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两千年中国历史中的风云变局:喋血的权杖(精选) 》
五 谁赢得这场战争,谁就赢得天下(2)
王觉溟 Wang Jiaoming
刘秉不寒而栗,只好开口说:“尚书的事务我可以对付,军事上则由领军全权负责。”
萧道成把目光转向袁粲,表示要把军权让给他,袁粲连连大呼不敢当。
主角在唱白脸,王敬则这个配角当然就唱起了黑脸。他拔出佩刀,一跃而起,大声说:“天下事都要由萧公决定,敢有开口说一句的,血染敬则刀1说完就要求萧道成马上即皇帝位。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做大事须趁热打铁,看谁再敢多言!?”
萧道成一脸正色,呵斥道:“你这是不明事理1
袁粲刚想开口,王敬则又大喝了几声,袁粲只好把话生生吞进了肚子里。
一直沉默不语的褚渊看此情势,知道“四贵”已经成为历史了,眼下只有“一贵”,于是说:“没有萧公事情就不能解决。”然后取过议案让萧道成决定。
萧道成长叹了一声,说:“既然你们都不肯任事,我也就不好推辞了。”然后签署了议案,命人准备法驾,到东府迎立安成王刘淮。
萧道成站起来,给王敬则使了个眼色,随后大踏步朝殿外走去。
袁粲和刘秉准备跟上他,却被王敬则那把明晃晃的长刀挡住了去路。直到萧道成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王敬则才给他们让出了一条道。
刘秉垂头丧气地出宫后,在路上碰见了堂弟刘韫。刘韫非常纳闷:这种时候当朝的辅政大臣居然在街上溜达!?
刘韫大声问刘秉:“今天的事不是由大哥总负责吗?”
刘秉说:“我们已经让给领军了。”
刘韫一听,猛捶着自己的胸脯:“大哥身上难道没有一丝血性了吗!?今年咱们全要被灭族了1
元徽五年(477)七月十一日,年仅十一岁的安成王刘淮即皇帝位,改元升明,大赦天下。是为宋顺帝。
七月十五日,萧道成任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
褚渊依附萧道成。袁粲和刘秉拱手让权,挂着名义职务,成为新政权的点缀品。
从这一天开始,刘宋王朝名存实亡。
幼主即位,萧氏当权,有一个人当即怒发冲冠。
他就是沈攸之。
沈攸之多年来一直把天下视为囊中之物,所以不急不躁。他绝对没想到名望和地位一直在自己之下的萧道成居然抢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只要再往前走半步,天下便是他萧道成的。
沈攸之生出了空前的危机感。左右也力劝他起兵。可是沈攸之投鼠忌器,因为还有一个儿子沈元琰在建康任司徒左长史。他不得不强抑怒火,上表向萧道成表示祝贺。
数日后,儿子沈元琰从朝中归来。
沈攸之想:是时候了。
与此同时,早早就安插在沈攸之身边的那颗钉子、雍州刺史张敬儿怀疑沈攸之即将起兵,就向沈攸之的司马陈攘兵试探。
这个陈攘兵是张敬儿刻意结交的朋友。他不便明说,又不好隐瞒,于是给张敬儿寄了一只马镫。张敬儿一看就清楚了。这是在暗示他大事已经提上日程,随时可能发动。
张敬儿立刻做出了应变的部署。
数日后,沈攸之集结重兵,发布檄文,派遣使者分别邀请雍州刺史张敬儿、豫州刺史刘怀珍、梁州刺史范柏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内史王文和同时起兵。
然而,直到此刻,沈攸之才蓦然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单。
张敬儿、刘怀珍、王文和第一时间就斩杀了来使,并即时呈报朝廷;剩下的范柏年、姚道和、庾佩玉皆按兵不动,持观望态度。
可是,箭在弦上,沈攸之已不得不发了。
升明元年(477)十一月十二日,沈攸之派遣辅国将军孙同等人相继率领大军顺江而下,直扑建康。
刘宋帝国最后两个军事强人的巅峰对决终于开场了。
这是最后一战。
谁赢得这场战争,谁就赢得天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絮言(1) | 序言·絮言(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1)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2)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3)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4) | 三 丧钟为谁而鸣(1) | 三 丧钟为谁而鸣(2) | 三 丧钟为谁而鸣(3) | 四 一语成谶(1) | 四 一语成谶(2) | 四 一语成谶(3) | 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1) | 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2) | 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1) | 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2)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1)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2)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3)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4) | 三 赵王府的上空晦气盘桓(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