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細述金瓶梅 》
二 作者之謎(1)
楊鴻儒 Yang Hongru
自《金瓶梅》問世以來,人們爭論最多、最熱的話題是:《金瓶梅》的作者是誰?因為這個問題涉及作品的人物、題材、主題、源流、民族形式,即真實性、時代性、繼承性、藝術性等等以及傳統表現手法諸問題。因而自然而然地引起了讀者普遍的關心。它的諱莫如深,開了一代風氣。到底真實姓名是什麽?不知道。僅僅衹留下一個化名:蘭陵笑笑生。“蘭陵”,古地名有三:一為山東嶧縣,一為江蘇武進,一為安徽境內。“笑笑生”亦係托名,“笑笑生”是否“欣欣子”?是否“弄珠客”?
人們知道,匿名、托姓在明末清初的小說中是常見的,這當然與文風、文壇情況有關。一般來看,與當時文壇視詩文為高雅,視說部為猥瑣的時風有關,小說戲麯等通俗文學的地位低下,不被重視,作者的社會地位相應也較低,受到種種壓製或歧視。但亦可能因專製政治的酷烈易招禍,或其人皆深極憤懣,有不可告人之隱,於是委屈譬喻而出之,可能是不願、不敢、不屑罷了。於是,一個“蘭陵笑笑生”尋覓得我們好苦!四百多年來,讀者為了尋找這個“蘭陵笑笑生”不知道花費了多少時間與精力,鈎沉索隱,剔抉爬梳,銳意窮蒐,但迄今為止仍是莫衷一是,聚訟紛紜,尚未得出一個較為令人信服的結論。《金瓶梅》的作者之謎似乎成為千古之謎!
其實關於《金瓶梅》之著作者,在明代中(即該書作者的同時代)就原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嘉靖間大名士說
首創此說者為瀋德符。他在《萬歷野獲編》捲二十五“附錄”《金瓶梅》條中指出:“聞此為嘉靖間大名士手筆。”
(二)紹興老儒說
首創此說者為袁小修(中道)於萬歷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在其兄中郎(宏道)傢見到《金瓶梅》後所說:
“舊時京師,有一西門千戶,延一紹興老儒於傢。老儒無事,逐日記其傢淫蕩風月之事,以西門慶影其主人,以餘影其諸姬,瑣碎中有無限煙波,亦非慧人不能。”(見《遊居柿錄》第九百七十九條)
(三)金吾戚裏門客說
首創此說者為謝肇淛。“金吾戚裏”,不詳。據《麻城劉傢和〈金瓶梅〉一文》稱,係指劉承禧父親劉守有親戚梅國禎(公元1542—1605年),字老生,號衡湘,麻城人,常“遊金吾戚裏間”,“相與裙簪之遊,調笑青樓,酣歌酒肆”,“後房姬妾繁多”,與小說中描寫的生活狀況相吻合。
謝肇淛在《小草齋文集》(現存日本尊經閣文庫)捲二十四《金瓶梅跋》雲:
“《金瓶梅》一書,不著作者名代。相傳永陵中有金吾戚裏,憑怙奢汰,淫縱無度,而其門客病之,采摭日逐行事匯以成編,而托之西門慶也。”
現在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上述三種說法的正確性。第一,瀋德符說“聞此”,這二字已經告訴我們是推測之詞,是捕風捉影之說,並無確指。至於“嘉靖間大名士”這六個字卻使許多人迷了竅,追求大名士。但是“嘉靖間”大約50年之久,什麽是“大名士”?毫無尺度與標準,這等於入無何有之分,尋子虛烏有之人,當然無結果。
再說第二,袁中道的觀點值得註意:(1)最早透露了《金瓶梅》作者的信息;(2)明確說明是紹興人,而非山東人。紹興者即可稱南方人,或東吳;(3)作者是生活在達官貴人傢的下層文人,並非大名士;(4)《金瓶梅》乃記錄西門千戶傢“淫蕩風月”之事而成。可惜就是未提出“老儒”是誰,或專指誰,遂使小說作者成為四五百年之“懸案”。
第三,謝肇淛這則“跋”是寫於萬歷四十四或四十五年之間,當時因為袁中郎有信函追索前藉給謝肇淛閱讀的《金瓶梅》,謝讀完之後,順手書寫一“跋”,乃合乎情理。說明:(1)《金瓶梅》的作者乃一生活在達官貴人府中之“門客”;(2)當時的《金瓶梅》是一部記敘“憑怙奢汰,淫縱無度”的故事;“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之墓陵,點明該書成書於嘉靖。可惜亦無作者姓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序 言 | 一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1) | 一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2) |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1) |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2) |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3)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1)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2)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3)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4) | 四 《金瓶梅》是比較難以研究的小說 | 一 版本流傳(1) | 一 版本流傳(2) | 一 版本流傳(3) | 二 作者之謎(1) | 二 作者之謎(2) | 二 作者之謎(3) | 二 作者之謎(4) | 二 作者之謎(5) | 一 西門慶 | 二 潘金蓮(1) | 二 潘金蓮(2) | 三 李瓶兒(1) | 三 李瓶兒(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