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万里长城纵横谈   》 第二编 建筑遗存(2)      董耀会 Dong Yaohui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述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下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
  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
  金代为防御蒙古族,在其与蒙古界挖掘壕沟故称界壕,如:“入泰州婆卢所浚界壕”。但到金后期,界壕之称已包括各种形式的长城了。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些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原始长城”什么样?
  长城雏形的出现应以距今约4000年的辽西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代表,以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为主要区域。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最早提出“原始长城”这个概念。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村落密集分布于河谷地带,几乎都有土石砌筑的“城堡”,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尤其是在内蒙古赤峰北部沿英金河一线,小石城密集分布,连成一串,恰与后来的燕秦长城平行或重合。在河北北部的围场、平泉等地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70余座,它们各自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而组成山城的群落。平泉茅兰沟城址群,多在山之阴坡用石块砌成方形城址,一座大城周围有几个小城,有门址,城址中部略高,文化堆积很厚。这种小城堡群有两种布局,一种是大范围内的星罗棋布,一种是边缘地带的连成一串。后者是国家的集体防御体系,其功能与后来的长城类似。
  “原始长城”首先出现于辽西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一地区是中原、北方两大文化区的交汇地带,属亦农亦牧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着发达而自成系统的考古学文化。不同文化群体、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不同民族文化传统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融合,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舞台。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方国时代”,其首领以“城堡”作为他们对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对外抵御来犯之敌的防御工程。
  历代长城城墙构造是怎样的?
  长城的城墙是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筑形象、结构类型、材料做法,不仅随时代演变有着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朝代的城墙也因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特色。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筑长城(先秦长城)的城墙,主要有土筑墙和石垒墙两种:平地上用黄土夯筑成墙;山地或产石地区则用石块叠垒成墙。土筑墙一般均分层夯筑,如现存大青山下的赵长城土筑墙,残高约5.4m,夯土层厚90~120mm,分层清晰。石垒墙一般多用毛石垒成,未见使用加工整齐的方正条石,如莱芜境内的齐长城石垒墙,现存墙厚约4~5m,残高自1~2m至3~4m不等。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北逐戎狄”,将秦、赵、燕所筑北部的长城连成了一个整体,“起临洮,至辽东,广袤万余里”,史称“秦万里长城”。
  汉代为了北拒匈奴,并保护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除修葺秦万里长城外,还加建了东西两段长城。西段向西延伸,过敦煌一直修到新疆,东段经内蒙古的狼山、阴山、赤峰,东达吉林。
  秦汉长城绵亘逾万里,所经之地,有黄土高原,有崇山峻岭、有沙漠瀚海、有河谷溪流。根据当时生产条件,建造规模如此巨大的城墙,只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黄土高原上一般用版筑夯土墙或土墼墙,现存临洮秦长城就是采用的版筑墙。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则是用沙砾石与红柳或芦苇层层压叠而成的,现存残墙高5~6m,层次清晰可辨。无土之处就垒石为墙,如赤峰附近的一段用石块砌成的墙,底宽约6m,残高2m,顶宽2m,有明显的收分。《汉书·匈奴传》还记载有在山岩溪谷间用摧折的树木做成的城墙,称为“僵落”。
  汉以后,北魏、北齐、隋、金等朝代,都曾修建长城,但都没有较为完整的遗存。
  元朝覆亡后,蒙古统治者逃回塞北,同时东北又有女真兴起。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统治者南下扰掠,明代自建国起就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明朝统治下的200多年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现存比较完整的长城,特别是那些用砖包砌的城墙,都是这一时期修建的。
  明长城城墙按地区特点有夯土墙、毛石墙、砖墙和条石墙等。延绥镇以西多用夯土墙,大同镇也以土筑墙为主。山西镇多用里侧夯土、外侧包砖石墙的做法。宣府镇则多用三合土双面包砌条石或砖的夹心砖石墙。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所监修的蓟镇长城,其城墙则多以灰土或毛石为心,两侧包以砖石的夹心墙。此外,由于山区的城墙均建在山脊高峻处,遇有陡立的崖面,就以陡崖为墙,直接将垛口(雉堞)砌在崖顶上,是为“山险墙”;也有时在险峻的山岭上人工劈凿成陡立的崖面以作边墙,是为“劈山墙”。辽东镇还有用柞木编制的“木栅墙”,用木板做成的“木板墙”。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编 历史沿革(1)第一编 历史沿革(2)第一编 历史沿革(3)第一编 历史沿革(4)
第一编 历史沿革(5)第一编 历史沿革(6)第一编 历史沿革(7)第一编 历史沿革(8)
第一编 历史沿革(9)第一编 历史沿革(10)第一编 历史沿革(11)第一编 历史沿革(12)
第一编 历史沿革(13)第二编 建筑遗存(1)第二编 建筑遗存(2)第二编 建筑遗存(3)
第二编 建筑遗存(4)第二编 建筑遗存(5)第二编 建筑遗存(6)第二编 建筑遗存(7)
第二编 建筑遗存(8)第二编 建筑遗存(9)第二编 建筑遗存(10)第二编 建筑遗存(1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