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绘画 》 陳丹青、艾未來:非藝術訪談 》
第16節:非藝術訪談(16)
陳丹青 Chen Danqing
艾未未 Ai Weiwei
網絡在古代就是唱山歌,《詩經》就是這麽弄出來的。雲南比賽山歌就是網絡大賽嘛。從前是活人唱山歌,現在是機器談戀愛,隔一層。公寓就是鴿子籠,鴿子互相講話多好啊。衹是現在的網絡沒過去詩意,但很刺激、很快。
很快的後果,當然是好得快,散得也快。
人類的欲望從來沒有變。智力比較高的孩子對這種東西很快就會厭倦,所以智力高、性格豐富的孩子活在現在這個世界會比較苦一點。但我相信他也會找到自己的辦法。
小時候吃完飯就想往外跑,樓底下已經在叫了,連名帶姓:陳-丹-青!聲聲入耳,央求爸爸媽媽,然後飛奔下去。
其實奔下去沒有什麽屁事。黑弄堂周圍巡逡一圈,就站在弄堂口講講話,那些話錄下音來,根本沒法聽的??也不敢和女生講話,有時跑到女生樓下,膽兒大的扔塊石子,拔腳就逃。
網絡解决了所有這些問題,保護了多少人傢的窗玻璃啊!
(現代人還發短信,編黃段子。)
言論自由的國傢沒有黃段子。美國笑話公開講,每天都有人在酒吧、電視裏講,大街上講,長篇大論,大傢跟着前仰後合。
衹有中國人低頭鼓搗,悶樂。發過去了,打電話追問:好玩吧!哈哈!
東歐有諺語:專製使人嘲諷。嘲諷就是發泄,藉個手機短信息,隨地大小便。
王: 什麽是時尚?
陳: 時尚就是人在哪個階段哪根筋不對了,要換個話題。我們小時候在弄堂口也會階段性換話題。新加入的小癟三跟不上話題,羞的呀!
王: 時尚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陳: 就像你看到的那麽大。它會轉化。時尚的菜單、話題會轉化,但它一直會有力量。它的力量取决於人的膽怯與虛榮。人多麽害怕自己跟不上趟!
王: 現在有媒體英雄、職場英雄、財富英雄,各領風騷,我們這個時代是否需要英雄?我們到底需要什麽樣的英雄?
陳: (笑)這是廣告詞語。英雄?!現在能有"男人"就不錯了。歐洲做大調查,發現現在男人的精蟲衹是二戰期間一條好漢的一半都不到。二戰死了幾千萬好漢,帶着他們的精蟲,死了。
英雄是亂世的事情。現在是和平年代。中國的病,跟世界上的病都是一樣的:現代病、都市病,加上一個"和平病"。
長久不打仗了,一打仗,就出英雄。
英雄?哼,我不知道。我可不想入這圈套。張藝謀的電影以及整個討論已經夠愚蠢了。廣告語言!廣告語言就是字典裏什麽聳動的詞兒,就用什麽。錢!一切都是為了掙錢。消費社會一切一切的動機背後,衹有一個目的:掙錢--我掙錢,你掏錢。咱們這兒的說法是拉動內需、刺激經濟。你看,從一個樓盤,到什麽塗在腋下就不臭的藥劑,說得天花亂墜。這就是商業文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
|
|
| 第1節:非藝術訪談(1) | 第2節:非藝術訪談(2) | 第3節:非藝術訪談(3) | 第4節:非藝術訪談(4) | | 第5節:非藝術訪談(5) | 第6節:非藝術訪談(6) | 第7節:非藝術訪談(7) | 第8節:非藝術訪談(8) | | 第9節:非藝術訪談(9) | 第10節:非藝術訪談(10) | 第11節:非藝術訪談(11) | 第12節:非藝術訪談(12) | | 第13節:非藝術訪談(13) | 第14節:非藝術訪談(14) | 第15節:非藝術訪談(15) | 第16節:非藝術訪談(16) | | 第17節:非藝術訪談(1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