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國人史綱   》 八 奇異的寄生集團      柏楊 Bai Yang

  當北朝士大夫的門第世傢制度,獲得重建時,南朝這個根本就沒有受過打擊的制度,正在蒸蒸日上。
  南朝諸國繼承了晉帝國政權,同時也繼承了晉帝國的社會結構。由九品中正而日盛的門第世傢,隨着大批流亡客,於上世紀(四)移殖到江南。但並不是所有的門第世傢都能保持原狀,像何、杜諸姓,晉政府南遷後就默默無聞,因為門第世傢建築在官位上和土地上,是“官”和“地”的結合産品,一旦無官無地,門第世傢也就消滅。流亡客中的豪族,稱為“僑姓”,江南土著中的豪族,稱為“吳姓”。僑姓中以王、謝、袁、蕭最為尊貴。吳姓中以顧、陸、朱、張最為尊貴。政權既然握在僑姓之手,吳姓地位當然比僑姓要低。
  門第世傢制度,在歷代帝王大力支持下,日趨嚴格和精密。一姓之中,還要再分等級,像王姓,因大宗小宗之故,住在建康(江蘇南京)烏衣巷的一支,尊貴中尤其尊貴,誠所謂“萬王之王”。所以平民出身的庶姓官員根本不可能升遷到中階層,吳姓固然可能升遷到高階層,但不能升遷到最高階層。南齊帝國第一任皇帝蕭道成曾經考慮任用張緒當國務院右最高執行長(尚書右僕射),宰相工儉反對,他說:“張緒固然是適當的人選,但他是土著吳姓,不可以居這麽高的地位。”大臣褚彥回抗議說:“晉帝國也曾任用過顧和、陸玩當宰相。”王儉說:“晉帝國是一個沒落王朝,不足效法。”蕭道成衹好作罷。
  王儉不過一個例子,流亡僑姓對土著吳姓的讓步,有一定的限度。對於普通平民出身的庶姓,態度當然更為嚴厲。高級門第世傢為了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他們用婚姻作為手段,結成一個堅強而奇異的士大夫集團。寧可使自己的女兒嫁給門當戶對的白瘋,也不跟平民庶姓通婚。假如有人跟平民庶姓通婚,那會使全體士大夫震動,不惜藉政治力量予以破壞。身為高門第世傢,但比較貧窮的王源,貪圖巨額聘金,把他的女兒嫁給富陽(浙江富陽)富豪滿傢,“滿”是標準的平民,更是標準的庶姓。身為大臣的瀋約,就大動幹戈的嚮皇帝正式提出彈劾,他說:“禮教凋零,世傢墮落。”認為對世道人心和國傢命脈,都有嚴重傷害。
  高等門第世傢既結合成一個集團,遂成為士大夫中的士大夫。跟平民庶姓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以跟平民庶姓結交為莫大恥辱。我們用下列兩個例證,說明此一現象:
  一件是,本世紀(五)初南宋帝國時,皇帝劉裕最親信的大臣王宏,他雖然姓王,卻是庶姓的王。劉裕告訴他:“你如果想當士大夫,必須王球允許你跟他在一起共坐纔行。你不妨說奉我的命令,前去試試。”王球是當時宰相,當王宏在他身邊要坐下時,王球用手中的扇子阻止他:“你不可以坐。”王宏狼狽逃回,劉裕抱歉說:“我也沒有辦法。”
  另一件是,南齊第二任皇帝蕭賾最寵信的大臣紀僧真,嚮蕭賾請求:“我的出身不過本縣武官,請陛下准許我當士大夫。”蕭賾說:“這事由江(學攴)作主,求我沒有用,你可去找他。”江(學攴)是司法部部長(都官尚書),紀僧真前去拜訪,剛要坐下,江(學攴)立刻命僕人把自己的座位搬開。紀僧真嚮蕭賾訴屈,蕭賾說:“士大夫不是皇帝可以委派的。”
  ——事實上恰恰相反,士大夫正是皇帝委派的結果,像王球、江(學攴)之流的門弟世傢,兩代下來不給官做,身份地位便全化為烏有。
  再一件是,路太後的侄兒路瓊之,拜訪中書今(宰相級)王僧達。路瓊之的父親曾經當過王傢的侍衛,所以他不僅是庶姓門第,而且還是僕人門第。王僧達並不因他是大臣,姑母又是皇太後而尊重他。在路瓊之告辭後,王僧達命人把路瓊之坐過的小板凳扔掉,以表示他的輕衊。不過這一次端架子的結果不太理想,路太後的反應很激烈,吩咐她兒子劉駿把王僧達逮捕絞死。
  士大夫是一種世襲的沒有封爵的貴族,北魏帝國元宏所恢復的制度,即以南朝現行制度為藍圖,比着葫蘆畫起來大瓢。這種貴族唯一的職業是做官,以門第和世傢的高低,確定官職或能力的高低。南宋帝國時,甲姓門第的子弟,二十歲成年後第一次任職,就要當中央政府科長級官員(秘書郎)。這種情形自然産生一種結果,即他們十分珍惜自己的門第和世傢。他們固然高立於廣大的平民庶姓之上,同時也旁立於政府和國傢之外。是一個衹享權力,既沒有義務,也沒有道德責任的純勢利的寄生集團。平時他們不繳納任何賦稅,戰時他們不服任何兵役或勞役,而衹站在勝利者的一邊,幫助維持安定局面,並從而做官,用政治力量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
  士大夫不但輕視平民庶姓,而且還數典忘祖的輕視君主、政府、國傢。君主被殺被逐,以及改朝換代,無論晉帝國也好,南宋帝國也好,南齊帝國也好,或其他任何政權,興亡盛衰,都漠不關心,而衹關心自己的門第世傢。所以士大夫從不忠於任何君主或任何政府,更不忠於國傢。因為任何效忠都有導致犧牲的危險,他們不需要效忠,照樣可以掌握權柄,所以他們衹忠於自己的門第世傢就夠了,因為門第世傢就是自己的政治權勢、社會地位,和經濟財富的能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第一章歷史舞臺
一 空中·馬上二 河流·湖泊
三 山四 沙漠·萬裏長城
五 城市六 地理區域
七 演員第二章神話時代
一 開天闢地二 五氏
三 東西方世界第三章 傳說時代
一 黃帝王朝二 姬軒轅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四 東西方世界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