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 》 紅色後代的蘇聯印記 》
獲頒紀念章
趙嘉麟 Zhao Jialin
葛萬青 Ge Moqing
時針走到了2005年4月29日。
坐落在北京東直門北中街的俄羅斯使館門前陸續迎來了一位位頭髮花白的中國老人。他們見面後熱烈地互相擁抱,稱呼對方的俄文名字,並用流利的俄語相互寒暄。
他們就是當年在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成長起來的小學員。
這一天,在使館二層左側的大廳裏,這些昔日的小學員將接受來自第二故鄉的奬賞——獲頒“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俄羅斯駐華大使羅高壽、外交部部長助理李輝、俄羅斯駐華武官阿列剋謝耶夫、俄羅斯文化參贊梅捷列夫出席頒奬儀式。
大廳裏很快擠滿了人。沉默少言地李敏坐在大廳的一角,沉迷在自己的思緒裏;活潑的李叔華穿梭在人群中間,和每個人打着招呼;滿頭銀發卻精神抖擻的李特特穿了一身淡藍色的套裝,讓人不禁想起當年她在單杠上那英姿颯爽的身影;劉愛琴正興致勃勃地嚮一旁的記者展示胸前佩戴的奬章——“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60年”紀念章……
大廳的一角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和輕聲的吟唱,那是一些學員在興高采烈地排練隨後要演出的節目——歌麯《神聖的戰爭》。60年前,這首歌曾被無數蘇聯人民和紅軍戰士反復吟唱以激勵革命熱情,國際兒童院的小學員們對它也早已爛熟於心,然而今天唱來卻具有了另一番滋味。
頒奬活動正式開始,人群頓時安靜下來。身着灰藍色西裝的俄羅斯駐華大使羅高壽緩緩地走到麥剋風前,聲音莊重而激動:“俄羅斯不會忘記包括中國在內的反希特勒聯盟各國人民為戰勝法西斯主義所做出的貢獻。戰爭期間,你們中的不少人正在蘇聯。你們在後方忘我勞動,保障蘇軍的軍服、食品供應;你們在軍醫院服務,照料傷病人員……”
黃健代表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學員緻詞。在發言中,黃健深情地回憶道:“那時候蘇聯紅軍的裝備比較差,我們就挨傢挨戶的收空瓶子,瓶子裏裝了燃燒液後就可以充當炸坦剋的武器;年紀大的同學還會跟着當地人民一起到城市外去挖地壕用來阻住敵人坦剋的去路;鼕天我們還到機場掃雪,幫助戰機及時的起落……”
隨後,羅高壽高聲宣讀獲奬人員名單:“李特特、黃健、陳祖濤……”
獲奬者逐個上前領奬,不少人的眼中噙滿激動的淚水。當羅高壽將紀念章遞給李特特時,這位曾在民兵團接受過軍訓並獲得了“女輕機槍手”證書的老人,原地立正,擡起微微顫抖的右手——她用軍人的最崇高的表達方式——軍禮,嚮頒奬者答謝,雙眼中透出堅毅的目光。
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枚紀念章都能發到本人手上了,他們中的有些身在外地,有些因健康原因不能前來,還有些已經離開人世,其中包括賀子珍、毛岸英、劉允斌……
當最後一枚紀念章被頒發出去的時候,大廳裏再次響起那首慷慨激昂的老歌——《神聖的戰爭》:
“起來,偉大的國傢,做决死鬥爭,要消滅法西斯惡勢力,消滅萬惡匪群!
敵我是兩個極端,一切背道而馳,我們要光明和自由,他們要黑暗統治!
全國人民轟轟烈烈,回擊那劊子手,回擊暴虐的掠奪者和吃人的野獸!
不讓邪惡的翅膀飛進我們的國境,祖國寬廣的田野,不讓敵人蹂躪!
腐朽的法西斯妖孽,當心你們的腦袋,我們要埋葬你們這些人類不肖子孫!
貢獻出我們一切力量和全部精神,保衛親愛的祖國,偉大的聯盟!
讓高貴的憤怒,像波浪翻滾,進行人民的戰爭,神聖的戰爭!”
歌聲中,老人們爭相與即將卸任歸國的羅高壽合影留念。
活動結束後,一位西裝革履的老人匆匆離開了使館,他是朱敏的丈夫、曾擔任外交官的劉錚。他急着趕回去,把紀念章交給臥病在床的妻子。
劉錚回到傢中後,發現躺在臥室床上的妻子還沒有入睡。這也難怪,她知道今天一定會有很多當年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的學員去俄羅斯大使館參加活動。
劉錚走到床前,握住妻子的手,輕聲說道:“北京的同學們都來了,活動很熱鬧,大傢都很關心你的情況。”
朱敏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微笑。由於患病,她已經無法開口說話了,而且雙眼也已失明。
“羅高壽大使給你頒發了紀念章,並祝你早日恢復健康。”劉錚說着,從口袋裏掏出紀念章,“我給你戴上。”
朱敏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劉錚又從床頭櫃中拿出了一大一小兩個盒子。其中大的一個盛放着“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60年”紀念章。劉錚將它拿了出來,與剛纔為妻子戴上的那枚紀念章並排別在了一起。
那個小一些的盒子外形精緻,裹着藍色的絨布。劉錚小心翼翼地打開翻蓋,一枚指甲蓋大小的徽章進入眼簾。徽章表面罩着有機玻璃,大紅底色襯托下,偉大革命導師列寧的金色頭像熠熠生輝。是的,這正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朱敏在被關入集中營前冒死藏在舌頭底下的那枚列寧徽章!
當丈夫將它放在妻子手心的一瞬,朱敏的眼眶濕潤了。摩挲着見證自己坎坷人生的這枚小小的徽章,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劉少奇揮別子女(1) | 劉少奇揮別子女(2) | 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1) | | 蔣介石派來了大飛機(2) | 與周恩來夫婦同行(1) | 與周恩來夫婦同行(2) | | 迪化巧遇小夥伴(1) | 迪化巧遇小夥伴(2) | 任弼時“賠不是” | | 賀子珍的遭遇(1) | 賀子珍的遭遇(2) | 毛氏兄弟(1) | | 毛氏兄弟(2) | “沉睡”的列寧(1) | “沉睡”的列寧(2) | | 革命後代的“避難所”(1) | 革命後代的“避難所”(2) | 革命後代齊聚一堂(1) | | 革命後代齊聚一堂(2) | 天堂般的生活(1) | 天堂般的生活(2) | | 難學的俄語 | 毛岸英的疑惑 | 鄧穎超“打前站”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