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开悟   》 单纯心看世界      证严法师 Zheng Yanfashi

  单纯心看世界
  智慧能分辨是非、肯定自己,如此的自信,自然能够累积丰富的收获。我们要学得以单纯、清明的心看待万象,亲近善知识,展现光明、自在的人生。
  佛家有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也就是说,有坚定的信念,以智慧选择人事物,一门深入实践,方能有所成就。
  有一则故事——有位盲者清早要去寺院礼拜,离家很远,所以他提早出门,天未亮就抵达寺院;寺院里的僧人问:“清早就来,怎么没提灯?”
  他说:“我看不见,提不提灯都一样。”
  僧人又问:“你难道不怕掉到水沟,或是发生意外?”
  他说:“虽然是第一次清早出门来参加寺院的早课,但是平时就来过几次,能熟悉道路的方向与状况。”
  这位盲者在寺院里听经、请教问题,不知觉已到黄昏,准备起身回家,对僧人说:“能不能借我一盏灯?”
  僧人说:“提灯对你有用吗?大清早都能来了,为何现在需要提灯回去?”
  盲者说:“清早时刻,我相信路上没有行人,不会被人撞到;现在夜幕低垂,路上行人又多,提灯是怕别人看不到,会撞到我。”这就是他相信自己,却不敢肯定别人。
  人生不也是如此?要相信自己又肯定别人,需要有很高的智慧。人与人之间总是互疑猜忌,因此心念混乱,明明眼前是一条康庄大道,却自我障碍设限。
  现代人有许多种疑心,一是“自疑”,有些人外在条件不如意,或是教育程度稍低,心生自卑,不敢与人合群;别人无意间看他一眼,或者正好在说话,就疑心他人轻视、议论自己。
  对自己没信心,内心就会“闇钝”,以致自我封闭,无法开启智慧;慢慢地心起烦恼,产生不正确的观念,进而搬弄是非、颠倒道理,就会引发诸多的错误行为。
  另一种是“疑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才能重道;既然用智慧选择明师,就要尊重、敬爱。若是对师承的道理,或是对师长的人格、教法,有所怀疑,如何习得真理,成就自我的慧命?
  所以时时要自我警惕,不要自疑也不要疑他,有了这念疑心,无法学习到道理真正的内涵。古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论遇到善知识或恶知识,都是现相教育,不要将人事当作是非;一旦是非生起,要当作是磨练自我的教育。
  智慧能分辨是非、肯定自己,如此的自信,自然能够累积丰富的收获。我们要学得以单纯、清明的心看待万象,亲近善知识,展现光明、自在的人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目 录(1)目 录(2)目 录(3)前 言
期待大同的世界拉住生命的绳索以禅思开启大爱从口蹄疫风暴看尊重生命
平等心珍惜清平的日子战争之害母爱就像长流水
父母难为“求不得”苦为富不仁的董事长风水与福慧
一念差,步步错以心转境钻石眼猫的婚礼虽富犹贫的老人
富中之富发挥人生使用权心的迷惑把握现在,及时付出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