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中国高端访问2:向你解密文坛符号背后 》
第15节:李瑛:用真情颂歌时代最强音(1)
吴志菲 Wu Zhifei
余玮 Yu Wei
李瑛
用真情颂歌时代最强音
李瑛,著名诗人,有"部队诗人"之称。1926年出生于河北丰润,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历任随军记者、部队文艺工作者,《解放军文艺》编辑组长、副总编、总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出任过中国文联执行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理事委员、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理事、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
"长诗热"已经构成了诗坛的一道风景。最近,记者在书市上便见到过好几部,有《共和国第一旗》(5000余行)、《邓小平》(6000余行)。据说,南京有位作者创作了长诗《孙中山》、广东有几位作者合写长诗《百年期待》,河北有人在写一部3万余行的长诗,四川一位诗人在写关于世纪思考的长诗,4000余行。近一段时间以来文坛上写"长诗"的越来越多,这种久违了的"长诗热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人们生活更加忙碌的今天,诗人们为何选择了长诗的创作?或许这些诗作者正在探索一条新的诗歌创作之路,或许漫于诗坛的某些诗风(如疏远政治、躲避崇高、怪诞晦涩、矫揉造作等)已经让人产生了厌倦,长诗热正好是对这种不良诗风的纠正。于长诗,如今的青年人想必并不陌生,中学课本上便有老诗人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成为人们百读不厌的精品。今天,他又写下了3600余行的长篇精品《我的中国》。
生活给诗人以糖
回顾著名诗人李瑛多年来的作品,从表现焦裕禄事迹的《一个纯粹的人的颂歌》到怀念伟人周恩来的《一月的哀思》,从纪念彭加木的《罗布泊的石子》到探讨人生价值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直至纪念唐山大地震20周年、香港回归的这部长诗《我的中国》,虽然创作年代不同,但诗人李瑛的诗作却始终关注着其时最令人瞩目的社会焦点。
对此,李瑛如是说:"一个作家应该怀有崇高的理想,一个诗人,应该时刻关心时代的变化。在我50多年的创作中,我写过各种类型的诗,但写得最多的还是这类政治抒情诗。著名诗人艾略特曾说过,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就是在写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我觉得,真正伟大的作品,应该与时代、人民群众的脉搏是相通的。"李瑛讲,他不会"编诗"、"编故事",只是记录了自己看到的、内心中永远忘不了的东西。正因为他把自己也放到了诗里面,用真情、说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他的诗作总是那么脍炙人口,撼人肺腑,《我的中国》这催人奋进的旋律便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民族真挚的爱。
李老也承认,政治抒情诗不是用新闻语言、社论语言去反映国家、民族、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诗人要运用经过提炼的、艺术的语言,选择比较强的、有表现力的词汇,新鲜的意向,准确地反映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感情共鸣,得到美学上的享受。"诗人的灵感来自情感的积淀,他的诗乃是"一个老人 / 含着激动的泪光 / 歌唱"。
"时间都已死去 / 历史却并未失重 / 时间都已死去 / 声音却并未冷却"。"我就是从一杯酒 / 认识酿造它的是 / 昆仑山头的白雪 / 屈原的叹息和 / 杜甫的渴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东方出版中心 |
|
|
第1节:臧克家:文亦诗,人亦诗(1) | 第2节:臧克家:文亦诗,人亦诗(2) | 第3节:臧克家:文亦诗,人亦诗(3) | 第4节:臧克家:文亦诗,人亦诗(4) | 第5节:臧克家:文亦诗,人亦诗(5) | 第6节:臧克家:文亦诗,人亦诗(6) | 第7节:贺敬之:人生之诗因跌宕而动人(1) | 第8节:贺敬之:人生之诗因跌宕而动人(2) | 第9节:贺敬之:人生之诗因跌宕而动人(3) | 第10节:贺敬之:人生之诗因跌宕而动人(4) | 第11节:贺敬之:人生之诗因跌宕而动人(5) | 第12节:贺敬之:人生之诗因跌宕而动人(6) | 第13节:贺敬之:人生之诗因跌宕而动人(7) | 第14节:贺敬之:人生之诗因跌宕而动人(8) | 第15节:李瑛:用真情颂歌时代最强音(1) | 第16节:李瑛:用真情颂歌时代最强音(2) | 第17节:李瑛:用真情颂歌时代最强音(3) | 第18节:李瑛:用真情颂歌时代最强音(4) | 第19节:舒乙:众人称甲的“爱国者导弹”(1) | 第20节:舒乙:众人称甲的“爱国者导弹”(2) | 第21节:舒乙:众人称甲的“爱国者导弹”(3) | 第22节:舒乙:众人称甲的“爱国者导弹”(4) | 第23节:舒乙:众人称甲的“爱国者导弹”(5) | 第24节:舒乙:众人称甲的“爱国者导弹”(6)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