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建立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1)      梅毅 Mei Yi

  代國滅亡的前五年,什翼犍的大臣長孫斤謀反,一次朝會時他拔刀直奔御座想刺殺什翼犍。當時身為嫡子的拓跋寔徒手與其格鬥,以身護父,被長孫斤刺中肋部,傷重而死。代國滅亡時,拓跋寔的兒子拓跋珪年紀尚幼,被生母賀蘭氏帶着逃走,歸依劉庫仁部。後來,苻堅兵敗淝水,北中國各部族乘亂紛起,劉庫仁的兒子劉顯要殺拓跋珪,多虧賀蘭氏機智多謀,帶着兒子逃回娘傢賀蘭部,依附拓跋珪的舅舅賀蘭訥。不久,賀蘭訥的弟弟賀蘭染幹見自己這個外甥越來越得衆心,想方設法要殺掉拓跋珪,但皆未得逞。
  這拓跋珪也是個奇童,生下來就是個大胖孩子,體重比平常的嬰兒重一倍,年紀很小就會開口說話。爺爺什翼犍死時,拓跋珪年僅六歲。逃過幾次劫禍,大難不死,加上他是什翼犍嫡長孫的身份,十七歲那年,拓跋珪在牛川即代王位,改元登國。當時,漢人崔玄伯、鄧淵、王德等人幫助魏國製定國傢制度、天文歷法,因此,魏朝的創立就帶有鮮明的華夏色彩。同年四月,拓跋珪改稱魏王。自此之後,拓跋珪連年徵伐,先後擊破劉顯、庫莫、高車諸部,又記恨前仇,討伐舅氏賀蘭部。
  一直與代國(魏國)有世仇的劉衛辰此時也派兒子直力鞮攻擊賀蘭部,賀蘭訥嚮拓跋珪乞降,畢竟是骨肉相連的血親,拓跋珪率部反擊直力鞮的軍隊。接着,他率軍徵伐黜弗部。又在戈壁上冒險行軍,連追三天,在南床山大破柔然,斬殺不可勝計。(《魏書》中載,柔然是東鬍苗裔,原姓鬱久閭,世祖太武帝拓跋燾討厭柔然人數次侵掠反叛,認為他們頭腦簡單,狀類如蟲,所以改其號為“蠕蠕”。故《魏書》上面衹有“蠕蠕”,沒有“柔然”。)偏偏劉衛辰父子自己找死,面對拓跋珪如此雄主不僅不避其鋒芒,反而再三侵掠,趁拓跋珪伐柔然之際,又派兵攻擊魏國南部。拓跋珪大敗直力鞮於鐵岐山,獲牛羊二十多萬頭,擒斬直力鞮。劉衛辰連老巢悅跋城也顧不得守,奔遁而走,路上被手下所殺,傳首於魏國。
  拓跋珪憶起新仇舊恨,把俘獲的衛辰傢族五千多人不分老少,全部殺死,投入黃河中,一時間河水全部變成紅色。劉衛辰全族盡滅,衹有劉衛辰的第三子勃勃逃脫,就是後來建立大夏國的那位殺人如麻、積屍成京觀的赫連勃勃。
  拓跋珪在攻滅劉衛辰部的戰爭中,共獲良馬三十多萬匹,牛羊四百多萬頭,奠定了國傢繁盛的物質基礎,周圍各部落紛紛降服。
  前秦方面,消滅了北方最大的競爭對手前燕,苻堅又攻伐東晉,淝水大敗,北中國狼煙四起,從前的部族蜂擁叛亂,大傢打得不亦樂乎。慕容垂乘苻堅敗兵之際收復了前燕的失地,自己稱帝,恢復了燕朝(史稱後燕)。慕容垂立國後,先拿自己的親戚開刀,滅掉同是慕容氏的西燕。西燕國主慕容永在都城被圍之際,一面嚮晉朝求援,一面嚮當時還是後燕附庸國的北魏乞求救助。拓跋珪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猶豫之下還是派兵去救援西燕。北魏軍隊走到秀容,慕容永的西燕已經滅亡。
  早些時候,拓跋珪為了巴結慕容垂,曾派弟弟拓跋觚嚮後燕進貢,慕容氏的年青後生們知道北魏多良馬,就扣下拓跋觚當人質。拓跋珪做事也很剛狠,堅决不嚮燕國獻馬,兩國的關係也就陷入了斷絶的地步。
  既然撕破臉皮,一不做二不休,拓跋珪不時派兵襲擾燕國邊境,侵逼降附後燕的部落。這些事情攢在一處,氣得老英雄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寶、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率八萬精兵自五原伐魏。此時的後燕連戰連勝,銳氣無比,且人強馬壯,鎧堅矛利,拓跋珪初聞燕軍伐魏也嚇得不輕。
  幸運的是,燕軍統領、太子慕容寶是個完完全全的綉花枕頭。此人“少而輕果,無志操,喜人佞己”,他的繼母段氏就曾對慕容垂講過:“慕容寶資質雖雍容華貴,但柔而無斷,太平時期能為仁明之主,亂世戰時可不是濟世救國的雄纔。如要托之以國傢大業,他不一定能承負得起埃而且,趙王慕容麟姦詐任性,總有看不起太子的意思,恐怕以後要弄出事端。”(可憐段後一派忠言,慕容寶登基後馬上派慕容麟逼迫這位母後自殺。段氏臨死怒駡:“你們兄弟連母後都逼死,怎能保國傢。我不是惜死,衹是想我們燕國臨滅亡也不久埃”)可能慕容垂臨老變得昏庸,沒能聽得進賢後和大臣之言,仍派慕容寶率兵滅魏,也想讓這位太子兵勝立威,日後更順理成章地承繼帝位。其間,燕國大臣高湖也諫勸:“魏國與燕國世為婚姻通好。為了索要馬匹我們不讓拓跋珪的弟弟回國,本來就理虧在我。加之拓跋珪沉勇有謀,從小就歷經艱難,志氣果銳,現在他手下兵精馬壯,不是容易戰勝的對手。我們的太子年紀太輕,現在讓他專任一方統帥,他肯定會輕視魏軍,萬一得不了勝,可能會嚴重損毀太子的威望1
  北魏大將張兗聽說燕軍來攻,就上言魏王拓跋珪:“燕軍新近破翟釗於滑臺,滅慕容永於長子,現傾國而來,肯定有輕我之心。我們應該假裝害怕,退兵回避,讓對方産生驕傲輕敵之心,纔有機會戰勝燕國。”
  拓跋珪依計,把部落國人全部遷移西渡黃河千餘裏,以避燕軍兵鋒。燕軍一路皆捷,在五原收降魏國別部三萬余家,停車造船,準備渡河一舉攻滅魏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