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评论 》 正說三國 》
第16節:諸葛亮長於奇謀嗎
盧盛江 Lu Chengjiang
於是,《平話》裏,當夏侯惇率兵取新野時,隨着張飛一聲大叫:“俺武藝粗鈍,看軍師應當,諸葛亮便出場調遣兵將了。在諸葛亮的算計下,夏侯惇四處挨打:到山坡下,坡上炮石壘木雨點般打下,那邊又被劫了寨;正待休息造飯,四面伏兵又起;到半夜方依水紮營住下,沒等緩過氣來,諸葛亮又派人放水來淹,夏侯惇狼狽而逃,又被張飛截住殺了一陣。
元雜劇《諸葛亮博望燒屯》則寫諸葛亮派趙雲詐敗誘敵,劉封篩鑼擂鼓迷惑敵兵,麋竺兄弟放火,關羽白河放水,而張飛則在許昌路攔截敗逃的夏侯惇。
於是也就有了《三國演義》這樣的寫法。
後來的讀者大約也會歡迎這麽寫,人們總是希望心目中理想的諸葛亮,有這樣的“初出茅廬第一功”。
第35講火燒新野從何而來(略)
第36講劉備何時變得仁厚有餘智勇不足(略)
第37講諸葛亮長於奇謀嗎
《三國演義》裏,諸葛亮一出山,就作為劉備的軍師,運籌帷幄,决勝千裏,奇謀妙策,層出不窮,從博望燒屯、火燒新野到巧奪荊州、智取漢中,他簡直用兵如神,計無不成。空城計、八陣圖,都成了諸葛亮的用兵絶招。那麽,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不是這樣呢?
《三國志》作者陳壽在《諸葛亮傳》中曾說:“然亮纔,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按這個說法,歷史上的諸葛亮便並不以奇謀將略而著稱。陳壽的說法是否恰當後來當然有不少爭議。這有兩個原因。一是陳壽的生活和諸葛亮有密切的關係。據《晉書·陳壽傳》,陳壽的父親原是馬謖手下的參軍,失街亭馬謖被斬,陳壽的父親也被諸葛亮處以“髡”刑(即削去頭髮)。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瞧不起陳壽。因此有人認為陳壽的這個評價帶有個人恩怨。二是陳壽處在司馬氏高壓統治之下,蜀漢是魏晉的敵國,因此有人認為陳壽不得不有意回避這類問題,說諸葛亮將略非長,實有其難言之隱。
不過,更多的人根據一些事實,認為陳壽的說法並非毫無根據。
從《三國志》本身說,陳壽寫《諸葛亮傳》,總的來說,對諸葛亮是極為推崇敬佩,因而評價是公正的,從寫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三顧草廬出山,到寫他治蜀“科教嚴明,賞罰必信”,至於“風化肅然”,到寫他病死後“黎民追思,以為口實”,都說明這一點。對涉及當朝皇帝先人的一些事他有所回避,有些卻也如實直寫,像諸葛亮《前出師表》說要“北定中原”、“攘除姦兇”,這裏說的要“攘除”的“姦兇”顯然是指包括司馬氏在內的曹魏集團。
從當時其他人和諸葛亮自己的評價看,也從未見有人從這方面稱贊過諸葛亮。司馬懿甚至曾對他弟弟司馬孚說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决,好兵而無權”,這當中當然帶有敵意,但他與諸葛亮多次對壘交鋒,這樣評價應該包含他的切身體會和瞭解,並非隨意褒貶。諸葛亮曾自比管、樂,對自己的政治才幹頗為自信,但在軍謀上他卻常是稱許別人。《三國志·法正傳》說他“每奇正智術”,贊嘆法正的用兵才智謀術。《三國志·劉巴傳》註引《零陵先賢傳》記載他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劉巴字子初)遠矣”,甚至覺得不如劉巴,諸葛亮這樣說,固然過於謙遜,劉巴的才幹顯然遠不能和諸葛亮相比,但這至少也說明諸葛亮在這方面並不過高自許。
