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讀遍紅樓   》 覓得佳句寄情思      鬍文彬 Hu Wenbin

  覓得佳句寄情思
  ——永忠用典小議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宗室詩人永忠“因墨香得觀《紅樓夢》小說”,寫下了“吊雪芹三絶句”。其第一首雲:
  傳神文筆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淚流。
  可恨同時不相識,幾回掩捲哭曹侯。
  原詩載《延芬室詩稿》(稿本)第十五册,上面還有其叔弘旿的眉批:“此三章詩極妙。第《紅樓夢》非傳世小說,餘聞之久矣,而終不欲一見,恐其中有礙語也。”
  這是與曹雪芹“同時而不相識”的人,在讀《紅樓夢》
  之後的盛贊之詞,也是詩人發自肺腑的真情實感。詩中字字句句,令人回味無窮。因此,紅學研究者多引此詩,以評價《紅樓夢》之巨大成就。近來偶翻幾本有關曹雪芹和《紅樓夢》的詩詞評註本,發現均以字面易解,捨而不註,實是一個疏漏。
  “可恨同時不相識”七個字,以我所見,當是典出《史記》、《漢書》中的兩段小故事。其一,《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雲:“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其二,《漢書·司馬相如傳》有雲:“上(指漢武帝)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秦皇漢武,皆為一代英主,他們讀了傳世名文,竟因不能見其人而感慨萬端。由此可見,創新之作感人之深!
  永忠詩中“可恨同時不相識”一句,是因讀《紅樓夢》有感而發,其情其義亦如是。
  1982年6月12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捲首絮語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此書係自愧而成
通靈寶玉:一塊被幻化的頑石賈寶玉:前身是一塊“美石”智而通則悟
難得糊塗寧榮二公的囑托與寧國府的祭宗祠實非別書之可比
《紅樓夢》中的一樁難解之謎尤氏心內有什麽“病”?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裙釵一二可齊傢
萬不可奢華過費敏探春“興利除弊”三人成衆,衆志成城(1)
三人成衆,衆志成城(2)不過實錄其事我心裏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娶妻當如薛寶釵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1)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