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 新元史   》 捲一百五十三·列傳第五十      柯劭忞 Ke Shaomin

  田嗣叔子成孟德義鄭義江鞏彥暉信劉恩石高山隋世昌賀祉楚鼎張均王昔剌寧李天祐
  田嗣叔,字起宗。其先平陽趙城人,後徙中山。有至性,侍母疾四十餘日,衣不解帶。歲饑,以粟貸貧民,不能償即取券焚之。金末,河北盜起,嗣叔聚衆自保。後降於睿宗,賜金符,授行軍千戶。每戰,率所部為先鋒,號敢死軍。後與金兵遇於馬黃陂,嗣叔搗其中軍,金兵大亂。俄伏發,倉卒為流失所中,創甚。以忠孝勉其二子,言訖麗卒。二子:子實、子成。
  子成,勇悍多智略。從父攻城略地,身先士卒、言於元帥田鎮海,留俘衆有工藝者備任便。鎮海奏聞,從之,命閱實。未幾,餉不繼,將屠其老弱及不習工藝者,子成復進言:“兵為拯民焚溺,臨陣降者,尚不可殺,己為民而殺之,可乎?散於河北,使自食其力,足以結人心。”又從之。活二千余家,號種田戶,太宗命其兄子實為總管領乏。子成佩父金符,為弘州人匠總管。後致仕。卒。子實孫忠良見《藝術傳》。
  盂德,濟南人。由鄒平縣令、淄州節度使,纍官至同知濟南路事。太宗八年,諸王闊羰命德為元帥,佩金符,領濟南軍攻宋徐州、光州,降其衆。六皇后稱製,按衹臺大王以德為萬戶,攻濠、蘄、黃等州。憲宗三年,命德守睢州。五年,移守海州。宋安撫呂文德寇邊,德敗之,俘其太尉劉海。又與子義從世祖攻鄂州,先登。中統三年,從徵李璮。璮平,德以老告歸。
  義襲為萬戶。領兵守沂、郯。四年,賜虎符。至元元年,城郯。六年,從山東統軍帖赤攻五河口。宋軍拒南岸,義率兵波河擊之,宋軍敗走。九年,遷宿州萬戶。十一年,宋製置夏貴攻正陽,義奪其戰艦數艘,貴遁去。十二年,從攻楊子橋,有功。十三年,改守杭州。九月,從下福建、溫、臺等處。十四年,授瑞州路達魯花赤。十月,徙鎮閩州。十六年,授招討使。二十二年,復為沂、郯萬戶。元貞元年,以老辭職。
  子智襲。授三珠虎符、宣武將軍,為萬戶。延祐二年,進明威將軍。以病去職。子安世襲。
  鄭義,冀州棗強人。太師木華黎平河北,義帥其鄉人迎降,授虎衛上將軍、元州路兵馬都元帥,兼景州軍民人匠長官,佩金符。從伐金,戰歿。
  二弟:曰德溫,曰甫。德溫襲職。從攻徐州,陷陣而死。
  子澤襲。從萬戶史天澤,數有功。
  年老,弟江代其職。世祖北徵,賜金符,授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判武衛軍事,兼景州軍民人匠長官。中統三年,李璮據濟南叛,世祖令各州縣長官子弟充千戶。於是以江子郇為幹戶,領景州新僉軍千餘人,敗賊衆於馬馬橋。璮平,郇以例罷。擢江為都指揮使,賜虎符,尋改左衛。至元八年,從攻襄陽,歿於陣。
  郇襲其職,甫以戰功,遷同知冀州節度使事,兼管民萬戶。
  二子:渤,襲都元帥,謚宣靖;澧,性高潔,不樂仕進。澧子奄,纍官通議大夫、奉元路總管。