現存史籍也沒有多少關於諸葛亮指揮打仗巧用奇謀的記載。他出佐劉備之後,到劉備去世之前,甚至沒有親自指揮過什麽大戰。博望燒屯是劉備打的,赤壁之戰是周瑜主要指揮的,劉備平益州的謀士主要是龐統和法正,智取漢中是劉備親自去的,謀士是法正。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曾親自指揮過一些大戰,但在奇謀方面也不突出。南徵是藉助軍事力量進行政治攻心,北伐采用的主要是穩打穩紮的戰術。這與他的謹慎性格當有關係。魏延曾建議派奇兵直搗,但諸葛亮覺得太冒險,不如安從坦道,平取隴右。一些戰鬥,即使面對很普通的對手,有時反復交戰也難取勝,比如第二次北伐圍陳倉,攻郝昭,郝昭兵纔千人,諸葛亮先用雲梯衝車攻城,被郝昭用火箭和繩連石磨所破。又用百尺井闌射城中,用土丸填塹,想直接攀城,郝昭內築重墻,又使蜀兵未能得手,最後諸葛亮又挖地道,想直接通到城裏,郝昭又穿地橫截,此法又難奏效,這樣晝夜相攻二十餘日,也未把陳倉攻下來。如果用奇謀誘敵,結果可能會是另一種,但這似乎不是諸葛亮的特長。
因此,陳壽的話可能是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當然,諸葛亮仍是一位傑出人物。就軍事上而言,他也有卓越才能。他以法治戎帶兵,統率的軍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戎陣整齊,戰鬥力強。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奇謀不以為然,但對諸葛亮治戎卻極為欽佩,在看了他的營壘部署後,禁不住贊嘆諸葛亮是“天下奇才”。諸葛亮還有一些可貴的軍事思想,流傳至今的《心書》、《兵要》兩部兵書,據說就出自他之手。
諸葛亮的卓越才能主要是表現在政治方面。他出佐劉備的業績也主要在這方面。著名的《隆中對》製訂的極有遠見的戰略計劃,使劉備從此擺脫長期的睏境,一步步走嚮勝利。出使東吳,出色地促成孫劉聯盟,藉助東吳的力量打敗曹操,使劉備在長期顛沛後第一次有了穩固的根據地。留守荊州,鞏固後方,籌集軍費和物資,又為劉備入蜀作戰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勤保障。他最傑出的貢獻是治蜀,治蜀二十年,從根本上改變了劉璋時代政治庸亂的局面,鞏固了蜀漢政權,為他一生為之奮鬥的統一大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儘管這一大業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但卻為蜀漢人民直接帶來了好處。不論對蜀漢政權,還是從歷史上看,蜀漢方面都沒有誰比得上他的功績,他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才能是無與倫比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 第1節:桃園結義的由來之迷 | 第2節:關羽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 | 第3節:三國人眼中的曹操 | | 第4節:曹操殺人如麻 | 第5節:曹操挨駡何時了 | 第6節:三英戰呂布之謎 | | 第7節:張飛呂布這兩個對頭 | 第8節:孫堅何以成了油滑的小醜 | 第9節:大鬧石榴園到煮酒論英雄 | | 第10節:古城聚義純屬虛構 | 第11節:千裏走單騎之謎 | 第12節:曹操殘暴的另一面 | | 第13節:曹操的禦人之術 | 第14節:諸葛亮身世之迷 | 第15節:諸葛亮羽扇的來歷 | | 第16節:諸葛亮長於奇謀嗎 | 第17節:揭密歷史真實上的張飛 | 第18節:《三國演義》委屈了魯肅 | | 第19節:周瑜賺蔣幹,演義成真計 | 第20節:周瑜不曾打黃蓋 | 第21節:赤壁之戰曹軍失敗的原因 | | 第22節:馬超起兵顛倒了因果 | 第23節:守戶之犬劉璋 | 第24節:蜀中四英是怎麽回事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