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全方位健康素食讀本:完全素食手册 》
第15節:完全素食手册(14)
蘭茨 Lan Ci
辰子 Chen Zi
薺菜
薺菜又名護生草、菱角菜、地菜、地菜花等。以嫩葉供食。原産於中國,現在雖被視為野菜,歷史上卻是人們常吃的一種蔬菜。古代的蔬菜很少,常見於文字記載的主要有五種:葵、藿、韭、菘、薺。葵即鼕葵;藿即黃豆苗的嫩葉;韭即韭菜,今仍用古名;菘即白菜;薺即薺菜。中國早在公元前300年的春秋時期就已有關於薺菜的記載。《詩經》記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宋代蘇東坡從政時,曾食薺菜而感"雖不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並大為贊賞。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薺生濟濟,故謂之薺。釋傢取其,作挑杖可避蚊蛾,謂之'護生草'"。薺菜味道鮮美,在古代,人們多把它當作主要度荒野菜之一。薺菜雖被稱為野菜,卻是營養豐富而均勻的美蔬。不但在春天可以鮮食它,而且可以采摘幹貯,長期備用。目前,國內各地已開始人工種植。
【營養推演】
B族維生素、維生素C、鈣、磷、鐵、鉀、錳、鎂
【瘦身指數】70%
薺菜是高纖維素的食物。富含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並含黃酮甙、膽鹼。是降壓、健脾、利水的減肥野味,並適用於各種肥胖癥。
【飲食禁忌】
薺菜作為一種野菜,具有寬腸通便的作用,因此便清腹瀉者應慎食。在選購時,應註意薺菜鮮嫩程度,老的和開花的薺菜勿食。
【特別貼士】
薺菜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鬍蘿蔔素、抗壞血酸、核黃素、鉀、鈉、鈣、鐵等多種成分。此外尚有膽鹼、乙酰膽鹼、檸檬酸、脂肪酸、糖類、芳香甙、芳香糖甙及黃酮類等物質。但它的醫藥價值被人們不斷認識,民諺說:"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中醫學認為,薺菜性平、味甘、微寒、具有利尿、止血、清熱、明目、解毒、降血壓等作用。現代醫學研究指出,薺菜能興奮神經,降低血壓及縮短凝血時間。薺菜可減少胃癌和呼吸道癌的發病率。美國學者指出,其防癌作用可能與薺菜中含有二硫酚硫銅有關。
【素食推薦】
雙色薺菜
材料:
薺菜250剋、口蘑100剋、青椒1個、色拉油30剋、水澱粉50剋、????4剋、味精2剋、蔥絲3剋、花椒油3
做法:
1. 將薺菜擇洗幹淨,入沸水中略焯,撈出控去水分,切寸段裝盤備用;
2. 口蘑洗淨,去蒂,將頭切為片,青椒洗淨去籽、蒂,切成與口蘑同樣大小的片裝盤備用;
3. 炒鍋上火,放入色拉油,油燒至七成熱時,入蔥絲炒出香味,放入蘑菇片和青椒塊,同炒至熟,放入碗中調料調味勾芡即可倒入菜盤中,淋上花椒油拌勻即成。
鬆子薺菜
材料:
南豆腐2盒、薺菜100剋、鬆子30剋、????4剋、味精2剋、鬍椒粉2剋、香油3剋、濕澱粉15
做法:
1. 將薺菜洗淨焯過,豆腐切丁焯過;
2. 將薺菜剁成細末;
3. 鍋內加雞湯、薺菜、豆腐、調料煮沸後勾芡,撒上鬆子,淋香油即可。
秘製薺菜羹
材料:
薺菜100剋、鬍蘿蔔及筍各50剋、味精2剋、????4剋、香油3剋、鬍椒粉2剋、清湯150剋、水澱粉50
做法:
1. 薺菜洗淨,入沸水中焯一下,鬍蘿蔔、筍切絲,下沸水中稍焯備用;
2. 鍋中註入清湯,加適量水及????煮熬至湯沸,加入薺菜、鬍蘿蔔絲、筍絲,再加入鬍椒粉、味精、香油、水澱粉調勻成羹即成;
香菜
香菜又稱芫荽、鬍荽、????荽等。嫩苗可做菜,果實或全草可做藥用。原産於地中海沿岸國傢,據考證,埃及人在公元前五千年就開始食用香菜。《聖經》中的《出𠔌記》記載用香菜籽的味道來解釋別種食物,顯見香菜籽乃是當時常見食品。羅馬人把香菜從埃及帶到西歐。中世紀歐洲人主要用其種子,粉碎後,添加在香腸、面包、酒類等食品中。他們經常用香菜葉子和籽來掩蓋壞了的肉的臭味。英國在伊麗莎白一世時期,把香菜籽磨粉調一種在婚禮時喝的酒,現在香菜籽常用於調雞尾酒或泰國咖啡。
據相關考證,香菜在漢代傳入中國,並在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北魏《齊民要術》已有栽培技術和腌製方法的記載。香菜在傳入中國後,因帶有辛辣的特殊清香氣味,被道傢列為"五葷"之一,並被用於驅邪鎮鬼的法寶。根據《爾雅翼》記載,道傢五葷為韭、蒜、蕓薹(油菜類植物)、鬍荽(香菜)、薤。《本草綱目》中則記載為∶"煉形傢以小蒜、大蒜、韭、蕓薹、鬍荽為五葷。"香菜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香菜可消𠔌,治五髒、補不足等。許慎的《說文解字》釋"芫"字為"魚毒也":釋"荽"字為"以香口也"。也提到香菜能祛風解毒,芳香健體。
香菜依種子的大小可分兩類,大果型的果實直徑7-8毫米,小果型直徑僅3毫米左右。中國栽培的屬小粒種,香菜的適應性較強,在生長時期既可度過酷暑,也能度過嚴寒。香菜喜冷涼,以日照較短氣溫較低的秋季栽培産量較高,品質較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完全素食手册(1) | 第3節:完全素食手册(2) | 第4節:完全素食手册(3) | 第5節:完全素食手册(4) | 第6節:完全素食手册(5) | 第7節:完全素食手册(6) | 第8節:完全素食手册(7) | 第9節:完全素食手册(8) | 第10節:完全素食手册(9) | 第11節:完全素食手册(10) | 第12節:完全素食手册(11) | 第13節:完全素食手册(12) | 第14節:完全素食手册(13) | 第15節:完全素食手册(14) | 第16節:完全素食手册(15) | 第17節:完全素食手册(16) | 第18節:完全素食手册(17) | 第19節:完全素食手册(18) | 第20節:完全素食手册(19) | 第21節:完全素食手册(20) | 第22節:完全素食手册(21) | 第23節:完全素食手册(22) | 第24節:完全素食手册(2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