  鞏彥暉,易州人。與兄彥榮俱以武勇稱。彥榮以百戶隸千戶何伯祥麾下,纍有戰功。後告老,以彥暉代之。諸軍伐宋,彥陣從破棗陽,斬首甚衆。萬戶張柔駐曹武鎮,彥暉與伯祥別將一軍,破大洪諸寨。宋人選兵二萬救之,彥暉與伯祥逆戰,斬首五百級,生擒其將曹路分等。是夜,宋兵來攻彥暉,率甲士三十人拒之,敵潰走,擒其主將以歸。戰光州,柔軍於東北,夜二鼓,命彥暉率勁卒二百伏西南。五鼓,東北聲振天地,彥暉植梯先登,衆繼之,破其外城。遂急攻,並其子城破之。戰滁州,彥暉率浮渾脫者十人,夜渡塹入欄馬墻,殺守軍三鋪,焚其東南角,排寨木簾,大軍繼之。比曉,拔其城。從大軍攻黃州,諸將壁壘未定,柔遣彥暉伏甲二百於赤壁之下。至夜,宋人果水陸並進,彥暉等侯其半過,擊之,敵奪潰,生擒十七人。師還,又破張傢寨。從攻壽州,奪其嗣,生擒三人以出。從攻泗州,諸將集城下,為塹水所阻。兩軍交射如雨,彥暉被重甲徑渡。敵將來禦,彥暉剌其胸,搏殺之。衆畢渡,剋其外城。尋登其月城,彥暉部將顧伯祥陷城中,不能出。乃與驍將王進反求之,翼伯祥以歸。事聞,賜彥暉銀符。憲宗九年,世祖伐宋渡江,次武昌。宋援兵四朱,來挑戰。彥暉逐之,中伏,圍彥暉數匝,彥暉矢盡,短兵接,身被重創。度不免,遂自投水中。敵援之出,載歸江州,見宋將不屈,問以事不對,竟死,年五十六。
  長子信襲。授銀符、易州等處管軍總把。中統三年,從徵李璮。至元四年,從元帥阿術甫徵。九年,從攻樊城,先登,奪其土城,焚西南角樓。十一年,從丞相伯顔攻沙陽堡,率勇士五十人,焚其寨,遂破之。是年,從渡江,二抵鄂州下,擒宋將江路分以歸。十二年,戰丁傢洲,殺宋兵七十餘人,奪戰艦二。江南平,以功擢武略將軍、管軍千戶,鎮太平州。十六年,以疾辭。
  子思明、思溫、思恭。思明初患目疾,以思溫襲。及思溫卒而思明疾愈,復以思明襲。思明卒,以思恭襲,改懷盂萬戶府管軍下千戶,佩金符。
  劉恩,字仁甫,洺州洺水人,後徙成州。奮發以材武隸軍籍,纍功為百戶。俄遷管軍總管,佩銀符,太傅府經歷。從伐蜀,數有戰功。中統三年,都元帥紐璘遣恩受劉整降,賜金符。至元三年;宋將以戰船五百艘載甲士三萬人屯於江上遊,先以一萬人據雲頂山,欲取漢州。恩率千人渡江,與戰,敗之。授成都路管軍萬戶。六年,從平章賽典赤攻擒定,過九頂山,與宋軍遇,生擒其部將十八人,械送京師。九年,從皇子西平王、行省也速帶兒徵建都,恩將遊兵為先鋒,一日三戰,皆捷。時大軍久駐,食且盡,恩招諭諸蠻,得糧三萬石、牛羊二萬頭,士氣益振。廷都因山為城,山有七頂,恩奪其五,並斷其汲道,建都乃降。入朝,升管軍萬戶,戍盾州。十二年,昝萬壽以嘉定降,恩移戍嘉定。安西王遣使召恩至六盤山,問曰:“江南已平,四川未下,奈何?”恩曰:“以不徇私之重臣,豐詔督責之,則半年可下矣。”王即遣恩與木兒赤乘傳以聞。帝然之,命丞相不花符行樞密院於西川,授恩同僉院事。十五年,重慶降,不花遣恩招降反側,旬月之間,得大小州縣六十四。入朝,賞賚有加,授四川西道宣慰使。
  改副都元帥,率蒙古、漢軍萬人徵翰端,進都元帥,宣慰使如故,賜宿烈孫皮衣一、錦衣一及弓刀諸物。師次甘州,奉詔留屯,得粟二萬餘石。十八年,命恩進兵斡端。海都將玉論亦撒率兵萬人拒戰,遊騎先至,恩設伏以待,大敗之。海都又遣八把以兵三萬來攻,恩料衆寡不敵,斂兵而退。二十二年,授僉行樞密院事。卒。子德祿襲成都管軍萬戶。
  石高山,德興大。父忽魯虎從太祖定中原,太宗賜以東昌、廣平四千餘戶,遂徙居廣平之洺水。
  中統三年,高山四平章培察兒入見世祖,因奏曰:“昔太祖皇帝所集按察兒、孛羅、窟裏臺、孛羅海拔都、闊闊不花五部探馬赤軍,金亡之後,散居牧地,多有入民籍者。宜加招集,以備驅策。”帝大悅,曰:“聞卿此育,猶寐而覺。”即命與諸路招之,既籍其數,仍命高山佩銀符領之。
