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国古都北京   》 百货汇聚      阎崇年 Yan Chongnian

  大都是元代的商业中心。
  大都城中,商业繁盛。城中人烟稠密,市集四布,各种市集有30多处。依照皇都“面朝背市”的设计原则,城市的商业闹市区在宫城以北、全城中心钟鼓楼一带。钟鼓楼西的积水潭,是繁忙的运河码头,南来的货船都在这里停泊。积水潭附近布满歌楼酒肆,是富商贵族寻欢作乐之地,也是官兵市民会聚买卖货物之所。钟鼓楼地区有缎子市、皮帽市、珠子市、鹅鸭市、铁器市、米面市和沙剌(珊瑚)市等。还有城西的羊角市,这里有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和驴骡市等。
  漕运、海运和驿站的畅,促进了大都商业的繁荣。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因宋、金长期对峙,早已淤塞不。且隋代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迂回转折,水陆联运,极为不便。元定鼎大都,开会河,取直河道,使运河全程缩短400余公里。又开大都至州的惠河,疏由高梁河、海子、惠河所构成的都城漕运水系。于是,江南的粮食和货物可以经杭州水运直抵大都。京杭大运河的修,对沟南北经济,繁荣大都商业,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海运与漕运,互为补充。海运由长江口刘家港入海放洋,运至直沽交卸。海运官船900余艘,分纲航运,多时运粮达330余万石,同时带来大量南方货物。海运和漕运之外,还有驿站。驿站有陆站和水站,在东北地区还有狗站,以狗拉爬犁。元代驿站有1400余处,四八达,密如蛛网。驿站的设立,主要是为着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也有经济内涵,而贡使的往还,带来大量货物,也买回所需物品。这就促进了大都市场的繁荣。
  大都不仅是国内商业中心,而且是国际商业市场。此时蒙古的四汗国,横跨欧亚大陆,尽管各汗国渐趋独立,但仍加强了东西方的商人往来和商品流
  元朝的陆路贸易,以大都为中心,由三道往西方。第一道,经咸海和黑海以北,穿过钦察草原,到达伏尔加河上的撒莱。由此,或西东欧各国,或经克里米亚半岛越黑海至君士坦丁堡,或经高加索至小亚细亚。第二道,经撒马尔罕、布哈拉,去呼罗珊(今伊朗境),至小亚细亚。第三道,经和田,越帕米尔高原,经阿富汗,至波斯。许多波斯、阿拉伯、外藩商人,往来大都贸易。
  元朝的海路贸易,相当发达。海上路,由杭州、苏州日本,由泉州、广州等自南海,南达爪哇、苏门答腊,西印度、锡兰、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海外贸易进口的丁香、豆蔻、胡椒、钻石、珠宝、玳瑁、象牙、犀角、珊瑚和药物等,从广州、杭州、苏州等地,经驿站、漕运和海运,汇聚至大都。
  商品交易,需要货币。元大都留下当时贸易货币的三个印记:“至大宝”、“至正宝”和“至元行宝钞”。元代铸造的金属圆钱,钱币史专家认为只有两次:一次是至大三年(1310年)的“至大宝”和“大元宝”,另一次是至正十年(1350年)的“至大宝”,但都很少,所以元代铸钱显得格外珍贵。发行于元代的纸币“至元行宝钞”,是1959年在西藏萨迦寺内发现的,纵31厘米,横21.8厘米。这枚“至元行宝钞”弥足珍贵。显然,元代大都的金属铸币与行纸币,在当时促进商品流、加快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特别是这枚“至元行宝钞”,有极高的历史、文物、艺术和学术的价值。
  四域富商大贾,八方奇珍异宝,车载舟运,齐集大都。据载:当时举凡“天生地产,鬼宝神爱,人造物化,山奇海怪,不求而自至,不集而自萃。”文明门外满舶着南来的船只,顺承门外聚居着南方的商客,平则门外多留居西方的商人。马可·波罗在他的行纪中说,汗八里城住着许多商人和外国人,这座城像是一座大商场。世界上再没有别的城市能运进这么多的宝货。每天运进的丝就有千车。汗八里城周围各城市的商民都要来到这里买卖货物。他赞叹说:“外国巨价异物及百货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迁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货汇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