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 朱門   》 第15節:三(3)      林語堂 Lin Yutang

  他對她喊道:“春梅,你要不要去笛笙樓聽個女的唱大鼓?北京來的。我接到四張明晚的招待券。報紙上提過這個女的呢!”
  春梅說她很願意去。“婆婆去不去?”她問道。她知道太太鬧神經痛,正躺在床上。
  “我想她不會去。”
  “我想帶三姑和孩子去。”
  “你們年輕人去。那個地方孩子去不好,叫祖仁和香華跟你們坐我們傢那輛車去。我要他們明晚過來吃飯。打電話說我有事要和祖仁商量。然後你們再一起去看戲。”
  她打電話給祖仁的太太香華,香華很高興,來西安後,她一直覺得無聊極了。
  春梅回房後,範林拿出一封大哥剛來的信給她看。
  “我大哥真是瘋了,莫名其妙地寫了這封怒氣衝衝的信來。他是氣我賺錢。”
  “信上怎麽說?”春梅把全家發生的大小事情都看成是自己的職責。
  “哦,說到我們大湖邊的回族鄰居。他認為我們該拆掉水閘,好讓水流嚮回人的𠔌地。”
  所有的傢事中,春梅最不瞭解三岔驛的大湖。她衹知道他們鹹魚生意全靠那裏得來。她從沒去過那裏。每回杜範林和杜太太去,她都得留在傢裏照料一切。
  杜太太把她留在西安,還有一個理由——祖宗的祠堂在三岔驛。杜太太絶不讓春梅參加祭祖,怕她成為傢裏正規的一分子,那樣會産生微妙的問題。年輕聰明的春梅可能憑着是“孫子們”的母親而壓倒她。杜太太連一回合也沒贏過這個丫頭。
  春梅知道老爺每回看到柔安的父親在信裏提到水閘,就冷冷發笑。她知道那道水閘替三岔驛的老百姓帶來睏擾,也引起他們兄弟倆的不和。
  “告訴我咱們那些回族鄰居的事吧,柔安她爹怎麽說?”現在她說。
  杜範林知道春梅在管傢方面很能幹,可是他從不和她討論重大的决策。如何對付回人是他要和兒子商量的事,對女人來說,不大易理解,所以他笑笑說道:“別讓你這漂亮的頭腦為這種事煩惱。”
  春梅受了委屈,但是沒說什麽。
  第二天晚上祖仁和香華來吃晚飯。他是個方臉的年輕人,身材短小而精悍。他和時下的先進年輕人一樣,穿一件扣着領口的海藍色嗶嘰中山裝。外衣口袋突出一支金筆。香華很時髦,穿一件緊貼的旗袍,瘦削的臉仔細地抹了胭脂。
  祖仁來和他爹談論生意。他不瞭解這些年輕女人們為什麽對聽大鼓這麽有興趣。他從來不愛聽音樂,管他是國樂或是西樂。在紐約大學念書的時候,他喜歡到露西劇院看表演。有一回別人帶他去卡內基音樂廳聽演奏,他在座位上局促不安,感覺像是被迫來聽一小時不知道哪一國的講演,而又不敢提早離席。今晚是因為香華很想去,他纔勉強同行,他知道陪太太一塊參加晚會是做丈夫的義務。
  飯桌上他爹提起大伯的來信,他把信看了一遍。
  “都是傻話。我們重視鹹魚的生意。惟一沒做的當然是把湖水閘起來。自從我築起那道水閘,湖裏的水位升高了十尺左右。水量一增加呀,每年我們都抓到更多大魚。現在我們的鹹魚還遠銷到太原、洛陽呢。生意將繼續擴大,而且我們可以盡量地放魚苗進去。衹要不被河水衝走,魚就會繁殖得愈來愈多。我真不懂大伯有什麽好擔心的。我已經要市政府的人在水閘上貼佈告,凡是入侵者都要送法嚴辦。幾個士兵就夠對付人了。”
  “我爹就是擔心這一點。他說士兵不能阻止戰爭,倒是會引來戰爭。他不相信我們可以憑武力去保護這個遠在山裏頭的水閘。”柔安說。
  祖仁帶着急速、半謙虛的笑容看着堂妹。
  “柔安,你爹是個大學者。但是他不懂得做買賣。”
  他說得很客氣,以免得罪了她。柔安知道水閘是他想出的鬼主意——他回來加入他爹業務之後所想出來的第一個賺錢計劃已經發生效用了。她不想和他爭辯,衹說:“我聽爹說過,爺爺就是不依靠武力,纔使得三岔驛躲過了一場流血戰爭。”
  春梅專心地聽,沒有插嘴。香華則一嚮對丈夫的生意不感興趣。柔安一心想去聽大鼓。在北平的時候,她就很喜歡去聽人說書,那些說書的都有一種專門的技藝,把歌麯和音樂揉進故事裏去。崔遏雲是北平來的。何況,柔安讀過一篇文章談及這個女孩的表演,文章上署名“飛”。一吃完晚飯,大夥兒都準備好到笛笙樓茶館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自序第2節:一(1)第3節:一(2)第4節:一(3)第5節:一(4)第6節:一(5)
第7節:二(1)第8節:二(2)第9節:二(3)第10節:二(4)第11節:二(5)第12節:二(6)
第13節:三(1)第14節:三(2)第15節:三(3)第16節:四(1)第17節:四(2)第18節:四(3)
第19節:五(1)第20節:五(2)第21節:五(3)第22節:五(4)第23節:五(5)第24節:五(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