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类 花滿朝聖路   》 第15節:生命是一本無限的書      華姿 Hua Zi

  喝酒、吃肉。然後上墳,在墳前放鞭、裝香、燒紙錢、燒陰鈔。在"衝天炮"震耳欲聾的響聲中,大傢高高興興地散去。
  這一切,仍然是那個慶典的延續。在鄉下,講禮性的人傢,要把這個慶典延續一年,甚至更久。
  生命是一本無限的書
  有個宗教傢說,生命是一本厚書,有無數以至無限的章節。你的這一生結束了,衹意味着書中的一章結束了,但那本書並沒有結束。你衹要翻開下一頁,另一章--另一世便又開始了。
  我再打開一本書,又讀到了這樣一句話:人在垂死的時候,可以看到自己的來世。
  在午後的熏風中,這個說法給我很大很大的蠱惑。整整一天一夜,甚至更久,我迷戀着那個片刻--站在死的門口,觀望我的下一世。
  無論什麽人,都想知道死後的生命。當我們從這個世界消失,我們又去了哪裏呢?
  如果生命真的是一本無限的書,那麽,他的下一章--他的下一世,我的下一章--我的下一世,又將是一個什麽樣的生命呢?
  大地的黃金
  梭羅愛一個瓦爾登湖,是把它當成一個人來愛的。不僅愛那個湖,也愛湖岸上一隻奔跑的野兔和一群鷓鴣;愛那些動物的氣息、草木的氣息和那個湖泊的氣息。正是因為這種愛,梭羅纔放下了人的傲慢、輕佻與自大,把一個湖泊當成一個生命體來看、來思考、來平等對待,而不是僅僅把它當成一種風景。
  一個湖泊的生命跟動植物是一樣的,跟人也是一樣的,它也有生長和衰落。衹不過,這種生長和衰落,不能被我們放進春夏秋鼕的時序裏去考察,去記錄。
  僅僅把萬物當作兄弟是不夠的,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誠懇和謙卑,具備最基本的對萬物的體恤與尊敬,就會看清一個事實,並確信這個事實:萬物皆神聖。
  回憶東湖
  這時,神對約拿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
  一夜發生,一夜幹死,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就有12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
  --約拿書4:10-11
  湖上的白色鳥群
  在武漢大學讀書的那幾年裏,有許多個晴朗的早晨和下午,我都是在湖邊度過的。在秋天或鼕天裏,早晨沿着湖岸跑步,除了看那一岸的辣蓼花開放着或者凋落着,再就是看那一群一群的白色鳥了。而下午或者黃昏,在石頭的湖岸上坐着,做着讀書的樣子,或者與同學一起散步,做着聊天的樣子,其實傾心關註的仍然是那一群一群翩翩飛舞的白色鳥。
  那些鳥兒究竟叫什麽名字?從哪兒來?有些什麽生活特性?我是一無所知。我喜歡它們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我喜歡它們那周身的白色,第二是我喜歡它們依戀湖水的樣子,就像一個嬰孩在依戀母親一樣。
  在所有的動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鳥類和魚類。我喜歡看它們在水裏和天上飛行的姿勢,那種姿勢裏有着驚人的美。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自由和活力的象徵。天空沒有道路,但是鳥兒照樣飛翔。因此,我覺得鳥和魚的美麗,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別的動物不能比擬的。有時候,在晴朗的天氣中,沿着湖邊散步,或者,在鼕天下雪的早晨,站在從珞珈山上吹下來的風裏,我就想,這個湖裏的魚,和這個湖上的鳥,究竟是為了什麽,纔選擇水和天空的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塵囂中的微笑第2節:棉花開了一朵第3節:土地提供的快樂第4節:晚風永遠在吹
第5節:陽光的香味第6節:大自然的祝賀第7節:理想的別墅第8節:把死亡變成一個慶典
第9節:死不是湮滅第10節:讓生命奴役死亡第11節:死亡是一個頂點第12節:消失前已變成另一個人
第13節:我堅信他還在那裏第14節:入土為安第15節:生命是一本無限的書第16節:白色獨木舟
第17節:鼕天濤響裏的月光之旅第18節:眺望東湖第19節:大地之外的風景第20節:緑色到了夏天就成熟
第21節:不可逃避的嚴峻第22節:更深的沉落第23節:郊外的夜晚第24節:天堂在哪裏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