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人史綱 》
六 大分裂時代終結
柏楊 Bai Yang
楊堅的國號是隋,他繼承了北周強大的國力,一俟內部安定,即開始統一全中國之戰。五八七年,楊堅徵召南梁帝國最後一任皇帝蕭琮入朝,在蕭琮到了長安後,即下令把南梁撤銷,南梁立國八十六年。
明年(五八八),楊堅嚮陳帝國發動總攻。
陳帝國是南北朝唯一沒有出過暴君的政權,但它最後一任皇帝陳叔寶,卻是聲名最響亮的昏君之一。他喜愛宮廷生活,每天沉湎在酒和女人之中,而不問國傢大事。他最寵愛的姬妾有八人,在經常舉行的宮廷宴會上,每次都邀請十餘位詩人,跟八位美女雜坐在一起,飲酒作詩,互相贈答。再挑選最豔麗的數首,譜成歌麯,由千餘宮女歌唱、其中以《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為最有名,內容都是贊揚八位美女的美麗和風情。八位美女之中,陳叔寶尤其寵愛兩位:張麗華和孔貴嬪。其中張麗華更是美人中的美人,秀長的頭髮可以垂到地面,光彩煥發。她性情寬厚而絶頂聰明,政府中大小事件,都了如指掌。陳叔寶頭腦不清,凡事不太瞭瞭,批閱公文時,張麗華就常坐在他膝上指點。於是大臣透過宦官,跟她勾結,從事買賣官爵和製造冤獄。宰相孔範,更與孔貴嬪結為兄妹,引進一批很有才華但不識大體的官僚,像玩弄木偶一樣,玩弄陳叔寶。
五八八年,楊堅命他的次子楊廣當元帥,宰相(尚書左僕射)高囗當元帥府秘書長(長史),動員五十二萬兵力,嚮陳帝國進軍。陳叔寶聽到消息,大笑說:“王氣在建康(江蘇南京),北齊侵略過我們三次,北周侵略過我們兩次,都被擊敗,楊堅為什麽不接受歷史教訓?”孔範在旁打邊鼓說:“長江本是天險,自古隔斷南北,敵人豈能飛渡?邊將貪功,往往誇張戰報。我總嫌我的官位太小,敵人如果真的過江,我早就封侯了。”有人報告消息說,隋軍戰馬大批死亡,孔範憤怒地喊:“那些都是我們的馬,為什麽讓它們死?”陳叔寶的信心因孔範的醜角動作而日益加強。明年(五八九)正月,隋軍在大霧中渡過長江。陳軍潰散,建康(江蘇南京)陷落。陳叔寶正在金鑾殿上坐朝,聽到敵人入城,急嚮後逃。大臣攔住他,建議他衣冠整齊,在正殿上等候變化。陳叔寶大驚說:“刀槍之下,非同兒戲,我自有妙計。”他的妙計是,跑回後宮,躲進景陽殿一口深井之中。隋軍入宮搜索,在井上呼喚,不見回答,揚言要嚮井中投擲石頭,這纔聽到應聲。士兵們拋下繩索把他拉出來時,震驚怎麽如此沉重,等到拉出井口,纔發現竟然有三個人,除了陳叔寶外,還有張麗華和孔貴嬪。就在同時,士兵搜查皇宮,在陳叔寶床底下,發現很多將領們嚮政府告急的十萬火急文書,還沒有拆封。陳帝國立國衹三十三年。
陳叔寶被送到長安,封為公爵,陳姓皇族也都無恙。衹有隋軍大將王頒,是王僧辯的兒子,進入建康(江蘇南京)後,把陳霸先的屍體從墳墓中掘出,打數百皮鞭,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次鞭屍事件。孔貴嬪的下落不知道,張麗華的下落是個悲劇。隋軍參謀長高囗認為她應該負陳帝國亡國的全部責任,竟把她砍頭。楊廣久已羨慕她的花容月貌,派人傳令留她性命。高囗拒絶說:“從前姜子牙蒙面殺蘇妲己,這種禍水,絶不可留。”楊廣大怒:“古人有言,無德不報,我將來會報答閣下。”下世紀(七)楊廣當了皇帝後不久,就把高囗同樣砍頭,妻子兒女沒入官府為奴,為這位絶代美女復仇(此為一說。楊廣殺高囗與政治有關,非為美女報仇。——編者)。
陳帝國亡後,大分裂時代後期的南北朝時代,同時終結。中國在隋政府之下,又歸統一。中國人民經過二百八十六年的離亂隔絶和互相仇恨之後,恢復同一國度的手足之情。而且大分裂像一個大火爐。中國境內各民族結合成一個新的中華民族,從此再沒有鮮卑、匈奴、揭、氏、羌之分。這個新的中華民族因含有新的血液,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這次重歸統一,再次顯示漢字的凝聚力。歐洲自上世紀(五)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四分五裂的現象,並不比中國大分裂時代更嚴重。歐洲人民和若幹雄纔大略的君主與天主教教皇,也都懷着再統一的願望。可是歐洲失敗而中國成功。即令是一個民族,如果分離過久,因言語和文字的不同,都會成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傢。羅馬帝國拉丁文是一種拼音文字,一旦土地隔絶,言語相異的人,各自用字母拼出各自的言語,不同的各種文字,遂紛紛出現。各地區人民,不可避免的差距日增。我們可以說,自從紀元前腓尼基人發明拼音字母,歐洲就註定了不能統一。中國境內的言語分歧,比歐洲更甚。可是中國沒有字母這個工具,不能用拼音的方法製造各自的文字。在廣大遼闊的中國領域之內,中華字像一條看不見的魔綫一樣,把言語不同,風俗習慣不同,血統不同的人民的心聲,縫在一起,成為一種自覺的中國人。雖然長久分裂,都一直有一種心理狀態,認為分裂是暫時的,終必統一,所以國與國合併之後,人際之間,馬上水乳交融,不像歐洲,合併之後的國傢或民族,立刻就發生言語文字上爆炸性問題。因之我們有一個推斷,假定拉丁文也是方塊字而不是拼音字的話,歐洲早已統一為單一的國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 | 第一章歷史舞臺 | 一 空中·馬上 | 二 河流·湖泊 | 三 山 | 四 沙漠·萬裏長城 | 五 城市 | 六 地理區域 | 七 演員 | 第二章神話時代 | 一 開天闢地 | 二 五氏 | 三 東西方世界 | 第三章 傳說時代 | 一 黃帝王朝 | 二 姬軒轅 |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 | 四 東西方世界 |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 | 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 | 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 | 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