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草根红学杂俎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邓遂夫 Deng Suifu
一、脂砚何曾比宝玉 《红岩》文学季刊1982年第1期刊出拙文《曹雪芹续妻考》(以下简称《续妻考》)以后,好些热心的朋友都在来信中提到:在庚辰本中,还有一些绝非将其他人的批语误抄混入,而确系脂砚斋所作的双行夹批和旁批,历来被研究者看作是明显流露了男性口吻,甚至是自比书中宝玉的口吻,这与《续妻考》推断脂砚斋即曹雪芹续妻李兰芳的论点颇有矛盾,对此 应当作何解释? 这个问题,确是拙文中心论点所面临的一大拦路虎。过去周汝昌先生首倡脂砚斋为女性即史湘云原型说,之所以不被大家认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有这只拦路虎挡道。在笔者所撰《续妻考》的初稿中,曾对此有所论述。后因发表时篇幅受限,将这段论述连同另外某些论述一道删去了。现将有关此一问题的删节部分抽取出来,略作改写,作为对读者及关心此问题的朋友们的一个答复。 我曾说过,周先生在此问题上的失误,最主要的一点是将曹雪芹著书的另一助手畸笏叟,看作了脂砚斋的又一化名。而在我看来,脂砚斋和畸笏叟无论从批语的口气或作批的时间上看,都分明是辈份和性别迥然不同的两个人。因而其他一些研究者经常列举作为反驳之证的所谓男性口吻的批语,很明显大多属于畸笏所作。而以明系畸笏之批所流露的男性口吻,去反证脂砚非女性,我以为是毫无道理的。故本文对人们列举的此类批语不予分辩。 此外还有少量人们常常提到的男性口吻批语,确是出自只有脂砚斋才有权享有的甲戌本和庚辰本的双夹批之中,则可能是稿本的抄录者畸笏叟在迻录早期批语时,不慎将其他诸公的某些不署名批语混入其间所致。这样的批语也大都有迹可寻,但应作专题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剩下来被视为流露了男性口吻而又确属脂砚斋所作的批语,实际上已经寥寥无几。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批语哪怕只有一条两条,如果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也将给笔者的论点带来致命的打击。不过我至今仍然坚信:这样的致命打击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始终认为,人们所称这类批语“流露了男性口吻”云云,其实只是一种错觉。 庚辰本第四十八回,写薛蟠挨了柳湘莲的打,在家愧见亲友,想伙同薛家当铺一个伙计出外经商。薛姨妈找宝钗商量,宝钗认为让薛蟠去见见世面也好,并说:“他出去了,左右没有助兴的人,又没了倚仗的人——到了外头谁还怕谁?——有了的吃,没了的饿着,举眼无靠。他见这样,只怕比在家里省了好些事,也未可知。”在宝钗这段话的后面,有一双夹批云: 作书者曾吃此亏,批书者亦曾吃此亏,故于此注明,使后人深思默戒。 脂砚斋 这是庚辰本双夹批中残留有批语主人早期署名痕迹的少数批语之一,自然确属脂砚斋所作无疑。一般研究者都以为这条批语是显而易见的男性口吻。理由何在呢?已故著名学者戴不凡先生在去世前夕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分析: 联系正文,脂砚明说自己有和作书人共同的经历,即:(1)在家有“助兴”和可以“依仗”的人;这和湘云的性别、身世合拍么?(2)吃过到外头游荡(甚至去经商)的亏;这是湘云可能有的经历么?而且,若说湘云在未破家之前曾吃此亏,则家未败时,侯门千金何至于出门游荡?如说湘云在破家之后吃过此亏,则她在家之时左右何来“助兴”和可以“依仗”之人?这条明署脂砚斋的批语,一望可知他决非女性,更不会是史家小姐。① 乍看之下,这段分析真可谓理直气壮。然而我却要反问一下:脂砚斋这条批语中何曾说过她在家里有“助兴”和可以“依仗”的人?又何曾说过她吃了“到外头游荡(甚至去经商)的亏”?难道批语中的“亦曾吃此亏”,就真的包含着戴不凡先生所解释的种种内容么? 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正如拙文《〈红楼梦〉稿本的抄录者不是脂砚斋》所论,庚辰本上的双夹批,应是从更早的稿本上的旁批过录而来的。我们分析一下庚辰本上新添(当然是指在庚辰原本上就已经新添)的许多旁批,即可看出:脂砚斋针对书中人物的对话作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受其中某一两句话、有时甚至是某一两个字的触发,而借题发挥地议论一番。至于所针对的字句前后关联着何人何事,则往往不大拘泥。随便翻一条这样的批语作为例子:第十三回秦氏给凤姐托梦,说了好大一席话(在书中足足写了一两页),脂砚斋在这席话的最末一句“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旁边批了一句:“此白令批书人哭死!”假如在后来的新稿本中要过录这条旁批作双夹批,当然只能放在最末一句话之后。这样一来,如果要深究批语的确切含意,“令批书人哭死”的“此白”,究竟是指秦氏托梦的整个一席话呢,还是指最末的一句呢?若照戴先生的解释法,便该把整个一席话的内容都统统算上。然而实事求是地分析,却不能这样做——当然也不能机械地认为只针对最末的一句。而应该理解为是指靠近此批的那两句谶语式的话:“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脂砚斋显然是在读到这两句包含着深切的离愁别绪的谶语,才感到悲不自胜,几欲“哭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1) |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2) | 曹雪芹赋 并序 | 如椽巨笔耀千秋 | 曹雪芹续妻考(1) | 曹雪芹续妻考(2) | 曹雪芹续妻考(3) | 曹雪芹续妻考(4) | 曹雪芹续妻考(5) | 曹雪芹续妻考(6) | 曹雪芹续妻考(7) | 曹雪芹续妻考(8) | 曹雪芹续妻考(9) | 曹雪芹续妻考(10) | 曹雪芹续妻考(11)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2)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3)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4)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5)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1)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2)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