  四年,授管軍總管,鎮息州,軍令嚴肅,寇不敢犯。賜金符奬之。至元八年,從取光州,剋棗陽,進攻襄、樊,皆有功。十年,從阿術略地淮南。十一年,從平江南,以功遷顯武將軍。十二年鼕,丞相伯顔命以所部兵取寧國,下令無虜掠,既至城下,喻以禍福,守將開門降,秋毫無犯。復從至焦山,與宋將孫虎臣、張世傑轉成百餘裏,殺獲甚多。賜金虎符,進信武將軍,鎮高郵。
  伯顔朝京師,帝問:“有瘦而善戰者,朕忘其名。”伯顔以高山對,且盛言其功。帝即召見,命高山自擇一大郡以佚老,高山辭曰:“臣筋力尚壯,猶能為國驅馳,豈敢為自安計。”帝大悅,進顯武將軍,率所部北徵,屯亦脫山。十六年,命同忽都魯領三衛軍,戍和林屯田,以給軍儲。二十四年,從討乃顔,有功。賜三珠虎符、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守衛東宮。成宗憫其老,以其子闊闊不花襲職,賜鈔三百錠。大德七年,卒於傢,年七十六。
  隋世昌,其先登州棲霞大。父寶,徙菜陽,金末管軍都統,領鎮行村海口。太宗下山東,寶迎降,授菜陽令。歷萊州節度判官,終高密令。
  世昌其第四子也,善騎射,身長八尺,鍛渾鐵為槍,重四十餘斤,能左右擊剌,選充隊長。宋兵攻海州,世昌戰卻之。從攻漣水,世昌村雲梯攀緣而上,衆從之。遂剋其城。授馬軍千戶。
  中統元年,宋將夏貴軍淮南新城,世昌夜乘艨艟抵城下。宋兵出戰,斬首數百級。未幾,漣水復叛歸宋,世昌軍於東馬寨,擊敗宋兵。三年,改步軍千戶,還鎮行村海口。至元元年,朝議分揀正軍奧魯,授萊陽縣諸軍奧魯長官。
  七年,遷淄萊萬戶府副都撫鎮,守萬山堡,建言修一字城以田襄陽。遷管軍千戶。九年,敗宋兵於鹿門山。元帥劉整築新城,使世昌總其役。世昌立炮簾於樊城攔馬墻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世昌不肯卻,炮簾卒立。宋人列艦江上,世昌乘風縱火燒其船百餘。樊城出兵鏖戰,世昌創甚,血漬衣甲,勇氣愈壯。樊城下,遷武略將軍。
  從伯顔伐宋,攻新城。巨昌坎其城而登,中數矢,傷臂,昏眩墜地,少蘇,復進,遂拔之。明日,丞相伯顔視所坎城市一丈五尺餘,論功第一。從諸軍渡江,抵南岸,率蒙古哈必赤軍步戰,大敗宋兵,斬其將一人。十二年,從敗賈似道於丁傢州,以功賜金符。十三年,圍揚州,世昌絶其糧道,兼搜湖泊,宋兵聞鐵槍名,不取近。揚州平,充四城兵馬使。從平章阿術入覲,授宜武將軍、管軍總管。十四年,平野人原、司空山等七寨賊,進安撫使,佩金虎符,鎮澉浦。十七年,拜定遠大將軍。二十三年,改沂、郯上副萬戶。世昌前後百戰,遍體金瘡,竟以是卒,年六十一。追封定海郡侯,謚忠勇。子國英嗣。
  賀祉,益都人。父進,元帥左監軍,守淄州;改千戶,守膠州。
  祉初以質子入宿衛,至元六年襲父職為千戶,仍守膠州。七年,宋兵攻膠州,祉固守卻之。十年,領舟師五百艘為先鋒,攻五河口。軍還,殿後。時宋兵以巨索橫截淮水,號渾江竜,祉用刀斷之,卻其救兵,清河裏遂降。攻高郵、寶應,戰淮安,城下,丞相伯顔以其功上聞,授武節將軍。攻泗州,獲戰船五百艘。還,從右丞別乞城迷失入朝,帝賜以弓矢,錦衣、鞍勒,加宣武將軍,鎮新城。絶淮安、寶應糧道,獲戰船六百艘及器械,上於行樞密院,遂命領寶應軍民事。十四年,特賜金虎符、懷遠大將軍。二十年,討建寧賊黃華,有功。二十四年,以徵交趾,請行,湖廣行省檄令守輜重,屯思明州。軍還,至建康卒。
  楚鼎,安豐蒙城人。父王弁,金壽春府防御使,守宿州。太宗十一年,以州降。阿術魯命王弁守之。宋兵攻陷宿州,王弁戰歿,宋人囚鼎於鎮江府十有四年,會赦免。
