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流动的光影声色:罗展凤映画音乐随笔   》 第15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5)      罗展凤 Luo Zhanfeng

  学者刘小枫说:"诗的世界属于那些在现世中感到不安、又不愿离弃现世的人的世界。超脱现世和认同现世的人都不需要诗,唯有既不认同又不肯离弃现世的人靠诗活着,靠诗来消除世界对人的揶揄,把世界转化为属己的、亲切的形态。诗是人给自身赋予意义的活动。"引自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刘小枫这里所说的诗,涵盖一众过语言的诗化活动,包括诗歌、文学、电影等各种语言艺术形式。他又说,诗之为诗必得有两个基本前提:
  首先,确实有绝对价值的存在,随之,诗人确实对这些绝对价值具有忠诚的信念。如果没有绝对的价值真实,诗人凭什么来赋予破碎的生活以无损的形式?如果诗人没有对某种绝对价值的确信,何以能使诗的言说成为意义的形式?诗人首先自己得进入意义世界,否则他不可能展示意义世界。
  塔可夫斯基不以诗人自称,却以艺术家自居,他曾说:"艺术家可分成两类,一类创造自己的内在世界,另一类创造现实。我无疑是属于前者--但是事实上,那并不会造成任何差异:我的内在世界可能会令一些人感兴趣,然而也可能让另一些人觉得冷漠、甚至愤怒;重要的是经由电影手法创造的内在世界应该被视为现实,因为它在记录的一剎那即已被客观的建立。"
  诗人的意义世界,大抵也是塔可夫斯基所谓的由自我创造的内在世界。
  7
  这首由塔可夫斯基父亲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写的诗作,塔可夫斯基曾把它放置在《潜行者》(Stalker,1979)一片中。那一幕,出自潜行者(Alexander Kaidanovsky饰)之口,在那片神秘封闭"区域"(the zone)的破房子里,他对着窗,缓缓地念起这首诗来。
  相比同行的科学家(Nikolai Grinko饰)与作家(Anatoly Solinitsyn饰),这个带领他们进入"区域"作灵魂之旅的潜行者,不过是个饱受街坊邻里窃笑的傻子,一个在别人眼中不长进的小角色,一个被视为不能带给妻子希望幸福的无能丈夫,一个出狱后生活潦倒的边缘人物。但他有着两位知识分子所没有的谦逊,当作家爱摆空架子咄咄逼人地大谈生死意义,当科学家为求做出新发明而禁不住表现其好胜与贪婪,潜行者却代表着卑微的使徒与殉道者,他甘于努力引导一个又一个的委托人到"区域"的神奇房间,好让他们借房间跟灵魂契合(在那里每个人最私密的愿望都会实现),遂其所愿。
  没有作家与科学家的嚣张、专横及自以为是,潜行者有着一种纯朴、坚实的气度,是作家与科学家无法比拟的。塔可夫斯基一次回顾自己的电影时说:"我觉得我一贯想述说的,无非是处在心灵上无法自主、没有自由的芸芸众生中犹能掌握自己内在自由的人们;他们对于道德的信念和立场使他们看起来懦弱,事实上却是坚强的表征。潜行者似乎是懦弱的,但是本质上他却是十足的坚忍卓绝,因为他有着信仰和服务他人的意志。"
  潜行者带领作家与科学家步入"区域"的过程,如斯小心翼翼。他指摘作家的轻率,竟胡乱折断树干,要求作家对"区域"尊敬,否则会受到惩罚。放在作家与科学家的眼里,潜行者的谨小慎微反过来是疯子的表现,"如果再这样你又怎样?没有舌头?"那是作家对潜行者的轻蔑,他一度要求自己独个而走。
  当人把自己的本位放大时,往往漠视了一种非关理性足以解释的神秘力量。电影尾声,三个人一旦进入"区域"的心脏命脉--那所可以观照自身与实现愿望的"神奇房间",吵吵嚷嚷的作家却望而却步,冒险费劲把炸弹带来的科学家竟把带来的雷管拆掉。原来,一旦置身目的地,两个人再没有足够的勇气与热忱去查看这个神秘地域,他们害怕血淋淋地省视自己的内心,害怕无以名状的奇迹,也终明白到自身的心灵贫乏,作家与科学家先前所谓的信仰,一下子变得不堪一击。
  "他们经历了许多考验,思索他们自己,重新评估他们自己。但是他们提不起勇气跨过门槛,走进那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才抵达的房室。他们开始意识到,在悲剧性的、最深邃的知觉层面上,他们并不完美。他们鼓足勇气来检视自我--并且忡然而惊;不过,到头来他们还是缺乏心灵上的勇气以相信自己。"塔可夫斯基鲜有如此清晰地谈论自己的电影,他喜欢观众自己用心去看、去听、去经验,相对来说,这也对《潜行者》一片作了比较完整的说明。又说,这是一部有关上帝在人身上显现与人类拥有假知识而导致性灵死亡的电影。塔可夫斯基相信天启的感召与直观甚于思考,他认为,那才是人类往灵魂契合之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声画联姻 文/周黎明第2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1)
第3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2)第4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3)
第5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4)第6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5)
第7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6)第8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7)
第9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8)第10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9)
第11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1)第12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2)
第13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3)第14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4)
第15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5)第16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6)
第17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7)第18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8)
第19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9)第20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10)
第21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11)第22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12)
第23节:以音乐装饰长镜头的梦:安哲罗普洛斯映画音乐史诗(1)第24节:以音乐装饰长镜头的梦:安哲罗普洛斯映画音乐史诗(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