻王郎,乃破信都。忠傢屬得全。光武因使忠還行太守事,收郡中大姓附邯鄲者,誅殺數百人。及任光歸郡,忠乃還復為都尉。光武徇鉅鹿,昌城人劉植開城迎,光武曰:“子何人也?”曰:“劉植,字伯先,昌城人。天下苦王氏久矣,今漢室中興,王郎一卜者,亦思詐起,以梗天命,郡縣不察,竟從風而靡。植聞明公威德,故率宗族賓客據此城以待。”因命弟喜、從兄歆出見。光武大喜,以植為驍騎將軍,喜、歆偏將軍,皆為列侯。忽報真定王劉揚,起兵以附王郎,衆十餘萬,光武即欲進討,植曰:“彼未知王郎之詐耳。請先往說之。”光武至,揚出迎,相見甚歡。因留真定,納郭皇后,即揚之甥也。光武於是北降下麯陽,復北擊中山,拔盧奴,所過發奔命兵,移檄邊部,共擊邯鄲,郡縣還復響應。南擊新市、真定、元氏、房子,皆下之。因入揚界。
時王郎大將李育屯柏人。漢兵不知而進,前部偏將朱浮、鄧禹為育所破,輜重盡失。光武在後聞之,急前收浮、禹散卒,追至郭門。李育回馬來戰,被光武接連幾刀,劈得招架不及。後面一班戰將俱到,李育急逃入城,將城謹閉,落後賓卒盡被殺死,盡得其所獲。因率衆四面攻打,數日不能下。鄧禹進曰:“小城何煩曠時日,不如引兵拔廣阿也。”光武曰:“正合我意。”未知如何,下捲再為分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一回 英君圖治開三釁 | 第二回 偽學趨權附五侯 | | 第三回 溫柔鄉成帝追歡 | 第四回 麒麟殿董賢固寵 | | 第五回 掘後墳群臣荷鍤 | 第六回 攝君位宗室興戈 | | 第七回 頒大誥群雄舉義 | 第八回 去號位太後生悲 | | 第九回 作符命大啓邊兵 | 第十回 肆兇淫自戕骨肉 | | 第十一回 赤眉逞勢斬廉丹 | 第十二回 齊武興師誅甄阜 | | 第十三回 鬧昆陽南郊哭天 | 第十四回 搜漸臺宛市懸首 | | 第十五回 渡滹沱神人指路 | 第十六回 循鉅鹿將佐歸心 | | 第十七回 誅王郎鄧禹入關 | 第十八回 斬李軼光武即位 | | 第十九回 更始亡光武都洛 | 第二十回 赤眉敗諸將平南 | | 第二十一回 吳僅朱浮激楚薊 | 第二十二回 蓋延耿弇定梁齊 | | 第二十三回 馬援入洛識真主 | 第二十四回 竇氏請師封兩侯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