  至元十二年,大兵渡江,鼎從知太平州孟之縉降。行省遣鼎諭寧國府守將孫世賢,下之,承製授鼎管軍總管,加懷遠大將軍,鎮寧國,剿建平、廣德諸盜。鼎與權萬戶孛羅臺護送徽州招撫使李銓子漢英至徽州,諭銓降。十三年,漢英與李世達叛,旌德、太平兩縣附之。鼎與兀忽納進兵,用徽人鄭安之策,按兵徐人,不血刃而亂定。十五年,鼎始受符櫻十八年,東徵日本,鼎率千餘人從左丞範文虎渡海,大風舟壞。鼎挾破舟板,漂流三晝夜,至一山,會文虎船,因得達高麗之金州合浦。後病卒。
  張均,濟南人。父山,從軍伐宋,以功為總把,戰歿。
  均襲百戶,從親王塔察兒攻鄂州,面中流矢。中統三年,從徵李璮有功,以總帥命升千戶,守淄州。至元六年,從左丞董文炳攻宋五河口,轉戰濠州北,遇其伏兵,均力戰敗之。十年,攻連州,奪孫村堡。十二年,賜金符,授忠翊校尉、沂郯翼千戶。從攻蕪湖,奪宋戰船,俘四十餘人。又從阿塔海戰有功,加武略將軍。十四年,賜虎符,加宣武將軍。
  二十二年,擢鬆江萬戶。二十四年,從鎮南王徵交趾。二十六年,從北徵,擢明威將軍、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三十年,以扈從世祖親徵乃顔功,受賞。成宗即位,命屯田和林。大軍討西北叛王,軍糧未嘗乏絶。大德元年,改和林等處副元帥。歷宣慰司同知,擢都元帥,加鎮國上將軍。延祐元年,卒。
  子世忠,襲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
  王昔剌,保定人。初事世祖,以其有勇略,賜名昔剌拔都。從攻釣魚山及阿裏不哥,纍功,賜金符,授武衛親軍千戶。中統三年,從徵李璮於濟南。四年春,元帥阿術經略河南,遣昔剌將蒙古、漢軍,復立宿州。至元六年,賜虎符,升海州萬戶。引兵攻????林山寨,多所俘獲。
  十年,授同僉東川行樞密院事。十五年,從攻夔府,有功。十六年,徙鎮萬州,卒於軍。
  二子:宏、寧。宏先佩金符,為左衛千戶。及樞密院擬寧襲武職,寧讓於宏,於是授宏中衛都指揮使,佩父虎符,而以寧代宏為千戶,佩金符。寧從阿剌臺、憨合孫北徵,追擊脫脫木兒於阿納禿阿之地。師還,又從別急裏迷失等擊賊外剌,斬首百餘級。復從忽魯忽孫北徵,有功。升右衛親軍總管,後改前衛都指揮使司、僉事。子處恭,襲宏職,仕至侍御史。李天祐,修武人。以百戶從大兵破蔡州。又從攻釣魚山有功,轉均州萬戶府都鎮撫。從破襄陽,轉戰渡江,率驍勇千人登戰艦,橫出江口。宋人列船以待,天祐持長矛鈎其船而攻之,斬獲百餘級,宋人奪氣。擢敦武校尉、總管荊南迤北站赤千戶。五年,遷武略將軍、荊湖北道屯田總管。募民能田者,躬自率之。尤習於水利,歲收數倍。卒年七十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本紀第一捲二·本紀第二捲三·本紀第三
捲四·本紀第四捲五·本紀第五捲六·本紀第六
捲七·本紀第七捲八·本紀第八捲九·本紀第九
捲十·本紀第十捲十一·本紀第十一捲十二·本紀第十二
捲十三·本紀第十三捲十四·本紀第十四捲十五·本紀第十五
捲十六·本紀第十六捲十七·本紀第十七捲十八·本紀第十八
捲十九·本紀第十九捲二十·本紀第二十捲二十一·本紀第二十一
捲二十二·本紀第二十二捲二十三·本紀第二十三捲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