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傳記女作傢張雅文傳奇人生:生命的吶喊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9)
張雅文 Zhang Yawen
一天,一個中年女人找到錢秀玲,說她叫西西拉溫特,在二戰中曾榮獲比利時國傢英雄勳章。她看到錢秀玲的文章,竟然被法根豪森將軍超越國傢與民族的正義感深深地打動了,瘋狂地愛上他。她請錢秀玲給法根豪森將軍帶去一封信,她說她愛他,他判多少年她都等他……
可是,當錢秀玲將這求愛信交給法根豪森將軍時,他卻說:“我是一個生死未卜的戰犯,我怎麽可能接受一個女人的求愛?不過,我很感謝這位了不起的女子,請您代我謝謝她為我所做的一切。”
1951年3月,在監獄裏度過了七個春秋的法根豪森將軍,終於等來了生死攸關的審判。此刻,比國上下都在關註這個久拖未决的大案,都在關註這個頭號戰犯的命運,看他能不能像原德國駐荷蘭“總督”英誇特那樣被送上絞刑架。
在法庭上,所有出庭的證人都在控訴法根豪森將軍的罪行,唯獨錢秀玲除外。在所有審判二戰戰犯的法庭上,敢出來為納粹戰犯仗義執言的女性,衹有她一人。在法庭上,錢秀玲再一次體現出不懼壓力、不畏強暴,為正義而吶喊的英雄氣魄!
她列舉出一次次找法根豪森將軍營救人員的證據,並嚮法庭出示了被營救人員的聯名信,還請來數十名被營救人質出庭作證。最後,她嚮法官呼籲:要正視法根豪森將軍對比利時人民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公正地對待這位德國將軍……
她的證詞震撼了整個法庭,也震撼了包括法官及陪審團在內的所有審判官,尤其震撼了心灰意冷的法根豪森將軍——這份證詞不僅是呼喚公正,也體現出一份珍貴的友誼,使他萬念俱灰的心感到一絲人間的溫暖,直到多年以後的彌留之際,他還念念不忘錢秀玲的“救命”之恩。
最終,法根豪森將軍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在監獄裏關了一年就被提前釋放了,和那位敢恨敢愛、衝破仇恨枷鎖的勇敢女性西西拉溫特一起回到德國波恩,直到1966年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故事講完了,我望着眼前這位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老人,窮盡想象,極力想在老人身上尋找那個勇敢而機智的影子。可我絲毫沒有找到,甚至連一句高昂的激越之詞都沒有聽到,她的臉上一直挂着平靜的微笑。這時,我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臨危不懼者,並非屬於那些動則激昂咆哮、強悍健碩之士……
我對老人敬佩的同時,感到自己的靈魂也受到一次淨化。
令我敬佩的還有那位德國將軍,他是德國著名的高級將領,是希特勒派駐比利時的“軍政總督”,可他卻冒着被撤職、殺頭的危險,一次又一次地營救自己的敵人——這種超越國傢與狹隘民族主義的大義,這種超越一般人性的良知,在人類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所以,我在《蓋》書中寫到:一個人是無法選擇國傢的,更無法選擇時代,但卻可以選擇自己的命運……
但我一直在思索:錢秀玲和法根豪森為什麽會做出這種偉大壯舉?他們的思想根基到底在哪裏?
錢秀玲出生在善良而正直的中國家庭,她從事過化學研究,開過中國餐館,與中國同仁捐款,共同創建了比利時第一所中文中山小學。她一生以善為本,慈悲為懷,為比利時慈善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為此,比利時國王夫婦曾將夫妻合影贈給她以示感激。
可是,法根豪森將軍呢?他的行為根基又在哪裏?他的所作所為到底是為了什麽?為了人情、人性,還是……
亞利山大·馮·法根豪森1878年出生於德國西雷西市,職業軍人,妻子維德考帕是一位攝影師的女兒。他曾被派駐日本任大使館武官,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34年,他被派到中國任蔣介石的高級軍事顧問。1938年應召回國,戎馬一生的他,本想退休回傢頤養天年,但二戰爆發了。1940年5月,希特勒任命他為德國駐比利時、法國(北部)的軍政總
督……
我在《第三帝國的興亡》一書中,查到了有關他的一段重要歷史,使我對他有了一個較為清醒的認識。原來,他早已看透了希特勒給德國帶來的不是希望,而是毀滅。所以他加入了以後備軍參謀長馮·斯陶芬伯格為核心的暗殺希特勒的秘密組織,並擔任該組織西部地區的軍事首領,是他勸說隆美爾加入反希特勒組織的。“7·20”計劃失敗後,五千多名反希特勒志士被處死。法根豪森也被列入被審判之列,但由於戰爭形勢越來越緊張,1945年2月,盟軍飛機炸毀了軍事法庭,炸死了主審“7·20”案件的大法官,纔使他和一批納粹軍官僥幸存活下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
|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書評 | 目錄 | 第一章 “絶筆”作品 (1) | 第一章 “絶筆”作品 (2)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1)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2)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3)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4)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5)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6)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7)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8)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9)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10)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11)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12)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13)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14) | 第二章 此生不虛的素材(15) | 第三章 “黑色星期五” (1) | 第三章 “黑色星期五” (2) | 第三章 “黑色星期五” (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